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首凄美的宋詞,解開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原型,竟是一位唐朝美人

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原型是誰?衆說紛纭。現代人很難知道曹雪芹心中藍本的钗黛二人是誰。但毫無疑問曹雪芹借鑒了秦觀的一首詞,刻畫了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形象。

一首凄美的宋詞,解開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原型,竟是一位唐朝美人

《南鄉子·妙手寫徽真》:

妙手寫徽真,水翦雙眸點绛唇。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隻露牆頭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颦。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

“南鄉子”是詞牌。

“妙手”指畫家丘夏,以人物肖像畫擅長,惟妙惟肖。

“寫”就是畫。

“徽”是指畫中美人崔徽。

“真”是肖像。

《南鄉子·妙手寫徽真》大緻意思是《觀‘崔徽肖像畫’有感》。

一首凄美的宋詞,解開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原型,竟是一位唐朝美人

崔徽是唐代有名歌姬,與裴敬中相識相愛卻不能在一起。裴敬中回鄉後,崔徽思念不已,托畫家丘夏為其畫肖像寄給裴敬中,并托信:“崔徽一旦不及畫中人,且為郎死。”不久後抱恨而卒。

元稹感其故事曾作詩《崔徽歌序》,成為後世美麗多情或善畫少女的代表。

據傳此畫輾轉流落到蘇東坡之手,也有一首七言律詩題為《章質夫寄惠崔徽真》。

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之首,在蘇轼處見到這幅“崔徽像”後,作詞《南鄉子·妙手寫徽真》。

整首詞就是觀畫有感,但上下兩阕表達不同,如果結合林黛玉和薛寶钗的經曆,會發現她們的原型大緻起于這首詞,甚至就是崔徽。

一首凄美的宋詞,解開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原型,竟是一位唐朝美人

上阙:“妙手寫徽真,水翦雙眸點绛唇。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隻露牆頭一半身。”

畫家妙手寫真崔徽肖像,畫中人物擁有“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眼如水杏”的絕美風姿。雖是半身像,卻如當年傾慕宋玉的東鄰女一般,露出半身風姿絕美,更透着情意。

隻看這上阙詞,展現出薛寶钗的兩點重要伏筆。

一,薛寶钗的容貌,就是“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

曹雪芹筆下的薛寶钗,全部寫實,完全對應秦觀對崔徽的容貌描寫。

一首凄美的宋詞,解開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原型,竟是一位唐朝美人

秦觀化用蘇轼的律詩“玉钗半脫雲垂耳,亭亭莢蓉在秋水”寫崔徽之美,糅合李賀《唐兒歌》“一雙瞳人剪秋水”,江淹《詠美人春遊》“昵珠點绛唇”的意思,曹雪芹寫薛寶钗的自然美,基本是照搬。

“點绛唇”也是詞牌,在第二十二回薛寶钗生日時出現的。寶钗點戲《魯智深醉鬧五台山》,并親自為賈寶玉念誦《點绛唇》。

薛寶钗點《魯智深醉鬧五台山》有兩層意思。

第一,揭露薛家圖謀金玉良姻不走,讓賈母不滿,借過生日攆逐薛家之意。

第二,預示賈寶玉日後會出家做和尚。

二,“東鄰女”影射薛寶钗圖謀金玉良姻。

東鄰女在曆代文學中多有出現,被當作“陪襯”的代表。

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中,東邊鄰居家的女兒還傾國傾城,仰慕宋玉。代表薛寶钗對賈寶玉有情。

東施效颦的東施也是東鄰女。曹雪芹借香菱學詩,暗示薛家對林黛玉東施效颦。

一首凄美的宋詞,解開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原型,竟是一位唐朝美人

《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母親看中東鄰女,指令兒子休了劉蘭芝另娶,與《钗頭鳳》一樣影射王夫人棒打鴛鴦破壞寶黛姻緣,支援金玉良姻。

下阙: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颦。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

崔徽與裴敬中的感情是一段孽緣,往事不堪回首。崔徽香消玉殒,沒有人記得曾經為情痛斷肝腸的佳人。畫中人有着青春絕美的容貌,卻蹙眉深愁滿懷心事,不免讓人探求她曾經酸辛的過往。

盡管知道崔徽“有情人别有懷抱”,詞人還是心有餘恨畫中人不能解人意般複活過來,隻是越不解人意也越動人,引人念茲在茲。

後兩句完全脫胎于唐代詩人羅隐的《牡丹花》“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緊扣薛寶钗的牡丹花簽。

不過,下阙詞同樣有幾點,呼應的是林黛玉。

一首凄美的宋詞,解開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原型,竟是一位唐朝美人

一,“翠黛颦”無疑就是林黛玉的寫照。黛玉的容貌不同于薛寶钗用實,完全用了虛寫。

(第三回)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兩靥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林黛玉的容貌,就是這“翠黛颦”的樣子

翠者,綠也。綠玉就是黛玉。黛也是綠到極緻泛黑的顔色。

二,崔徽對裴敬中的求不得,抑郁而死,更是寶黛愛情失敗、林黛玉的淚盡而亡、香消玉殒的寫照。

三,曹雪芹設計林黛玉的感情經曆,借鑒了崔徽的求而不得。

當然,任是無情也動人,證明曹雪芹寫薛寶钗的牡丹花簽“任是無情也動人”,就來自這首《南鄉子·妙手寫徽真》,也依托了羅隐的《牡丹花詩》。

一首凄美的宋詞,解開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原型,竟是一位唐朝美人

另外,薛寶钗和林黛玉的原型,無疑借鑒了崔徽。

秦觀的這首《南鄉子·妙手寫徽真》也解決了钗黛合一的問題。林黛玉和薛寶钗都是绛珠仙子,一人是绛珠仙草轉世,一人是甘露轉世,就如二人都源自秦觀描繪的那幅《崔徽像》。

還要注意秦觀秦太虛,恰恰是《紅樓夢》中“情”與“太虛幻境”的出處。

秦觀詞中之情道盡世間真情之求不得。以這首《南鄉子·妙手寫徽真》為代表。但秦觀又有自己和解愛情的妙筆,堪稱情之主旨。就是《鵲橋仙·纖雲弄巧》: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一首凄美的宋詞,解開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原型,竟是一位唐朝美人

《紅樓夢》寶黛钗三人情孽糾纏,以及所有孽緣的大和解,都源于這兩句詞。寶黛钗如此,尤三姐柳湘蓮,晴雯和賈寶玉同樣如此。曹雪芹無疑是秦觀的粉絲。

太虛幻境的“孽海情天”:

厚地高天,堪歎古今情不盡;

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

大體也是秦觀詞中情之主旨,為曹雪芹所借鑒設定的《紅樓夢》之愛情主旨。

至于林黛玉和薛寶钗,無疑就出自《南鄉子·妙手寫徽真》,都為秦太虛筆下之崔徽形象所化。

文|君箋雅侃紅樓

還請幫忙點贊、收藏,能關注作者更好,每日都有新内容持續更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