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舟四号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這個數字多年蟬聯世界第一

天舟四号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這個數字多年蟬聯世界第一

今天,天舟四号貨運飛船于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大陸天舟系列貨運飛船的第四次飛行任務,而本次任務則是大陸空間站建造階段的首次貨運補給任務。

此次天舟四号的發射,開啟了大陸空間站的全新階段——建造階段。

回望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大陸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大陸陸續發射了天和核心艙,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貨運飛船,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在這一階段,神十三取得各項突破,航天員累計“太空出差”時長不斷重新整理,航天發射次數再創新高……

這些不僅是大陸載人航天事業在數量上的突破,更是實力的進步。

神舟十三:傳回時間最快,駐軌時間最長

4月16 日,于2021年10月16日發射的神舟十三号載人航天飛船,搭載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航天員穩穩着陸在東風着陸場。

神舟十三号飛船首次采用快速傳回方案。相較于神舟十二号11圈的傳回模式,神舟十三号采用了5圈快速傳回方案。這種方案,将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的傳回時間從28小時縮短為9小時左右。從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分離到傳回地面,比神舟十二号縮短了近20個小時。

其實不僅是傳回的時間短,神舟十三号去往空間站的整個過程也隻花了6.5小時。

神舟十三号飛船是自1999年神舟系列飛船發射後,執行的第13次飛行任務,也是神舟系列第8次載人飛行任務。在這13次任務中,大陸載人航天事業不斷取得突破與進步。

從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神舟系飛船在軌時長約翻208倍,其中神舟一号在軌時長最短,為21小時11分;而神舟十三号執在軌時長最長,為182天9小時32分。

天舟四号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這個數字多年蟬聯世界第一

從神舟一号發射至今23年,大陸神舟系列飛船不斷重新整理在軌時長。2016年發射的神舟十一号在軌駐留時長首次達到一個月,而之後于2021年發射的神舟十二号則再次突破一個月,達到92天;同年發射的神舟十三号則進一步突破三個月,以182天的在軌時長再次重新整理了中國載人航天記錄。

王亞平:“出差”時間最長的航天員

23年内,大陸載人航天工程先後共有13位航天員“太空出差”。

天舟四号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這個數字多年蟬聯世界第一

其中有多名航天員不止一次“太空出差”,那麼哪位航天員“出差”時間最長?哪位航天員執行任務次數最多呢?

天舟四号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這個數字多年蟬聯世界第一

神十三任務結束後,王亞平成為大陸在軌時長最長的航天員,累積達197小時。劉伯明則是大陸出艙時間最長的宇航員,累積達13.12小時。

天舟四号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這個數字多年蟬聯世界第一

此外,聶海勝和景海鵬各執行任務三次,為執行“太空出差”任務最多的航天員。而2021年,大陸共有兩批,總共6名航天員問鼎蒼穹,為大陸“太空出差”航天員最多的年份。

大陸航天發射次數創新高,多年蟬聯世界第一

大陸包括長征系列火箭、快舟系列火箭和民營航天企業研制的火箭在内,全年共實施55次發射任務,位居世界第一。不過,這已經不是大陸第一次發射次數位居世界第一了。

根據航天愛好者“航小宇”,2018年是全球進行的第100次航天發射,這也是自1990年來,全球航天發射次數再次破百。而在1990年全球共進行121次航天發射,其中中國發射5次,約占全球4.1%。

在2018年-2021年間,2021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增長明顯,且連續多年蟬聯世界第一。

2018年全球共發射114次,其中中國發射39次,約占全球發射總數的34.2%,位居世界第一;

2019年全球共發射103次,其中中國發射34次,約占全球發射總數的33%,位居世界第一;

2020年全球共發射114次,其中中國發射39次,占全球發射總數的34.2%,位居世界第一;

2021年全球共發射146次,其中中國發射55次,占全球發射總數的37.7%,位居世界第一;

相較于1990年,大陸航天發射數量增長約90.9%,發射數量與全球總數占比也提高了8倍之多。

天舟四号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這個數字多年蟬聯世界第一

不僅次數創下新高,發射品質也創新高。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釋出的《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中國2021年執行的55次發射任務,發射航天器總品質也再創新高,達到191.19噸,同比增長了85.5%。

此外,航天運載工具長征火箭的發射成功率也在不斷攀升。2021年,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2021年完成了48次發射,年發射次數首次達到曆史最高的“40+”,發射成功率為100%。此前,1月2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釋出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指出,2016年至2021年12月,共實施207次發射,長征火箭發射成功率96.7%。

數量在突破,實力在進步

這些不僅僅是數量上的突破,更展現了大陸航天工業實力、航天任務執行力與國家整體科技實力的進步與突破。

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悟空“取經”……

“嫦娥四号”探測器通過“鵲橋”衛星中繼通信,實作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勘察。這不僅是人類首次實作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勘察,也是人類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

“天問一号”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實作火星環繞、着陸,“祝融号”火星車開展巡視探測,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迹,标志着中國成為第二個成功将巡視器着陸在火星表面的國家。

此外,“悟空”号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擷取了宇宙射線電子、質子和氦核能譜精細結構;成功發射“慧眼”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實作宇宙磁場測量和黑洞雙星爆發過程全景觀測;成功發射“羲和号”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獲得多幅Hɑ波段不同波長點的太陽光譜圖像。

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圓滿完成

神舟十三号飛行任務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圓滿完成,而天舟四号的成功發射,則開啟了建造階段。在4月17日國新辦舉行的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新聞釋出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說: “自2020年以來,大陸成功實施了長征五号B運載火箭首飛,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貨運飛船共6次飛行任務,圓滿完成了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任務目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說。

今年大陸還将實施5次飛行任務,并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

這5次任務分别是:

6月發射神舟十四号載人飛船,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并在軌駐留6個月;

7月發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對接;

10月發射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對接,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

随後将發射天舟五号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号載人飛船;

由3名航天員組成的神舟十五号飛行乘組,與神舟十四号航天員在軌輪換後在軌駐留6個月。

天舟四号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這個數字多年蟬聯世界第一

未來五年,大陸将繼續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會邁得更大更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