本文字數約:1503 字
閱讀時間約:3 分鐘
近幾年,“PUA”頻繁在網絡和新聞報道中出現。這個詞全稱是"Pick-up Artist",原本是指男性通過一定的訓練和學習後,提高情商和人際交往能力,更順利地與女性交往。
可是,因為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這個詞逐漸跑偏了,成為了欺騙女性、實施精神控制的代名詞。而在戀愛PUA中,女性成為了主要的受害者。

圖檔來源于網絡
近年來引發較大關注的PUA事件,要數2019年北大女生包麗遭男友牟林翰精神控制,最終自殺身亡的事件。牟林翰被定為“虐待罪”,并于2020年6月份被逮捕。但對于包麗的父母而言,失去女兒是他們難以撫平的傷痛。
是以,家有女兒的父母一定要警覺,要注意從小培養女兒建立真正的自信、思想獨立、在感情中保持理性,不被别有用心的人“PUA”了。
很多父母還有另一種煩惱:我們提醒過女兒帶眼識人的,但她就是不聽,一定要跟那個渣男在一起,還反過來把我們當仇人!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一定要先檢討跟女兒的親子關系,為什麼家長好心好意提建議,反而會激怒女兒?
這背後往往有更深層次的心理根源,通常是父母過去曾對女兒造成過疊加性心理創傷,父母說的話,女兒本來就不愛聽。
還有,父親一定要檢討自己與女兒的親子關系是否親密。
圖檔來源于網絡
我們在臨床心理幹預中發現,如果父女長期親子關系不良,比如父親缺乏對女兒的關注、陪伴,甚至教育方式比較粗暴的話,女兒長大後有可能過度渴望異性的關愛,容易被表面的小恩小惠、花言巧語蒙蔽了雙眼,在戀愛中失去理智。
我們接診過的患者阿莉就是典型例子。很多父親平常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女兒,跟女兒雖然沒有什麼争吵,但也沒多少可以深入聊的話題。很多父親滿足于這種關系,甚至覺得“我跟我閨女關系還可以”。
但其實這遠遠不夠,父女二人隻是暫時還沒遇到較大的沖突事件。一旦涉及到找對象、選工作等重大分歧時,争吵就可能非常劇烈。即使父親識别出了渣男,也無法令女兒把自己的話聽進去。
是以,女兒能否在人生中獲得幸福,父親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如果父親希望自己說的話有分量,從女兒很小的時候就要注意與其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系,那才是真正的“小棉襖”。
當然,并不是所有父親都具備良好的自我檢討的意識與能力,部分父親有偏執型人格,總是一意孤行,從未意識到對女兒造成了心理創傷。
這時,為了使女兒以後更有可能獲得幸福,母親要擔起重任,更有智慧地去應對。一方面要跟女兒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系,引導女兒了解父親偏執的深層次原因,這與父親成長階段的時代背景和他也經曆過疊加性心理創傷有關。如果女兒能了解到這一點,會降低對父親的憤怒和抵觸。
另一方面要有意識地肯定丈夫對家庭的付出,維持良好的夫妻關系,再慢慢引導丈夫開始自我檢討,拉近女兒與父親的關系。
有些女性對于丈夫非常憤怒,别說給對方認可了,連跟對方心平氣和地說話都做不到。這往往是因為在婚姻關系中,這些女性也遭到來自于丈夫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對其深深地感到失望和無奈,是以這些情緒我們完全可以了解。
但如果希望女兒以後更加幸福,整個家庭更加融洽,有時候确實需要其中一個人先理性起來,走出第一步。在很多家庭中,父親更偏執,母親就更适合擔當這個角色。
另外,父母一定要有意識地引導女兒建立真正的自信,具備獨立的人格思想,步入社會後,要通過自身的努力,保持經濟獨立,不需依附于男性。
女性在戀愛、婚姻關系中更具話語權時,才更不容易被PUA,也更加能獲得另一半真正的欣賞、尊重和認可,兩人感情更穩定,甚至成為靈魂伴侶,獲得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