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露書畫界四種造假手段

“現在所謂的書畫藝術家,很多都是掉進‘錢眼’裡,隻追求職位、地位、價位,而忽略了藝術本身的品味。”當下大陸書畫界存在的種種“亂象”與成名“潛規則”。

目前存在一種頗為普遍的現象:有些書畫家本身藝術造詣并不高,其作品品質也是參差不齊。如果按照正常路徑,其作品恐怕是很難脫穎而出。但眼下,在各種“造星”手段的推動下,這些書畫家的身價,竟能在短短時間内突飛猛進,成了行業的“新星”。總結出目前書畫界出現的各種“造星術”如下。

招數1:花重金買名頭

現在,如果一個無名的畫家要成名,要擡高身價,其中一個方式是,先花錢買個“名頭”。

目前,市級、省級和中央級的“名頭”,開價都不同。“開價最高的當屬中央級‘名頭’,比如當上中央級XX協會主席或相關職業,不管品質如何,首先就得花上1000多萬元,有些要價還更高。”而市級、省級的相關職位,得看該地在全國書畫行業的影響力,影響力越高,要價越高,“比如福建的要價肯定比北京的低”。

“我一個朋友前不久剛加入中國某美術類協會的會員。她其實很年輕,不到30歲,因為獲得了該協會舉辦的3次書畫比賽的獎項,就被錄取了。”廈門一家較大型的畫廊經營者告訴記者,但事實上,這名畫家年紀不大,作品水準也不怎麼樣,但因為動用了某些‘金錢’方面的關系,買通了評委,就獲獎了。

有些人一旦獲得中央級的“名頭”,其作品身價甚至一下子飙升了十幾倍。

招數2:砸重金舉辦書畫展

書畫家是文化、藝術的象征,不能像電視電影明星一樣隻要曝光率不要形象,是以,書畫家的包裝,一方面要通過展覽提升人氣。

不少書畫家,名氣不是很大,但是“社交”關系很好,常常跟本地和外地的畫廊合作,舉辦個人書畫作品展。據悉,“實力”較強的書畫家,常常能找到一些規格檔次較高的畫廊合作,而“實力”一般的,隻能找一些小型普通的畫廊。

還有一些書畫家在國内辦展前,會先“繞道”去東南亞、日本等地舉辦作品展,再邀請當地幾家媒體進行“炒作”宣傳,這種先在海外造勢,造出影響力,再“回流”到國内的書畫家,往往也能借此産生一定的影響力。

不過,舉辦展會也并非容易的事,也要有足夠資金才能“撐場面”。“據我所知,在北京辦一場畫展,起碼要花上60萬元。”這些費用包括場地費、宣傳費、出場費等,但若要讓自己的畫展看起來“有檔次”、“上規格”,就得邀請當地比較有頭有臉的官員和評論家等。“而官員請的官職越高,出場費就越高,評論家的評論費,就需要花上1萬元到2萬元,請他們說好話,場子才撐得起來。”

招數3:自買自賣擡身價

而為了出名,一些書畫家會利用自買自賣方式,人為拍出高價,制造其作品“值錢”的假象。

“2004年,北京有一場知名拍賣會,一個年僅34歲的江西畫家,其一幅作品居然拍出了128萬元的高價,這在當時引發了較大的争論,後來證明,這位畫家是靠着自買自賣擡高身價。”廈門一家拍賣行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位畫家作品剛開始的身價隻有每平尺兩三百元,後來,他跟幾個朋友串通,在拍賣會上一次次舉牌拍回來,拍賣成交價一次比一次高,三年後,其作品已經炒到了每平尺1000元。對此,一些拍賣行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甚至幫其炒作,并以此牟利。

雇托自炒自賣其實是業界公開的秘密,有的甚至到了無托不成拍的地步。剛剛步入這個市場的藏家,很容易被這種假象迷惑,以為某個畫家很搶手,常常從底價十幾萬元一直哄擡到上百萬。而一幅畫若拍得高價,該畫家的其他作品也将随之水漲船高。

招數4:“莊家”集結資金炒作

一名藝術家的作品價格若想快速上漲,其背後還需強大的資金推動。而在這背後,“莊家”的身影就開始慢慢顯示出來。

“部分來自廈門藝術品經紀機構的資金開始集結,并專門用于炒作本地字畫藝術品。”一位在業界從事藝術品收藏多年的楊女士告訴記者,這批炒家不少是來自诏安,在廈門經營畫廊。據悉,去年,這批炒家集結了數百萬元資金,去北京收購了一批某位本地藝術家的作品,收購價據說是10萬元/平尺,但事實上,該藝術家的市場行情僅為3萬/平尺,“這自然就給市場造成一種虛高的假象,同時,該藝術家的作品價格也就開始飛漲了。”

還有一些中青年書畫藝術家,常常會被一些藝術品經紀機構“包養”或買斷其全部作品。這樣一來,手中控制了該藝術家的全部作品,自然也就有能力對其進行價格壟斷。楊女士說,這種方式目前比較常見,有不少取得頗為不錯的效果。

“為什麼要‘坐莊’炒作藝術品?其目的自然是為了擷取更大利潤。”比如一位書畫家的作品之前是每平尺3000元,而經過他們炒作,漲到了每平尺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那中間的暴力自然是相當驚人。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