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讀古龍的小說,沒有理由。或許隻是簡單的幾行字,或許隻是一個簡單的小故事,便會被圈粉。喜歡古龍,沒有理由。就像喜歡喝酒的人一樣,沒有理由。别管幾個菜,也能喝成這樣。

古龍的一生很短暫,隻有48年。雖然時光短暫,但是留下的作品卻并沒有因為古龍的去世而被人遺忘,直到武俠式微的今天,依舊有很多的人喜歡古龍的小說。在古龍的短暫生命裡,他寫的武俠小說超過70部,數量很驚人,即便去掉代筆的,數量還是非常可觀。
在古龍的七十餘部小說中,一直以來被讀者最為追捧的是《多情劍客無情劍》,這是古龍的代表作品,古龍之是以能夠登上武俠世界的巅峰,《多情劍客無情劍》是功不可沒的。但如果古龍将這部小說完成,那麼它的名次将超越《多情劍客無情劍》,排在古龍的小說中的第一位。
這部小說就是《白玉老虎》,在《白玉老虎》的結尾,古龍曾這樣解釋為何沒有完成的原因,他認為《白玉老虎》的故事應該告一段落了。告一段落什麼意思呢?為何沒有說完成了呢?可見古龍還是有繼續寫下去的意願的。那麼既然有寫下去的意願,為何現在不完成呢?那是因為他認為已經到了死結,趙無忌殺不殺上官刃成了死結,古龍寫不寫下去也成了一個死結。
古龍的才華很好,想象力天馬行空,但是缺乏完整的思路,想到哪寫到哪,但寫着寫着就寫不出來了。他的很多小說都有這樣的毛病,前面的章節很精彩引人入勝,但是寫着寫着倉促收尾,讓人莫名其妙。《白玉老虎》也是這樣的毛病,盡管在狄龍版《白玉老虎》中,古龍親自擔任編劇設計了一個結尾,但是很顯然非常俗套。
古龍很聰明,對于小說《白玉老虎》的結尾,他搞不定,那麼就此中斷 ,給讀者留下念想,這一招實在高明,若是強行寫下去無異于狗尾續貂了,他的弟子丁情續寫的《白玉雕龍》,據說是根據古龍的意圖寫的,但是很差勁。可見古龍寫作的短闆,想法來得快,去得也快,不能像金庸那樣持續。
看《白玉老虎》你會覺得很棒,開頭構思很巧妙,古龍的文筆沒得錯,爐火純青,懸疑十足。但是其實《白玉老虎》是在《劍·花·煙雨江南》的基礎上再次構造的,讀過這兩部小說的朋友,可以很容易發現,兩部小說都是以男主角家突然遭受慘案而開始的。《白玉老虎》比《劍·花·煙雨江南》勝出的地方是,沒有寫卿卿我我的狗血愛情,而是寫人物内心的成長。
男主角趙無忌在大婚之夜,父親突然被殺,于是千裡追兇,曆盡挫折磨難和危險,來到了唐門找上官刃報仇。當終于可以為父親報仇的時候,白玉老虎的秘密被發現,趙無忌陷入了兩難之地。在殺與不殺之間,陷入了糾結,死結。小說到此結束,但故事中很多人物的走向和結局,并沒有告知,這是敗筆。柳三更、曲平、蕭東樓、地藏、司空曉風、趙千千、衛鳳娘,等等諸多人物,突然領便當,無論怎麼說也說不通。金庸的《雪山飛狐》雖然也是留白,但主要人物的結局都已經交代清楚,胡斐與苗人鳳,誰生誰死,很有想象力,這才是高明的寫法。古龍若是真想為《白玉老虎》做到金庸這樣,那麼主要人物的走向和結局應該完結後,再寫趙無忌殺不殺上官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