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尺講台丈日月,拼得此生與測量——記電子測量專家張世箕教授

作者:電子科大長三角校友會

本文轉載自【成電拾光】公衆号

三尺講台丈日月,拼得此生與測量——記電子測量專家張世箕教授

​​

張世箕(1929.01-1994.08),男,廣東省東莞市人,1951年畢業于中山大學電機系并留校任教,1952年9月至1956年7月在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任教,師從該院院長馮秉铨教授(當時全國無線電界僅有的兩位一級教授之一)和林為幹教授(後為中科院院士);1956年8月調入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簡稱成電)任教。他是大陸著名的電子測量專家,長期從事電子測量及自動測試的研究,出版了《電子測量原理》教材和《測量誤差及資料處理》、《無線電計量測試概論》等專著,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在國内率先開展了高穩定度振蕩源的頻率穩定度和頻譜純度的表征、測量原理和實測技術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填補了國内空白,并出版了《自動測試系統》、《儀器标準接口教程》、《微波測量儀器的理論與設計》等全國統編教材及專著。他的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他1982年晉升教授,曾任無線電技術系主任、自動化系主任。他還兼任國家教委(國家教育部)科技部學科組組員、中國電子學會自動測試與控制學會理事長、中國電子學會電子測量與儀器專業學會副主任、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專業委員、中國電子學會專業委員、中國西部地區HP儀器使用者協會會長、四川省計量技術與儀器制造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張世箕1980年被評為成都市先進工作者,1982年被評為電子工業部先進教育工作者。1983年、1988年分别當選為四川省第六屆、第七屆人大代表。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張世箕先生是我的恩師,提起他的名字,稍長的成電人都知道,在成電被人們稱為“拼命三郎”。常年累月夜以繼日地工作,積勞成疾,不幸英年早逝,去世時年僅65歲。我如今也已八十出頭,然卻常常想起先生音容及諄諄教誨,茲以此文,略表懷念。

白手起家 建立無線電測量專業

1956年9月初,成電首位蘇聯專家弗·尤·羅金斯基到校,兼任院長(吳立人)顧問(後為成電的蘇聯專家組組長)。羅金斯基是無線電測量方面的專家,這對于剛剛興建的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來說顯得特别寶貴,尤其是對建立相關專業具有重要的幫助。當時在無線電方面比較擅長的有趙國南、張世箕兩位老師,其中張世箕是1956年8月從華南工學院調入成電的,師從華南工學院院長馮秉铨教授(當時全國無線電界僅有的兩位一級教授之一)和林為幹教授(微波專家,1980年當選中科院院士)。在羅金斯基的指導和幫助下,趙國南、張世箕在成電建立了大陸第一個無線電測量專業,并作為導師招收了包括郭戍生(留校,後為教授)、鞠元​凱​(後任40信箱首任總工程師)、夏虎林(航天部)在​内的​8名成電首批兩年制無線電測量專業研究所學生。同時,張世箕作為被學校指定的羅金斯基的業務助理,在該專業大學生、研究所學生及青年教師的培養上​作了​大量的工作。1958年6月底,羅金斯基回到了蘇聯,但這位專家在五十餘年後見到通路俄羅斯的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楊曉波時,還念念不忘當年二十多歲熱情奔放的年輕人張世箕這位得力助手,連稱“我很想念他”。

三尺講台丈日月,拼得此生與測量——記電子測量專家張世箕教授

蘇聯著名科學家門捷列夫曾說:“沒有測量,就沒有科學”。1956年學校在無線電系的“無線電工學”專業下開設了無線電測量專門化,​這使​我校成為大陸第一個專門培養電子儀器及測量技術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的基地。1959年,學校取消專門化,将其改為“無線電測量儀器與制造”專業,簡稱為“無線電測量”、“電子測量”專業。剛建立專業時,教研室由趙國南副教授任主任,張世箕​講​師任副主任,教研室成員包括王永康(後先後任無線電系總支書記、人事處長)、何時琪(後任黨支部書記、副教授)、張​凱​夫(後調回廣州)、陸玉新(後調西南無線電器材公司任總工程師)、錢含光(時為工程師、後調回上海)、張葆成(後為自動化系副主任、進階工程師)等。當時師資欠缺、又無教材。趙、張等不僅翻譯了羅金斯基的《無線電測量》教材,還分工由趙國南編寫了《無線電測量儀器》,張世箕、張葆成編寫了《微波測量儀器》,錢含光、何時琪編寫了《無線電測量技術基礎》。幾本教材編好後,還多年被陸續開設這一專業的學校采用。

據張葆成高工回憶,當時張世箕除組織教學(要求部分羅金斯基的研究所學生也承擔一些大學教學任務)、編寫教材、自己承擔大量的教學任務外,還特别重視實驗室建設。當時儀器裝置短缺,一些舊儀器經常發生故障,為了不影響教學實驗,他還自己動手修理儀器,指導制​作實驗​底闆。

1982年7月-1986年9月,張世箕任無線電技術系主任,1986年11月-1988年7月任自動化系主任,1988年7月任自動化系名譽主任。他還曾兼任學校第二屆學術委員會(1977.12-1984.07)委員,第三屆學術委員會(1984.07-1990.05)常委,第二屆學位評定委員會(1987.03-1990.05)委員及自動控制與儀器學位評定分委會主任,第三屆學位評定委員會(1990.05-1993.02)電磁測量技術及儀器學位評定委員會主任,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1981年11月任學校實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1983年被學校列為骨幹和有發展前途的專家。1984年代表學校出訪德國洽談科技合作。

回顧往昔,趙國南、張世箕兩位老師無疑是成電無線電測量專業的建立者,為該專業的建立和發展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

拼命三郎 醉心測量結碩果

新的學校和建立的專業給張世箕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不到30歲的他正是風華正茂、熱血沸騰的大好年華。他忘我地​投入到​教學和科研中,一時間學校都知道有個拼命三郎叫張世箕。

20世紀50年代開始,張世箕在國内率先對電子儀器和測量誤差理論及應用進行了系統深入研究,特别是在非正态分布誤差的研究方面有新的建樹。

20世紀70年代開始,張世箕完成了“頻率穩定度分析測試系統”等多項科研成果,填補了國内這方面的技術空白。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他在國内率先進行自動測試系統通用接口标準及智能儀器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微波網絡自動測試系統”的國家攻關任務。在取得大量科研成果的基礎上,主持制定了大陸“可程控測量裝置接口”的國家标準。其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PPC-100系列頻譜純度測試儀”獲1979年部級一等獎。“頻率穩定度測試裝置”獲1980年電子工業部一等獎。“配有IB接口的自動測頻系統”獲1981年國防科工辦二等獎。“電子計數器程控接口裝置”獲1982年電子工業部一等獎。“一種配有ICB-IB的自動測頻系統”和“為用BASIC作結構化程式設計的翻譯程式”獲1986年成都市科技二等獎。“可程控測量儀器的一種接口系統”獲1987年電子工業部二等獎;“測量控制計算機”獲1989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LA-4950型IBM-PC邏輯分析儀”獲1991年電子工業部三等獎。

上世紀80年代他去美國HP公司儀表總部參觀,與該公司技術人員談及智能儀器的測量技術問題,對方大為驚歎:中國此時還有對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儀器如此精通的人才!

張世箕所上司的教研室1980年11月被評為1978-1979年全國科技先進集體,1982年12月被評為電子工業科技先進集體。1992年1月,七項“電子測量儀器與測試技術”成果鑒定會在北京召開,國防科工委聶力少将(後升中将)、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黨組書記兼總經理張學東到現場觀看表演,給予了高度評價。

一項項科研成果和榮譽光環背後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辛勤付出。還記得20世紀50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翻譯羅金斯基《無線電測量》和自編教材《微波測量儀器》期間,張世箕除到圖書館借閱國外的相關書籍和雜志外,還自費到書店買回一些相關書籍,為趕出書進度,常常夜以繼日,有時一周隻睡三、四個晚上。住在他對面的張其劭(後為教授)多次談​到​:“我們附近晚上最晚關燈的就是張世箕”。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成為“資産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甚至有人将他在建專業初期修理有故障的儀器污蔑為拆毀儀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這絲毫沒有減弱他對工作的熱情,他依然不舍晝夜地工作。

因為白天事兒多,他就利用晚上搞科研。他認為晚上找他的人少,工作效率高,就晚上拼命幹,餓了就吃點兒幹糧。記得“文化大革命”後不久,他被邀請去北京為航天部二院計量站組織的全國軍工系統計量測試技術人員講授“測量誤差及資料處理”,為培養、提高年輕教師,他還帶上鄭家祥和我去各講一部分内容。雖然他對所講内容非常熟悉,但為了把國外最新資料加進去,十餘天裡他每晚都加班準備到淩晨一兩點。

三尺講台丈日月,拼得此生與測量——記電子測量專家張世箕教授

在張世箕兒子張元的印象中,科研就是父親的生命支柱,他一輩子都在為科研奔波忙碌。他之是以那麼拼命,是因為他們那一輩人始終都有一種立志使祖國變強的使命感。張元回憶道:“我很小的時候,記得住在學校南院,雖然不知道父親​忙的​啥,但總是為父親感到自豪。父親走路總是風風火火的,晚飯吃完一會兒就鑽進他的房間搞科研了,要不就是去實驗室。但他很關心我的學習,每學期都要盤問我的學習情況,對我要求也很嚴格,有時候不滿意還要打我手心。”

師恩難忘 山高水長

我于1958年考入成電,成為學校的第三屆學生。我剛進校時,分在8214班(電視專業),後因專業調整我又調入8213班(無線電測量儀器設計與制造專業)。五年級上學期張世箕老師給我班講專業課“微波測量儀器”。張老師雖然是廣東人,但國語卻很标準。他講課極富激情,聲音洪亮,語速适中,思路清晰,語言簡練,對概念的表述十分準确,通俗易懂,重點突出,難點分析透徹,善于啟發引導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他還寫得一手工整漂亮的闆書。同學們都十分喜愛聽他的課,覺得是一種快樂的享受。

在我的印象中,張老師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期末課程考試時,由學醬油題簽(每一簽含幾個題),再在黑闆上寫出答題提綱,由他與輔導老師口試,口試問題一般都比較難,要得5分不易(當時實行5級記分制)。雖然答題時同學們難免緊張,但因為張老師要求很嚴,我們平時學習都特别認真。現在好多同學回憶起昔日的嚴師,心裡特别感激那時對他們的嚴格要求。

1963年7月我大學畢業,留校在本專業教研室任教。9月11日到教研室報到時,時任教研室副主任的張老師找我談話。他語重心長,諄諄告誡我:做一名好的老師不易,僅就業務而言,你現在比即将面對的本專業學生強不了多少。一定要多看參考書,了解國内外最新動态,抓緊時間,刻苦鑽研,打好業務基礎。還要認真學習老教師們好的教學方法,力争早日主講相關課程……這些教誨現在回想起來還言猶在耳。 在此後的教學科研工作中,我經常向他請教,他都耐心地給予指點。1979年四機部高教局要我們教研室編寫供全國職工教育訓練用統編教材《電子測量基礎》。顯然,由他編寫最為恰當,但他為培養年輕教師,毅然決定該書由鄭家祥老師和我各寫一半左右内容,他則指導把關,這讓我和鄭家祥在興奮忐忑之餘心裡也有了底氣,這本書1981年由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不久,四川省計量局和成都市計量局在成都市人民文化宮組織省、市各機關三百餘人,請張世箕老師講“測量誤差及資料處理研究的國際新動态”,但他為培養我,向組織機關堅持推薦由我​代他​去講,并将他手頭的相關資料交我準備,促使我業務進步。

“文化大革命”後他獲準指導研究所學生,他要求我給他的研究所學生講他最有深入研究(本應他​自已​講最合适)的“測量誤差及資料處理”課(後擴充為全校研究所學生選課),并盡快寫出内部用教材,促使我努力完成這一任務。

1984年8月,學校決定調我去管理工程系(9系)任可靠性研究室主任,最先時任無線電系系主任的張老師不願我離開原專業,後經王甲綱院長與他多次協商才同意。雖然我到了管理工程系(後發展為經濟管理學院),但此後仍不時地得到他的指導。1985年他曾提醒我,他在一份國際會議論文集上看到幾篇德國人發表的可靠性方面的論文很有水準,要我關注。

回顧我的一生,我從張老師那裡實在受益良多!

矢志育人 扶持後輩

1979年,張世箕受命擔任全國高校統編教材電子測量編審組組長,成員包括天津大學吳泳詩教授(後為天津大學校長)、北方交通大學蔣煥文教授(後為該校教務處長)及北京郵電學院(現北京郵電大學)汪雍教授。經編審組讨論決定,兩本統編教材全由成電編寫。在張世箕的指導下,由陳傑美、古天祥、錢學濟編寫的《電子測量儀器》,由陸玉新和我編寫的《電子測量》均于1985年由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該編審組的工作還受到四機部高教司通報表彰。他為一系列教材的編審​做​了大量工作。而由他本人所編寫出版的《電子儀器原理》獲1992年電子工業部優秀教材一等獎,《智能儀器》獲1992年電子工業部優秀教材二等獎,《自動測試系統》獲1996年電子工業部優秀教材一等獎,《資料域測試及儀器》獲1996電子工業部優秀教材一等獎。

由于在電子測量領域的學識和威望,一時不少機關紛紛邀請他開辦講座,教育訓練科技人才。如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七機部二院計量站、風洞指揮部、電子部十所、前鋒無線電儀器廠等等。張老師從不擺譜,一般都是有求必應,盡管這耽誤了他不少的科研時間,但他都想辦法熬夜補上,這也許是他英年早逝的其中一個誘因吧。

他治學嚴謹,學識淵博,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學生。他們已有不少成長為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教授、研究員,有的是校、廠、研究所的上司,更有大量工作在各個崗位的技術骨幹,為大陸電子資訊領域優秀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他的9103班學生徐培基在航天部工作,是電磁學專家,是航天英雄楊利偉科研團隊的重要成員;黃潤萱是綿陽中國工程實體研究院(中物院)副院長,為國防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曾有幸成為他所上司的教研室的早期室員們,諸如郭戍生、楊安祿、陳傑美、古天祥、鄭家祥、何正權、王樹菁、陳光䄔、顧亞平、楊鴻谟、陳長齡包括我等成電教授,誰沒有受到過他的關懷、栽培與扶持?“文化大革命”後他招收指導的第二位研究所學生王厚軍教授,還曾于2005年4月至2015年4月任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此後任校第九屆學術委員會主任。

張世箕是大陸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他堅決擁護中國共産黨的上司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作為四川省第六屆、第七屆人大代表,積極參政議政,為改革開放和我省高教事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張世箕精通英語、法語及俄語,為其廣闊的視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的文學水準也很高,講課時常引經據典,發人深省。他還有一些業餘愛好,繪畫與拉小提琴也有較高的水準。

他是學校著名的“拼命三郎”,長期承擔着繁重的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的重任,并無私、大力培養、嚴格要求下一代年輕教師,促使他們早日挑起教學、科研的重擔,并對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批批外校前來進修提高的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太原工學院等校的年輕教師關懷備至,還曾借錢、借衣服給部分進修老師。

“文化大革命”後,曾有兩個機關動員他去工作(一在北京、一在廣州),被許以優厚待遇,但都遭到他的明确拒絕。他愛成電、愛他的專業、愛他的教學科研團隊。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我這一輩子的貢獻就是教書育人,寫了幾本書,為國防事業​作了​一點兒事兒。

​​​

三尺講台丈日月,拼得此生與測量——記電子測量專家張世箕教授

猶記得“四個火槍手”的雅号。受大仲馬于1844年所寫世界名著、《時代周刊》近年評選出的世界有史以來100部最佳小說之一的《三個火槍手》的影響,1956年,與張世箕一同從華南工學院調來他的其他三位好友黃香馥、虞厥邦、胡忠谞四人便自喻為“四個火槍手”,這也是以讓人們一下子就記住了他們。如今比他小7個月的大陸著名電子材料與元器件專家胡忠谞教授于2015年12月29日去世,享年87歲;比他小9個月的大陸著名微波電路與系統、現代網絡理論專家黃香馥教授于2017年4月26日逝世,享年88歲;比他小3歲多的、在非線性電路與系統、功率電子學、計算智能、EDA等領域卓有成效的虞厥邦教授現已88歲,身體狀況良好。張老,如果你當時能稍微注意到保護身體、适當控制工作節奏,不過度勞累,多活若幹年,那對祖國和人民的貢獻豈非更大?

每念及此,痛徹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