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曾說:基本上一切人際關系的沖突,都起因于對别人的課題妄加幹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别人幹涉。
喜歡多管閑事,是人的通病,人是群居動物,天生喜歡湊熱鬧。有的人湊熱鬧,隻看不說,做一個看客,有的人不僅會湊熱鬧,還想插手此事,表達自己的觀點,給别人出主意或者對别人指指點點。
然而,你不是當事人,不了解具體的真相,更不了解他到底想要什麼,你出的主意真的管用嗎?很多時候,是适得其反的。
要說最喜歡幹涉我們生活的人,莫過于父母了。無論我們多大了,是否成家立業了,是否也當父母了,在父母的眼裡,我們都是沒長大的小孩子,做事情不成熟,要是他們不看着點,我們就會把事情辦砸。
若是兒女不樂意讓父母幹涉他們的生活,索要自由,父母一句“我是為了你好”就能讓兒女無言以對。
實際上,不光父母喜歡幹涉兒女的生活,父母老了之後,情況可能就會逆轉,變成兒女總是幹涉父母的晚年生活。
比如,若是你中年喪偶,老了之後想要再找一個知冷知熱、可以與你白頭到老的老伴,你的兒女的态度和做法将直接影響到你的晚年婚姻品質。
年輕的時候,父母跟我們的配偶發生沖突了,我們會被夾在親情和愛情中間,左右為難,老了之後,孩子跟我們的老伴發生沖突了,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到底要如何經營老年人婚姻,才對自己最好?對此,62歲的黃大爺告訴了我自己的原則:“兒子是我親生的,孫子是我的後代,我得對他們好,但是,我老伴與他們并無血緣關系,也無義務,無需對他們好。他們找我幫忙可以,但不可以打我老伴的主意。不護着老婆的男人,還算男人嗎?”
01.為兒子全款買了婚房,給兒媳婦錢去月子中心,我不是一個糟糕的長輩;
7年前,55歲的黃大爺失去了自己的發妻,兩個人結婚28年,同甘共苦,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一起外出打拼賺錢,,在失去工作下崗、黃大爺幾近崩潰的時候,也是發妻一直陪伴在其身邊,安慰着他,幫他重振信心。
讓黃大爺難以接受的是,他們好不容易苦盡甘來了,手裡有點兒錢了,兒子也要結婚了,老天爺卻殘忍地奪走了他的夫妻,讓他從此孤身一人。
發妻去世的第二年,黃大爺給兒子辦了婚事。為了讓兒子和兒媳婦婚後過得舒服點,不用和他們一樣一天到晚為了錢的事情發愁,黃大爺賣了老家的一套房子,掏了積蓄,花了176萬給兒子和兒媳婦買了全款婚房,讓他們無需背負房貸這座大山。
雖然房子都是黃大爺掏錢買的,但他從來沒有跟兒子和兒媳婦一起住的打算,更不想因為自己讓小兩口吵架。于是,黃大爺依然住在自己與發妻的家裡,過着簡單的生活。
兒子結婚第三年,兒媳婦給黃大爺添了一個孫女,讓黃大爺感到很高興。為了解決兒媳婦坐月子的問題,黃大爺給了兒媳婦1萬塊錢,讓她請個月嫂或者去月子中心。最終,兒媳婦去了月子中心,順利坐完了月子。至于帶娃,兒媳婦也不指望黃大爺照顧女兒,請來了自己的老媽。
“為兒子全款買了婚房,給兒媳婦錢去月子中心,我不是一個糟糕的長輩,盡到了對晚輩的義務了吧!他們過他們的,我不去添麻煩,但我覺得好寂寞。”
02.有了她之後,我的日子過得很好,我想保持這份好到老;
在找老伴之前,黃大爺的生活過得很單調,很無味。
退休之前還算好,畢竟,工作就占去了10個小時,回到家裡打掃衛生,燒菜做飯,散散步,看看電視,也就到了睡覺時間。
退休了之後,黃大爺一個月有4000多終身俸,有房有存款,沒有經濟壓力,自然也沒有了再找一份工作的動力。可是,一個人獨居的生活真的很寂寞,讓黃大爺難以忍受。
“找個老伴吧,不然,你生病住院了,兒子和兒媳婦忙于工作無法照顧你,你身邊都沒個人陪着,更凄慘。還有,你沒看新聞嗎?經常有單身老人獨居,在家裡去世了好幾天都沒人知道,要是有個人陪着,好歹能幫忙打個電話吧!”
在周圍人的反複勸說下,黃大爺也動了心思,加入了老年人相親大軍。在朋友的牽線搭橋下,黃大爺認識了楊阿姨。
黃大爺的朋友很道地,給黃大爺介紹了一位條件頗為合适的對象。楊阿姨隻有一女,已經嫁人了,終身俸3000,雖然沒有黃大爺多,但是已經算好的了。
楊阿姨性格開朗,臉上一直帶着笑容,打扮時髦,擅長交際,與黃大爺相處得很融洽。最終,在去年十月份,兩個人扯了證,結了婚。
03.孫子是我的血脈,我可以為你們出錢,但跟我老伴無關;
答應跟黃大爺在一起之前,楊阿姨特地強調了一件事情:“既然讓我做你妻子,你就得盡到丈夫的責任,我之是以要找老伴,是因為想找一個人跟我一起度過最後的時光,一個人度過餘生太難了,可不是為了給人家當免費保姆的。你得幹家務活,還有,我跟你的兒子沒有血緣關系,以後也不指望他養老,是以,我不會像親媽一樣幫他。你兒子要是打我主意,你還幫着他,我們倆就别過了。”
楊阿姨的擔憂并不是空穴來風,他們結婚沒多久,黃大爺的兒媳婦就懷上了二胎,給黃大爺添了孫子。
先有了孫女,又有了孫子,黃大爺本來是很高興的,可是,當黃大爺向之前那樣給了兒媳婦1萬塊錢坐月子的時候,兒媳婦就感到了不滿:“爸,你怎麼不讓阿姨來伺候我啊?1萬塊錢坐月子倒是夠了,可是,帶娃呢?難道還讓我媽來帶孩子嗎?孩子可是姓黃,不姓吳。”
的确,孩子姓黃,老是讓親家母帶,确實說不過去,可是,讓自己的老伴帶,也不可能。
“我是親爺爺不假,可是,我老伴是親奶奶嗎?她哪來的義務去伺候你坐月子,帶孩子呢?”
“我養大了兒子,他以後要孝敬我,但是,你們兩口子扪心自問一下,你們真的會孝敬我的老伴嗎?”
“什麼好處都沒有,卻要她帶娃,如果是你們,你們樂意嗎?會不會跟我翻臉?我苦了大半輩子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知冷知熱的人,你們能不能為我想想?”
聽了黃大爺的話,兒子和兒媳婦也感到很不好意思。最終,他們商量出了一個辦法,黃大爺出一部分錢,兒子和兒媳婦再掏一部分,請親家母有償帶娃
04.無論是父母還是兒女,誰的親人不懂分寸,誰負責去搞定。
《雙面膠》的編劇六六曾經說過:“在雞毛瑣碎生活裡,女人最在意的,往往不是沖突本身如何化解,而是在化解沖突的過程當中,老公有沒有站在自己身後。”
不管是婆媳沖突,還是再婚了之後你的兒女給她找麻煩,她最在乎的無非是你的态度了,畢竟,她嫁給的人不是公婆,不是别人,而是你。
如果男人拎得清,就該記住夫妻同心是經營好婚姻最關鍵的一步,隻要夫妻同心,婚姻就穩如磐石,不會被任何人所破壞。反之,若是夫妻本就貌合神離,無法同心,隻顧自己的利益,就算公婆再講道理,也無法保住兒子的婚姻。
無論是父母還是兒女,誰的親人不懂分寸,誰負責去搞定。親人給你們添堵,仗着的是血緣關系,是以,誰跟他們血緣關系最親近,誰負責去搞定。
END.
今日話題:若是你的親人給你的婚姻造成了困擾,你會怎麼做?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