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圓夢太空,“感覺良好”乘組凱旋

圓夢太空,“感覺良好”乘組凱旋
圓夢太空,“感覺良好”乘組凱旋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傳回艙在東風着陸場預定區域成功着陸。新華社記者 連振攝

圓夢太空,“感覺良好”乘組凱旋

北京空間資訊傳輸中心科技人員正在執行任務。李源龍攝/光明圖檔

圓夢太空,“感覺良好”乘組凱旋

北京空間資訊傳輸中心科技人員正在執行任務。李源龍攝/光明圖檔

春暖花開,北京航天城内生意盎然。時隔數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着陸場再次迎接航天員回家。

“各号注意,我是北京,下面呼點各号……”4月16日8時08分,北京下達傳回搜救任務。道路封控分隊、聯合搜救分隊、搜救回收支援分隊、搜救預備分隊陸續到達待命點位,準備迎接飛船回家。

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廳螢幕上可以看到,飛船内的3位航天員嚴陣以待,他們時而調整身姿,時而與地面确認技術狀态。

“發動機開機,傳回制動開始。”随着大螢幕上閃出的一道耀眼光芒,飛船的速度逐漸減緩,這意味着搭載着3位航天員的傳回艙即将駛回地球家園。

“北京,雄鷹報告,空中分隊起飛,前往待命空域,報告完畢。”記者從大螢幕上看到,軍綠色的直升機如雄鷹展翅翺翔,與土黃色的戈壁交相輝映。

“太空出差”的6個月,重新整理了中國航天員在軌時長的紀錄,也同樣給中繼衛星系統帶來了新的挑戰。

“面對天基測控與資料中繼任務越來越密集、保障時間越來越長的實際,我們不斷探尋能力提升的方案。”北京空間資訊傳輸中心總體室工程師鄭勇輝告訴記者,這6個月裡,中心全體科技人員不斷見證着神舟十三号乘組在太空重新整理中國高度,在圓滿完成任務的同時,他們也深感投身祖國航天事業的光榮與自豪。

“推進艙分離!”“飛船進入大氣層!”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發出傳回指令,一聲聲密碼的下達,牽動着現場所有人的心。

緊接着,傳回艙進入黑障區,在這個區域,艙體表面與大氣層的劇烈摩擦産生的等離子層形成了電磁屏障,天地通信暫時中斷。短短幾分鐘,大廳内的每一個人都屏息緊盯着螢幕。

“傳回艙出黑障。”鏡頭切換到遼闊的東風着陸場,對講機裡傳來令人欣喜的消息。飛船正沿着預定軌道,向着陸場飛奔而來。

“傳回可真刺激!”信号裡傳來翟志剛鎮定自若的語調,引得飛控大廳現場笑聲一片。

在茫茫的戈壁灘上,主降落傘打開,傳回艙抛防熱大底,5架直升機開始收攏飛行,地面分隊、機動搜救分隊前出搜尋。雄鷹高飛,猛士馳騁,東風着陸場奏響一曲天地協同的搜救交響樂。

“砰!”9時56分,随着一聲巨響,傳回艙安全着陸,終于回到了地球的懷抱。與此同時,建立警戒區、便攜站架設、艙内無水肼檢測有序進行。

“我要準備開艙門了,你們注意安全。”27歲的蘇黎明是神舟十三号搜尋回收任務的開艙手,年輕的他臉上洋溢着從容和自信。“歡迎回家!”平衡完艙内外氣壓,蘇黎明緩緩拉開艙門,神舟十三号航天員乘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身着白色航天服依次出艙。

第一個出艙的是航天員翟志剛,他面帶笑容,沉穩中透着力量。14年的飛天之路,他将對祖國航天事業的熱愛和堅守化作克服種種困難的“燃料”。

第二個出艙的是航天員王亞平,“摘星星”的媽媽回來了,她面帶笑容,親切地朝人群揮手。王亞平在空間站的太空授課,在衆多學生心中播下了航天夢的種子,如今正在生根發芽。

第三個出艙的是航天員葉光富,他面帶笑容,透着滿滿的自信。他第一次感受浩瀚太空,欣賞美麗星球,飽覽祖國大好河山。

他們用長久艱苦的努力,為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行任務畫上了圓滿句号。

“01,感覺良好!”“02,感覺良好!”“03,感覺良好!”聽到熟悉的“感覺良好”,大廳内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神舟十三号乘組辛苦了!祝賀你們,向你們緻以崇高的敬意。我們在北京等你們凱旋!北京見!”和風煦煦,溫暖的陽光灑在3位航天員的笑臉上,他們傾聽着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傳來的祝願。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載人飛船任務總體主任設計師李亮激動地說:“神舟十三号飛行任務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收官之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整個任務堪稱完美,此次采用‘快速傳回方案’,我們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試驗,保證了航天員在安全舒适的情況下快速回家。能參加此次任務,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驕傲!”

此刻,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悅之中,一切的艱辛付出,都在此刻化成了心中的幸福感和榮譽感。曆史會記住這一天。

(本報記者 章文 本報通訊員 奉青玲 王然)

來源: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