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能電池闆。(新華社記者 謝晗/圖)
2022年4月7日,Elon Musk在社交媒體說:相比從太陽到達地球的巨大能量,人類所利用的太陽能微乎其微!每平方公裡太陽能功率約為1GW。以目前的太陽能發電裝置能效比來看,每平方公裡可産出約為200MW的發電功率。換句話說,得州一個小角落(鋪滿太陽能闆)就能滿足整個美國的用電需求。
Musk這段話是在推廣其Solar City(太陽城)公司,并未明确說要上馬“天基太陽能”項目。但結合其近期一些零散言論,以及近些年的産業布局,他很可能會涉獵這片新奇的區域。
2021年,Musk曾說;他并不認為“可控核聚變”有那麼重要,因為太陽就是最大最完美的核聚變反應堆,為何不充分利用其能量,而要另起爐竈?
當年底,在參加國際宇航大會時,有“環保主義者”質問:你每年發射那麼多火箭、排放那麼多溫室氣體,究竟為什麼?就因你個人想去火星麼?Musk回複:太陽能才是清潔能源,而天基太陽能的能量密度更大,目前的發展過程将有利于未來長久環保……一席話戳中“環保主義者”的心。
地球能源均來自太空,其中主要源自太陽:地球接受的太陽能量總功率約為1.7×10^14KW,其中47%穿過大氣層到達地表,其餘被大氣層反射、散射所衰減,而這些能量隻占太陽總輻射能量20億分之一,真可謂滄海一粟。但使用率極低的另一面,就是潛力巨大。
但現有的太陽能地面發電站并不理想,首先,其占地面積太大,人類還需要土地進行耕種、生活。而且在地球上,每天半數時間是黑夜,工作時隻有一半。
雲層和空氣污染,對陽光的遮擋、衰減,是影響太陽能發電效率的主要因素:底層大氣中的顆粒污染物形成氣溶膠,會阻擋陽光透射,并沉積在太陽能面闆上,在污染較嚴重地區,甚至會導緻太陽能發電效率下降50%以上。
天基太陽能,不占用地面,節省了珍稀的地球資源;沒有大氣反射、散射效應,太陽輻射接受率達100%;在太陽同步軌道上無晝夜交替,每天24小時持續工作;沒有陰晴冬夏變化,每年365天工況恒定;也沒有因沙塵積累、材料氧化等而導緻發電效率逐漸降低問題。以目前科技水準,機關面積太陽能闆的發電效能比地面站提升5倍。
考慮到未來幾十年科技進步:基于石墨烯、納米材料等發展的“太陽能膜”的品質将減輕到目前“太陽能闆”的零頭;太陽能發電媒體的能效提高20%-30%;如果向金星軌道方向推進天基太陽能基站,使其更靠近恒星,所獲得的“太陽常數”将更高,其機關面積發電效能提升10倍,是遠景,不是夢。
或許,“天基太陽能”是取代目前地球上大多數化石能源消耗、較少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大幅度滿足環境訴求的手段。
能源匮乏的日本,很關注“天基太陽能”。2009年9月,三菱電氣和IHI合作開始了價值2萬億日元(210億美元)的項目,計劃在30年内在太空建造大型太陽能發電場,并将能量傳回地球。
2014年,日本“清水建設”公布了“月環”計劃:環繞月球赤道的太陽能闆,長度近1.1萬公裡,産生約1.3萬TW(太瓦,10^12W)能量,而目前全球每年耗電量約為15TW,不得不說:日人的野望夠猛。
2015年3月,日本三菱公司在能量無線傳輸方面取得突破:科學家成功利用微波将1.8KW電能,隔空傳輸到約55米距離。雖然距實用還非常遙遠,但終于邁出了第一步,奠定了從太空将能量傳輸到地球的科技基礎。
但日本的“天基太陽能”研發進展,不會太順利。因為太空發射成本非常昂貴,如果沒有低成本發射科技,一切太空開發,都隻能停留在科幻層面。日本貿易部和日本宇航探索局承認:“天基太陽能”費用異常昂貴,火箭單次發射費用就達1.05億美元左右。而目前日本航天的短闆在于:尚未掌握可複用火箭科技。
美國NASA和能源部門,在過去30年間,花費了8000多萬美元,間斷性研究了“天基太陽能”,但實際進展不大。原因在于:一來NASA自己也未掌握低成本發射科技,二來美國是能源輸出國,對“天基太陽能”需求并不緊迫、強烈。
而中國是人口多、能源少的大國,對太陽能當然更感興趣。2016年,大陸已開始進行“天基太陽能”研究,并制定了“四步走”戰略,設想在2036-2050年間,建造自己的實驗性天基太陽能發電站,運作壽命約30年。
Musk擁有極大優勢:他擁有航天企業、太陽能企業,擁有統一決策與管理,在自己系統内資源整合的優勢。而競争方則需跨産業、跨部門、行政性協調。是以,Musk的企業總能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進行市場響應。
其競争方都尚未掌握可複用火箭科技,SpaceX在這塊市場已“吃獨食”近6年。根據其競争方的研發進度,這種“吃獨食”狀态還要再持續3-4年。即便幾年後競争産品出現,SpaceX的第二代新型可複用火箭,亦将擁有領先一代的科技與成本優勢。
Musk擁有所需優勢,距“天基太陽能”最近,他會放棄這個還沒有實際競争對手的未來領域麼?放棄再次領先“吃獨食”的機會麼?或許,他隻是在這一領域保持低調、沒有正式并開自己的計劃罷了,而在媒體和自媒體上的隻言片語顯示出,其在“天基太陽能”方面并非完全沒有想法。
對于整個人類而言,站在“星際時代”門檻上,星際遠航、暗物質暗能量、時空翹曲等等,都太過于科幻、過于遙遠,“天基太陽能”才是最現實的近未來太空開發項目之一。
能源是最現實的财富追求。如果,在未來幾十年,這項浩大工程将開始動工,并延續數百年,将成為人類未來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同時也能為航天、太陽能、AI、電力、制造業、基礎建設等相關産業,提供數以千萬計的新就業機會,這些新興就業崗位将傳承幾代人,甚至更長遠。
美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