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星最愛幹的副業集體倒閉,一場商人的流量遊戲罷了

作者:元曆史
明星最愛幹的副業集體倒閉,一場商人的流量遊戲罷了

作者 / 向 向

營運 / 小餅幹

總能在逛商場時聽的那句:“曉明哥請你吃飯了!”以後可能又會換成其他魔性的口号了。

據悉,燒江南烤肉,在浙江、北京被曝大規模閉店。今年以來,相關公司新增了兩條被執行人資訊,執行标的共388萬餘元,法定代表人羅毅已被限制高消費。

不光是曉明哥的烤肉店如此,今年上半年,大量明星參與的餐飲店宣布關店,近期,#明星最愛幹的副業集體倒閉#的話題一度沖上熱搜第一。

明星餐飲店的集體洗牌或許隻是餐飲行業洗牌的一個縮影,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規律與規則,二在餐飲行業有這樣一句話:神仙難過三四月。春節過後,餐飲行業要經曆幾個月的經營淡季。

資料顯示,今年的餐飲市場尤為殘酷殘酷:根據企查查資料,2024年第一季度餐飲相關企業的注吊銷量達43.3萬,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

但明星餐飲的集體退潮,卻并不完全是寒冷的餐飲行業導緻的。

一、“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

大明星跨界做餐飲并不是什麼新鮮事,由于自帶流量的屬性,餐飲這樣需要人氣支援的創業小項目很多時候都是明星們的首選,哪個娛樂圈名人不開兩個餐飲店呢?

早在上世紀末,電影《不見不散》火了後,馮小剛和葛優就借着流量搞了同名茶餐廳。到了2009年,橫跨影視和資本圈的趙薇,曾在北京三裡屯開出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樂福餐廳。除了這些電影咖愛跨界,相聲屆郭德綱搞過郭家菜,主持人孟非做過孟非的小面……

作為投資項目,相較于房産、股市等其他專業領域,餐飲行業的門檻相對較低,明星效應又能将曝光和關注快速的轉化為餐飲品牌實實在在的利益,看上去的确是個雙赢的項目。

隻是,明星自帶的光鮮亮麗的光環不同,大部分明星餐飲往往最終總是負面纏身、一地雞毛、草草離場。而又與早些年前的明星餐飲不一樣,#明星最愛幹的副業集體倒閉#話題中的主角,卻是借着短視訊的春風,沖入了加盟賽道明星餐飲店們。

由于動辄幾百家,這些明星餐飲店倒閉起來也格外聲勢浩大。這就導緻常年吃瓜的網友們,司空見慣地看着明星餐飲店們拿着起高樓眼、宴賓客、樓塌了的劇本。

這場因為短視訊膨脹的流量産生的鬧劇始于2020年。原本成立于2015年,由陳赫,主持人朱桢、歌手葉一茜三人合夥,第一家賢合莊火鍋。成立5年後,賢合莊的招牌不到兩年的時間,迅速拓店超700家,真正稱得上一夜之間開遍了大江南北。

類似的故事很多,2020年11月,燒江南烤肉店在成都太古裡盛大開業,黃曉明親臨現場為品牌站台,官方稱黃曉明為其品牌官。但在後續宣傳中,燒江南烤肉有意無意塑造着曉明哥“老闆”的形象——“老闆來巡店,親自上菜超幸福”。

隻是,到現在已經大部分一地雞毛了。

今年1月3日和3月5日,燒江南公司新增了2條被執行人資訊,被執行總金額388.08萬元,2條被執行人資訊均是因為“特許經營合同糾紛”。消費者的體感更明顯,在浙江、北京等地,燒江南被曝大規模閉店。今年以來,相關公司還新增了兩條被執行人資訊,執行标的共388萬餘元,法定代表人羅毅已被限制高消費。

頭痛的不止曉明哥,和曉明哥的烤肉店同期成立,關曉彤代言的奶茶店天然呆,也同樣被曝出大量關店,目前全國門店僅剩10家左右。

鄭恺投資、站台的火鳳祥鮮貨火鍋,曾陷入門店裝飾抄襲、售賣變質食材等風波,還有加盟商拉橫幅維權,聲稱“掌櫃鄭恺割韭菜詐騙”。窄門餐眼顯示,火鳳祥目前在全國還剩79家門店,距離巅峰期200多家相去甚遠。

今年3月,由1994年港姐冠軍譚小環與丈夫蔡強榮創立的香港網紅餐廳——“大渣哥”茶餐廳,被指自去年10月至今年2月,拖欠5個月共130萬元的鋪租,連同每月約3萬元的管理費,共欠約150萬元。資料顯示,大渣哥在2022年虧損378.3萬,2023年擴大至1400萬。

去年6月,香港演員吳志雄廳宣布“志雄廚房·品臻生活”開業,一時間在短視訊的花花世界裡各路明星前來助陣,熱鬧非凡。然而,短短一年過去,有5家店的志雄廚房·品臻生活已經宣布關店。

開店時有多熱鬧,閉店時就有多落寞。

二、流量遊戲

明星們似乎不具備營運加盟生意的能力,但他們在參與這場遊戲的時候,就十厘清楚這個定律。

實際上,在整場快速整合的加盟遊戲中,大家都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參與遊戲的明星隻是負責在前台刷臉,真正的操盤手則是看到了由短視訊帶來流量紅利的專業加盟玩家。

賢合莊搖身一遍成了大江南北的熱門加盟品牌,并不是什麼天上掉餡餅,陳赫突然打通了商業的任督二脈,而是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楊找到陳赫,選擇了他作為自己的第一個明星樣闆。

在他規劃好的商業路線裡,陳赫并不用參與管理賢合莊的各個分店,而是通過和自己合夥開一家品牌管理公司,在其中持股,并不參與具體的管理事項,刷臉,打出知名度,分紅,賺錢,其他具體的加盟事項都由這家公司打理。換句話說,賢合莊本身是陳赫的理财項目,哪怕火鍋店日後出了問題,他也能輕松退出。

而實際上,餐飲加盟店的明星們也都是這樣選擇的。

2021年11月,在甯波開出火鳳祥“全球首店”後的一年多,“掌櫃”鄭恺持股企業宣布退出;轉年6月,賢合莊深陷“割韭菜”質疑時,創始人陳赫悄然退出了股東行列。

2022年,奶茶品牌天然呆因特許經營合同糾紛,被加盟商告上法庭,關曉彤也成為被告之一。但無論是天然呆奶茶還是關曉彤方面,随後都表示關曉彤并非合同主體,未參與公司經營管理工作。

事與願違,即使早在幾年前就想從利益上解綁,但無論是賢合莊還是燒江南,都仍然深深與明星本人捆綁着。

這已經不是周楊第一次這麼操作了。在賢合莊之前,他重點營運的品牌是“譚鴨血火鍋”,至于譚鴨血火鍋的套路,則是這一系列明星餐飲店的起源了——先通過和各路明星合拍短視訊,打出人氣,再通過網紅餐廳的名頭開始再各地滲透加盟,一路開了500多家分店。

也許正是“譚鴨血火鍋”的故事打動了陳赫。

陳赫也并不是周揚唯一的選擇。對周楊來說,陳赫的案例毫無疑問是成功的,他隻需要不斷尋找下一個明星,批量複制陳赫和賢合莊的故事。

2020年開店的關曉彤、黃曉明、孫藝洲等明星餐飲生意的背後,都有四川至膳的影子。出圈的套路也如出一轍:明星“老闆”頻繁到店裡刷臉,再找來網紅大V們做宣傳,之後迅速加盟擴張、賺取加盟費。

随着賢合莊、燒江南這些名字逐漸退出市場,顯然,這場遊戲也逐漸到了尾聲。

對于擅長加盟遊戲的周楊來說,顯然,這場遊戲是成功的,把一個成功的模式快速複制、推廣、收割,建立一個又一個的商業新故事,但是可惜,這種故事是短暫的。雖然這些火鍋店也好奶茶店也好,實實在在存在過,但端給消費者的每一份食品,都早已是是明碼标價的流量買入價格。

這是純粹的流量生意,并不能算作飲食,是以也隻能以鬧劇收場。而對那些曾經踏入河流的明星們來說,收獲僅僅隻有利潤或許并不是一件好事,消費者的記憶,或許遠遠比他們想象的要久遠,賢合莊也許會像《愛情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一樣,伴随陳赫很久。

但時間仍然會改變一切,依然會有新的故事去填滿明星的形象,隻是明星餐飲店,已經不再是個看上去很好的投資項目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