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古代女子如何“倦讀”?

仕女畫為人物畫主要題材類型之一,深受市井群眾歡迎。清代中期相對繁華穩定的社會環境,為仕女畫的興盛創造了條件,冷枚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畫家。與“揚州八怪”(清代中期書畫家)等文人畫家明顯不同的是,冷枚代表的是當時市井社會的審美趣味,除傳承唐宋以來的仕女畫審美觀念外,展現了明清以後理學意識形态下的女性美觀念,更強調女性的柔弱溫馴、知書識禮、娴靜雅淑等精神氣質。

看古代女子如何“倦讀”?

清代 冷 枚 《春閨倦讀圖》

《春閨倦讀圖》描繪了一位身材苗條、面容清秀、身着青衫的仕女,挽着高高的發髻,并外裹黑色包布,布口打着蝴蝶結,橫插一支粉珠金簪加以固定。她一腿單脆圓凳上,半伏在桌上,右手拿着書,左手托腮沉思,似乎沉浸在剛看過的詩文故事中。

看古代女子如何“倦讀”?

《春閨倦讀圖》局部 女子托着臉頰

《春閨倦讀圖》主色為金、碧兩色,不但講究同一色系顔色的層次感,将礦物色和植物色巧妙配用,使得畫面色相豐富、濃潤相宜;而且講究不同視點的顔色呼應,如花與女子臉部、手部的粉色相呼應,花瓶和女子衣服的青色相呼應,簪上的珠花與香匙的金色相呼應,佛手盤與香盒上的磚紅色相呼應,高幾、竹箫、桌案的深赭色相呼應,挂畫、書本、香爐、鼓凳、牆壁的淺赭色相呼應。通過這些用色手法,畫面擁有了和諧的色彩,呈現出主色鮮明、亮點突出、色韻生動的藝術效果。

看古代女子如何“倦讀”?

《春閨倦讀圖》局部 高幾

看古代女子如何“倦讀”?

《春閨倦讀圖》局部 牆上的箫

畫中女子身着立領青色長裙,立領上有兩枚盤扣,扣下裝飾一顆紅色瑪瑙珠。立領顯出人物脖頸修長,也增加人物的端莊感和飒爽氣質。領口和袖口的顔色稍深,為靛青色,和裙子主體的天青色形成和諧的色階,袖口上繡着連綿的蝙蝠紋,寓意多福。長裙上稀疏地灑滿淡青色的蘭花,裙上褶皺所形成的線條就像是蘭草修長的葉子,托起朵朵蘭花在微風中搖曳,使整件衣服充滿動感,使衣中人仿佛散發着空谷幽蘭的靜雅和清香。

看古代女子如何“倦讀”?

《春閨倦讀圖》局部 袖口上的花紋

單髻這種發型是清代已婚女子才用的,未婚女子多留雙髻,暗示畫中的女主角是位成婚不久的新婦。在古代繪畫中出現的正在讀書的女子往往身穿青衣,是因為在清代文人觀念裡,“青”是和“讀書”相關的雅色。

看古代女子如何“倦讀”?

《春閨倦讀圖》局部 女子膝下的小犬

清代的“女子讀書”圖中更為普遍的是畫面中描繪女子的閱讀活動,但是對書籍内容并無展現。比如,冷枚的另一幅仕女畫《蕉蔭讀書圖》,描繪了一位坐于榻上的女子,正捧着一本書細細品讀,畫面明确表現了女子正在閱讀的活動,畫中書本上并沒有文字闡述,說明作者的重點不在于書籍,而在于女子閱讀的活動。清代陳清遠的《李香君小像》、改琦的《元機詩意圖》、黃山壽的《仕女讀書寫字圖》都是着重對“女子讀書”場景的建構,将書籍看作風雅活動的寫照。

看古代女子如何“倦讀”?

清代 冷 枚 《蕉蔭讀書圖》 局部

《春閨倦讀圖》算是仕女讀書圖中比較獨特的一類,即畫家在畫面中表現出書籍的内容,進而讓觀者對書本内容進行解讀,與畫面相融合。

看古代女子如何“倦讀”?

《春閨倦讀圖》局部 藍色書匣

在畫面中的桌子上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藍色書匣,書匣記三字“媛詩歸”,由此可以推斷,女子手中拿的書是《名媛詩歸》當中的某一冊。女子手握書卷,書卷上能看出“子夜歌”“子夜晉女子”“芳是香所為”“冶容不敢當”等文字。《子夜歌》為宋代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中的一部分。“子夜,晉女子也。嘗造曲,聲過哀苦,因有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内容多是女子吟唱愛情生活的悲歡離合,共四十二首。畫中所展現出來的這首詩表現的是一位女子給遠方的情郎寫的“回信”,言語間表現出女子對夫妻的思念和無盡的愛慕。但是,《子夜歌》本身就含有哀怨纏綿的氛圍,這就烘托出畫面本身的主題,畫中女子或許不是因為讀書疲憊,而是因為書籍中的内容引起了她對夫妻無盡的思念。在這幅畫中,書籍不僅有它本來的意義,而且更增加了一種表意功能,是畫中人物情感的載體。

看古代女子如何“倦讀”?

《春閨倦讀圖》局部 擺放着的花和香爐

畫中,精心描繪的月季花、剛剛燃盡的香爐都襯托着畫面的主題。“自君之出矣,金爐香不然。”金爐表現出女子對夫妻的思念,同時營造出清寂、高雅的氛圍,暗示着女子不俗的身份,也為畫面增添了淡淡的相思與哀傷之情。

看古代女子如何“倦讀”?

《春閨倦讀圖》局部 女子身後的背景畫

《春閨倦讀圖》題款“甲辰冬日畫 冷枚”,按款識應為雍正二年(1724年)的作品,寫在了“漁夫”主題的背景畫中。冷枚供奉畫院經曆了康、雍、乾三代皇帝,為圓明園奉旨作畫多年。但是他在雍正帝那裡卻坐了冷闆凳,他被雍正帝驅逐出了宮廷,在外邊颠沛流離了很久後,才漸漸地再次被乾隆帝賞識。畫家把題款落在這幅畫中畫上,亦或許是想表達畫家本身孤苦的心境和情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