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嫌我做的飯不好吃?那就滾去你女兒家吃吧”,婆婆:該滾的是你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嫌我做的飯不好吃?那就滾去你女兒家吃吧”,婆婆:該滾的是你

海明威:“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這種主觀的表達需要結合客觀事實去了解。一個人受傷之後學乖了,吸取教訓了,不再重蹈覆轍了,受傷的地方才會變成最強壯的地方。反之,則不會。

我們不能理所當然認為遍體鱗傷一定會讓自己變強,這種轉化不是自動化過程,需要人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其中。

換言之,你需要主動修複自己的傷口,需要讓它結疤結繭,這樣才能讓那一塊地方變強。如果你啥也不做,還反複揭開傷疤,反複撕扯傷口,你永遠不可能變得強壯。

這是一生都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需要反複使用的方法,因為傷害随時都有可能到來,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不管你年齡幾何,煩惱總會無處不在,你不惹别人,不代表别人不會招惹你。

下面這位婆婆遇到的問題就需要用到上面那種方法,我們先來看看她經曆了什麼。

“嫌我做的飯不好吃?那就滾去你女兒家吃吧”,婆婆:該滾的是你

東林老師,您好:

“老無所依”了才明白:兒子結婚後,就靠不住了。

作為他的母親,我覺得已經盡到了自己的責任,獨自把他撫養成人,幫他料理好了婚事。

我本以為我的任務圓滿完成以後,就可以享福了,就該輪到他孝順我了,結果卻發現,沒那麼容易。

他結婚沒有買房,因為女兒出嫁以後,我們家就我們兩個人住,還算寬敞,房子也不算太舊,作為婚房是沒有問題的。

我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去,需要跟他們一起住,是在他們結婚前就已知的事實。可是,兒媳到來以後,我在家漸漸就待不下去了。

她表面上看起來很孝順,很多事都争着搶着去做。她想好好表現,我能說什麼?總不能攔着不讓她做吧?有些事她做得确實不好,我總不能視而不見吧?

比如做飯,她不會做飯,還非要搶着做飯,做出來的飯很難吃,我不能說她幾句嗎?我不該指出她的問題嗎?

可她卻容不得我這樣做,沒錯我隻要一提意見,她就會發脾氣,跟我吵架,讓人感覺好不懂事。

一日三餐是生活的重點,如果連飯都吃不好,生活還有什麼意思?日子還長着呢,我總不能一直忍着吃她做的飯吧?教會她如何做飯,難道不是好事嗎?

結果就因為這種問題,她對我懷恨在心,有一天直接跟我說:“嫌我做的飯不好吃?那就滾去你女兒家吃吧!”

兒媳對婆婆這麼講話,是我無法忍受的。我雖然沒有想過要在她面前立威,但她沒有晚輩對長輩該有的态度,我必須批評她:“如果你一直不願做個好妻子好兒媳,該滾的是你不是我!”

萬萬沒想到,我的這句話竟然會惹怒我兒子:“你是存心想跟我過不去是吧?你見我的日子過好了心裡不舒服是吧?有什麼話不能好好說?你讓她滾了,我怎麼辦?她沒說錯啊!你如果嫌她做的飯不好吃,你别吃就是了!你去我妹妹家吃飯就是了!你跟我妹妹和妹夫一起生活就是了!”

我拉不下臉繼續留在家裡跟他們相處,隻好如他們所願去了女兒家。

雖然女兒女婿不像他們兩口子那麼兇惡,對我很孝順,但我心裡始終有一口氣憋着,被傷透的那顆心始終隐隐作痛。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要那樣對我?我為他們付出得不夠多嗎?對他們不夠好嗎?我一個老人容易嗎?我最想依靠的是兒子,結果他卻讓我老無所依,他的良心不會痛嗎?

“嫌我做的飯不好吃?那就滾去你女兒家吃吧”,婆婆:該滾的是你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對于有些父母來說,兒子是否靠得住,跟他結婚與否沒有太大的關系。

如果你發現兒子結婚後就靠不住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結婚前就靠不住,一直都靠不住,隻不過你之前沒有在意過這個問題。

就拿上面那位母親來說,兒子結婚前,她在意的是怎樣獨自把兒女撫養成人,怎樣操辦好兒女的婚事,怎樣圓滿完成自己的任務,而沒有去關注兒子是否靠得住。

這是很多父母都會忽略的問題,他們理所當然認為自己的育兒方式沒有錯,理所當然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孝順,理所當然認為養兒可以防老。

而事實上,很多子女對“孝道”的了解和堅守,不如從前。如果父母不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教導他們,如果不以身作則讓他們知道感恩和盡孝,他們的盡孝意識會非常淡薄,有時候甚至想不到。

話雖如此,但事實擺在眼前,她的兒子就是靠不住,她要做的不該是反複煩惱,不該是反複撕扯自己的傷口,而是應該着眼于當下,想想以後怎麼生活。

你已經知道了兒子靠不住,還非要執着于這一點,沒有意義。與其浪費時間苛求改變不了的事情改變,還不如多花點時間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