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駱玉明說紅樓|賴家人為什麼會發展得這麼好?

在賈府裡有衆多的奴仆。奴仆也有等級,還分“有臉”和“沒臉”的。要說等級最高的,是賴家兩兄弟。老大是榮國府的總管,老二是甯國府的總管。至于最有臉面的,要數他們的母親賴嬷嬷。第四十三回寫賈老太君召聚衆人議事的時候,賴嬷嬷可以坐在一個小闆凳上,而王熙鳳卻隻能站着。

《紅樓夢》書中解釋這個“坐”與“站”的道理,是因為“賈府風俗,年高服侍過父母的家人,比年輕的主子還有體面”。就是說賴嬷嬷服侍過比王熙鳳長一輩的主子,這應該就是賈赦或賈政。後面賴嬷嬷又指着賈寶玉,說老爺(賈政)和大老爺(賈赦)小時候怎樣挨爺爺(賈代善)痛打,那是她親眼看着的。由此可見,要論年歲,她比賈赦他們還長一輩。她是跟賈母平輩的奶奶級的人物。

駱玉明說紅樓|賴家人為什麼會發展得這麼好?

賴家雖是個奴才身份,卻相當有錢,賈母當面說賴嬷嬷是個“财主”。有錢到什麼程度呢?舉一例可知:第五十六回寫探春管事,她和平兒說起賴大家的園子,“還沒有咱們這(指大觀園)一半大”。小了是吧?可是讀書不能疏忽。你想,大觀園按賈琏所說,周長是三裡半(以清制換算近兩公裡),假定長寬為4比6,約有360畝。“不到一半”,算它是三分之一,120畝的花園,就在京城,那也是豪富人家的場面啊!

富貴富貴,富則求貴。這個家族後代的身份也發生了蛻變。他們本是“家生子”,是賈府蓄養的世代相襲的奴仆。但由于得到主子的信用,賴大的兒子賴尚榮一出生,賈家就讓他脫去了奴才身份,有了自由之身。賴嬷嬷說他從小也是錦衣玉食,丫鬟,仆婦,奶媽,一應俱全;并且,也跟公子哥兒一般上學讀書。這完全不是奴仆的生活方式了。

到了二十歲,靠着賈府的勢力,賴家花錢給賴尚榮買了個知縣的官銜。捐官嘛,在富貴人家是求一個身份和體面,在場面上好混,譬如賈琏捐了個同知;而對賴家來說,更要求個實惠。是以,也是仰仗賈府的關照,這賴尚榮三十歲時,由虛銜轉成實職,成為真正的一方父母官。鳳姐兒說得好,“前兒在老太太那院裡,見他又穿着新官的服色,倒越發的威武了,比先時也胖了。”做官,是要稍微胖一點,走路才有樣子。

賴家人既然是賈府的家生奴才,其财富的積聚,當然也離不開賈府。這就像我們在森林裡看到的寄生藤,大樹粗壯,藤條和枝葉也健旺,一派生機盎然。

但這種寄生的詳情,書中卻很少揭示,讀者也隻能做大概的推測。譬如興建大觀園時,除了賈政和賈琏,具體管事的主要就是賴家兩兄弟。賈政迂腐固執,不通世故,賈琏輕巧浮滑,城府淺陋,賴家兄弟默不作聲,卻大有周旋空間。大觀園耗費巨大,謀利的機會很多。你看賈芸得了一個監工種樹的差使,領工銀二百兩,隻花銀五十兩去買樹,其餘不難連類推想。

但要是說賴家的财富全是從賈府A錢所得,恐怕也是冤枉他們;事實上也沒有那麼容易。更多的機會在哪裡呢?賈府權勢煊赫,有求于他們的人很多。第六十回寫有個廣東官員拜訪榮國府,進獻了兩簍子茯苓霜,同時也送給“門子”一簍,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好處費”。賴家兄弟那可是總管,他們辦理許多賈府與外界交涉的事情,何處不是生财之道。這又并不直接來自賈府,連指責他們也沒有明顯的理由。

在賈府的奴仆中,賴家人無疑是發展得最好的。他們憑什麼呢?資格老?

還有資格更老的,但是那不管用。就說焦大吧,“從小兒跟着太爺們(就是甯、榮兩位國公)出過三四回兵”,這份資格在賈府裡已經無人可比了;而且,他還“從死人堆裡把太爺背了出來”,大有功勞。是以他自視甚高,看不起大總管,自稱:“焦大太爺跷跷腳,比你的頭還高呢!二十年頭裡的焦大太爺眼裡有誰?”

焦大确實有驕傲自誇的資本,那又如何呢?照樣被資格淺的賴家老二派去幹吃力不讨好的活;再要不滿,胡說八道,觸犯了主子,那就隻能塞上一嘴馬糞,扔在馬廄裡了。

賴家人能有出息,關鍵就在賴嬷嬷說的一句話裡,就是要“知道那‘奴才’兩字是怎麼寫的!”兩三輩的人,低着頭彎着腰守着奴才的分兒,一點一滴的好處,口口聲聲隻說“主子的恩典”,絕不說自己的勞苦,也不說自己花了多少錢财。這才能得主子的歡心,而最終,博得子孫的蛻變。焦大呢,總記着自己的功勞,“奴才”兩個字寫得不好,便做奴才到死。

有一個細微之處很有趣:榮國府還有一位二總管林之孝,你在《紅樓夢》故事裡常能看到他的聰明,卻讀不到大總管賴大的聰明。那個林之孝因為聰明,是以隻能是二總管。

還有一個更有意思的問題,沒見人說起過:賴家的人,本來是不是姓賴?

這個問題從何而來呢?就是《紅樓夢》提到甯國府總管、賴家老二時,稱他為“來升”而不是“賴升”。這個名字出現了十次以上,不可能是偶誤。

讀過一些舊小說的人很容易明白:這個“來”絕不是姓。在“來”字後面加上吉利字眼,是古代主人對男仆的常用稱呼。王熙鳳有個仆人叫來旺;在《金瓶梅》裡,西門慶的仆人有來旺、來寶、來爵、來興,等等。這是主子拿仆人的名字來讨自己歡喜。說得冷酷一點,以往狗的名字也常見這種叫法。

那麼,那些仆人有沒有自己的姓?或者,他們在被稱為“來”什麼的時候,有沒有保留原來的姓?這個并不重要。微賤的生命,在世間無足輕重,也無須追究血統的由來。阿Q說自己跟趙太爺同姓,沒人相信他:“呸!你也配姓趙!”

回到《紅樓夢》,這裡似乎故意留下了一個破綻,作家似乎在暗示:賴家兄弟原本都是叫作“來”什麼,後來做了總管,需要以體面的稱呼跟外界打交道,才用了諧音的“賴”作為姓氏。這很有意味。

但無論如何,賴嬷嬷的孫子、知縣大人賴尚榮肯定是姓賴了。他去做官,還會有字有号,叫什麼“山人”之類的。他如果請人寫個行狀,還會追究賴姓的來曆:炎帝後裔分為四支,其一為烈山氏,古音烈與厲、賴通,故有賴氏;後人遂以氏為姓。(駱玉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