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車還能火多久,4月還會好嗎

撰文/ 吳 靜

編輯/ 劉寶華

設計/ 師玉超

4月11日,科創50指數盤中跌破了2019年12月31日基點1000點,這是科創50指數釋出後首次跌破該點位,本就跌跌不休的股市再次遭遇“黑色星期一”。

有網友調侃道,經曆了2年4個多月,那批從兩年前科創闆指數推出時就開始購買的投資者,開始賠錢了。

相比股市的慘烈景象,車市的狀況倒是樂觀許多。

乘聯會資料顯示,3月狹義乘用車産量182.3萬輛,同比下降0.3%,環比增長22.0%,表現較強。今年前3月,狹義乘用車産量為536.1萬輛,同比增長11%。“就生産的總體情況來看,1季度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此表示,“去年1季度(車企)受到晶片不足的影響,導緻基數較低,因而今年1季度實作了産量同比11%的增長。”

衆所周知,今年3月以來,奧密克戎多地擴散,國内确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人數增多,部分重點地區采取隔離措施,汽車的生産與銷售遇阻。特别是從三月第三周開始,由于個别地區的生産靜止,消費暫停,造成國内汽車市場整體銷量回落。

“今年2月的産銷是貼着曆年的上限走的,但3月是貼着曆年的下限,而且是屬于相對努力之後實作的一個相對下限的表現。”由此,崔東樹判斷,今年車市4月的走勢總體比較艱難。

當下,車市正奏響“冰與火之歌”。與新能源漲價潮一同火爆的是其終端市場。但與此相應的是,豪華、合資車企全面承壓。令人欣慰的是,就在日系、美系、日系的市場佔有率全線下跌的同時,自主車企卻逆勢而上。

新能源車還能火多久

受今年以來全球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的影響,2022年5月10日起,蔚來将對旗下産品價格進行适當調整。車價方面,ES8、ES6及EC6各版本車型起售價上調¥10000;ET7/ET5的起售價格不變。

對此,蔚來汽車創始人、CEO李斌表示,“原材料特别是電池原材料今年漲得太多,近期也看不到下降趨勢,本來想扛一扛,疫情這麼一搞更扛不住了,漲價也是迫不得已啊,還請大家了解。”

與新能源兇猛漲價潮相對應的,是火爆的終端銷量。

乘聯會資料顯示,3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44.5萬輛,同比增長137.6%,環比增長63.1%,環比均好于曆年3月走勢。1-3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内零售 107.0萬輛,同比增長146.6%。3月新能源車國内零售滲透率28.2%,較2021年3月10.6%的滲透率提升17.6個百分點。

具體到各車企的新能源車型銷量來看,即便是在3月漲價潮的沖擊下,其絕大多數都獲得了非常不錯的銷量,不少車企、車型的銷量更是創造新高。

新能源車還能火多久,4月還會好嗎

可以看到,目前的兩輪新能源汽車價格上漲的影響暫不明顯。對于背後的原因,乘聯會方面分析表示:

其一,新能源車的銷售模式是訂單銷售,目前各車企手裡有較多的未漲價前的訂單,導緻3-4月基本是消化前期訂單,是以銷量影響不大;

其二,新能源插混對燃油車市場的分流,高油價導緻新能源的優勢加大。現在油價高企的情況下,新能源車的成本效益得到了明顯提升;

其三,新能源車的消費者的剛性需求較強,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是以小幅的價格變化不會明顯影響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需求;

其四,新能源車漲價前的訂單價格鎖定,形成早訂車的鎖定價格便宜的結果,引發更多消費者理性或跟風搶訂的新局面。

豪華、合資車企承壓

“3月中旬開始,從長春到上海,出現了極其嚴重的生産和生活的靜止狀态,這給部分廠家帶來極其嚴重影響。”崔東樹表示,“尤其是合資、豪華車的生産遭遇巨大損失,包括奧迪、寶馬、奔馳等豪華車品牌都出現了嚴重損失,産量嚴重低于預期。”

資料顯示,3月乘用車生産182.3萬輛,同比下降0.3%,環比增長22.0%。其中,豪華品牌生産同比下降31%,環比下降8%;合資品牌生産同比下降10%,環比增長17%。

以一汽-大衆為例。3月11日,長春市釋出封城通告,全市範圍内機關、企事業機關停止營運,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動。受此影響,一汽-大衆長春基地全面停工、停産。長春基地占據一汽-大衆大衆品牌超過四分之一的産能,而長春基地的全面停産、停工無疑對一汽-大衆産生嚴重影響。

最新資料顯示,一汽-大衆長春基地3月産量同比下降超60%,多款熱銷車型受到産能限制;成都、天津、青島基地産能也有不同程度的縮減,大約減産30%-50%。

随着上海疫情的持續蔓延,4月9日,蔚來汽車官方宣布,自3月份以來,因為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蘇等多地的供應鍊合作夥伴陸續停産,目前尚未恢複。受此影響,蔚來整車生産已經暫停。

除了在生産方面承受較大壓力,在銷售端,合資、豪華車企同樣面臨巨大挑戰。

新能源車還能火多久,4月還會好嗎

資料顯示,3月豪華車零售23萬輛,同比下降14%。豪華車3月初零售環比大幅走強,後期伴随主銷區域防疫封控形勢變化,未能延續2月态勢。

與此同時,3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59萬輛,同比下降30%。其中,3月的日系、德系、美系品牌零售份額為20%、18%、10%,分别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下降7個百分點、下降0.5個百分點。法系份額提升0.3個百分點。

一直以來,傳統燃油車市場是合資車企的主陣地。當傳統燃油車車型的市場環境惡化,高油價下一些傳統燃油車需求向新能源車的消費分流帶來的傳統車銷量走弱,同時更多消費群體的購買力下降也帶來的傳統車市場需求量下降。

近幾年的乘用車市場需求出現分化的K型走勢,傳統燃油車占比持續下降,伴随着新能源車占比持續提升,形成國内車市的結構性增長态勢。目前,傳統燃油車産品面臨較大的增長壓力,而新能源車産品的電動化與智能化的社會供應鍊體系仍在創新上升階段。

自主逆勢而上

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占全球份額達32%,創出曆史新高。與此同時,2022年1-2月,中國乘用車批發銷量達362.4萬輛,同比增長14.0%,世界車市的中國市場佔有率達到36%的新高。

這也是在全球範圍内缺芯的情況下,中國自主品牌車企相對于其他國家車企挖掘到更多的晶片資源,是以自主品牌也獲得了更高的增長機會。

資料顯示,3月自主品牌零售75萬輛,同比增長17%。3月自主品牌國内零售份額為48.2%,同比增長11.5個百分點;1-3月累計份額48%,相對于2021年同期增長9.7個百分點。自主在新能源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企業表現差異化,長安汽車和比亞迪等傳統車企品牌同比均呈高幅增長。

在2022年3月廠商零售銷量TOP5中,自主品牌占據3席,長安、比亞迪、吉利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

新能源車還能火多久,4月還會好嗎

此外,依靠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頭部自主品牌三月銷量都達到了10萬輛以上。其中,長安自主乘用車銷量達到了13.4萬輛,比亞迪、吉利、長城緊随其後。比亞迪的成績尤為亮眼。資料顯示,今年3月,比亞迪再次奪得中國新能源銷量冠軍,在新能源強勢突圍的背景下,比亞迪也已經停止純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産。

吉利的新能源成績也表現得頗為亮眼,資料顯示,吉利3月新能源領域車型新能源領域車型(含吉利、幾何、領克、極氪、睿藍)銷量為15557輛,同比增長332%。其中,全新潮流科技品牌極氪3月傳遞量1795輛;幾何品牌3月單月終端傳遞量破萬,第一季度累計銷量26031輛,同比增長448%;。新一代換電出行新勢能睿藍汽車3月銷量2008輛,環比增長24%。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主品牌陣營,東風風神的同比增幅最為亮眼。

東風風神3月銷售15711輛,同比增長123%,創曆史最佳3月。1-3月銷售45889輛,同比增長165%,已超越2021年上半年銷量。

“從全球汽車行業對比資料看,全球汽車晶片短缺的現象,對中國車企的發展不僅沒有帶來太大損失,反而在全球車企共同的困境中,由于中國自主車企的強力自救和工信部的協調而獲得了超強的市場成績;在锂價暴漲的背景之下,中國自主品牌迎難而上,獲得了銷量超強增長的良好表現。”崔東樹如是說。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内容合作請聯系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掃碼加入讀者微信群

交流汽車話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