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零跑C11車主實名吐槽,買車之後不是維修,就是在維修路上!

近日,有零跑C11首批車主在某汽車平台發帖爆料,自己在用車過程中遭遇一系列糟心體驗,希望能夠換車。

據車主介紹,他自己買了零跑C11後,不是去修車就是在修車的路上。提車至今,車機換了兩次,胎壓監測換了1次,内飾裝配件換了一次,車門版換了一次,車頂漏水,充電蓋打不開,前備箱鎖有問題,音響喇叭異響,攝像頭卡頓,gps沒信号,sd卡損壞,外放電壞了,跑偏。最近又出現了大面積漏水的情況,車主苦不堪言。

車主想問,這樣還達不到換車标準嗎?已經跑了6次售後,花了幾百高速費,實在是太累了!

零跑C11車主實名吐槽,買車之後不是維修,就是在維修路上!

【1】價格屠夫 零跑C11

去年9月份,零跑C11正式上市,補助後市場價為15.98-19.98萬元,即使後來由于電池成本增加,目前的市場售價也隻有17.98~22.98萬元。作為一款軸距超過2900mm的中型純電動SUV來說,這個價格一點兒也不貴,甚至可以用便宜來形容。

零跑C11搭載多種版本的電池,入門版搭載78.5千瓦時的磷酸鐵锂電池,NEDC續航裡程可以達到510km,行業版搭載76.6千瓦時三元锂電池,續航裡程510km。尊享版搭載90千瓦時三元锂電池,續航610km。性能版也搭載90千瓦時三元锂電池,但搭載前後雙電機,性能不錯,續航550km。

是以無論是從價格,還是從續航上來說,零跑C11都是一款很有競争力的車型。

零跑C11車主實名吐槽,買車之後不是維修,就是在維修路上!
零跑C11車主實名吐槽,買車之後不是維修,就是在維修路上!

【2】零跑C11 需要提升品控

作為造車新勢力公司來說,他們有技術也敢于創新,在與傳統汽車品牌競争的過程當中,通常也能夠拿出非常有誠意的産品來吸引消費者。但是擺在造車新勢力公司面前最難翻越的一座大山,其實就在于生産和品質管理。

傳統汽車廠商擁有自己獨立的工廠和生産裝置。并且由于産量規模比較大,是以對零部件供應商也有很大的話語權。甚至可以要求供應商給自己定制一些零部件,進而讓自己的車型更有競争力。

而造車新勢力公司,普遍在生産環節跟不上,一方面是很多新勢力公司沒有自己的工廠,選擇找其它汽車廠商代工,是以對生産環節很難有所把控。比如零跑汽車,就是長江汽車代工的。而長江汽車過去是以生産商用車為主的企業,生産乘用車的經驗不足。

零跑C11車主實名吐槽,買車之後不是維修,就是在維修路上!

而另一方面,即使造車新勢力公司能夠擁有自己的工廠。由于産量低,是以在零部件供應商這裡就沒有太大的話語權。通常也很難有溢價能力。這也是為什麼當電池成本增加之後,最先扛不住的都是造車新勢力公司了。

零跑C11車主實名吐槽,買車之後不是維修,就是在維修路上!

【3】如何提升品控?

其實不僅是零跑汽車,就連特斯拉的品控也一直被诟病!以至于特斯拉雖然已經國産,但還是有很多車主抱怨品控不佳。

那麼汽車廠商如何來提升品控呢?擁有自己的生産工廠就可以提升了嗎?我認為這隻是一方面。擁有自己的生産工廠,當然可以加強管理,嚴把品質關。

但是另一方面,也需要從汽車的設計入手,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今後生産裝配的難度。并且在零部件供應商的選擇上,也要嚴格管理。有一些零部件在出廠的時候,零部件供應商已經進行了品質檢測。但是廠商需要在零部件進入工廠之後,二次檢測以確定萬無一失。

還有就是教育訓練員工上,一個熟練的技術勞工,也能決定一款車是否可以順利的組裝。勞工也需要長期教育訓練,才能保證車輛組裝的時候不出現問題。

零跑C11車主實名吐槽,買車之後不是維修,就是在維修路上!

是以,此次零跑C11出現的問題,我認為是造車新勢力公司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對于首任車主們來說,他們其實承擔了巨大的風險。也正是由于他們的“犧牲”才換來了今後零跑汽車的品質提升。是以現在很多汽車廠商也針對首任車主,提供了很多權益,這些權益是後來買車的車主享受不到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