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溫庭筠·花面交相映

【讀詩第1968-1974天】

【2022.3.22-2022.3.28】

【溫庭筠·心思細膩溫八叉】花間詞裡,溫庭筠大概是心思最細膩的那一個了。韋莊很明快,自不必說,其他人如歐陽炯、張泌都寫不過他。

1968 南歌子

作者:溫庭筠【唐】

倭堕低梳髻,連娟細掃眉。

終日兩相思,

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可抒案:

相思也好,憔悴也罷,都是常見的情景,不過,若是春色如畫、百花盛開之時,卻偏偏“斯人獨憔悴”,這種加倍的難過便不得不使人注意了。百花都是好時節,為何獨我一人萦損?前四句寫得平平,惟獨最後“百花時”三個字補得很深切,有一語中的之感。溫庭筠《河渎神》也有“蟬鬓美人愁絕,百花芳草佳節”之句,與本作是同樣的意思,但是太工整了,便少了許多逆挽的力量。這種突施冷箭的手法正是《南歌子》的标準範式之一。

1969 河渎神

孤廟對寒潮,西陵風雨蕭蕭。

謝娘惆怅倚蘭桡,淚流玉箸千條。

暮天愁聽思歸樂,早梅香滿山郭。

回首兩情蕭索,離魂何處飄泊?

孤廟是我心,寒潮是離情,西陵風雨正是生活之艱辛。開篇看似是寫景,其實是寫情,寫得幹淨簡潔,真是典範之筆。三四句轉出人物,也很簡明,“倚蘭桡”三字便寫出惆怅之本源。五六句用韻一轉,用情也随之而轉,于悲情中生出些願望。這個轉筆用得好,有鐵樹開花之妙。七八句寫得平平。

1970 玉蝴蝶

秋風凄切傷離,行客未歸時。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芙蓉凋嫩臉,楊柳堕新眉。

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

塞外句,借衰草寫此處對彼處的關切,江南句,雁指音信,又指人,寫此處因彼處而生的凄情。這兩句不僅字詞對得工整,句意上也對得很貼合。下阕的芙蓉、楊柳既是時令變易的實景,又暗喻佳人之傷神,一語雙關。這四句寫得工整且巧妙。

1971 訴衷情

莺語,花舞。

春晝午。雨霏微。

金帶枕,宮錦,鳳皇帷。

柳弱燕交飛,依依。

遼陽音信稀,夢中歸。

這類作品節拍短促,很有些用五、七言怎麼也寫不出的味道,不過,它可以騰挪的空間較小,寫好了也比較難,很容易寫成辭藻的堆砌。溫庭筠這首詞,由眼前之物,寫到此時情境,又過渡到此身所處之現實空間,是很有層次的推進,再以柳、燕起興,埋下伏筆,推進至最後的遼陽句,才抖開包袱,又用“夢中歸”結尾,既回應了“音信稀”的傷感,又呼應了前文晝午、枕帷,很有些萦繞的餘味。

1972 夢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晖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上一句還是早晨,下一句就到了日暮。“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晖脈脈水悠悠。”詩人隻用這兩句,便寫了女子從早到晚一天癡坐苦等的情形。真是簡潔而隽永。結句倒是一般。

1973 荷葉杯

一點露珠凝冷,波影,滿池塘。

綠莖紅豔兩相亂,腸斷。水風涼。

一點露珠,是女子怔怔出神;波影池塘,是她擡頭展目而歎;紅綠兩亂,是她心事觸動,相思而悲;水風涼,是她悲哀的餘音。看似純寫景物,其實全是情思,還暗藏了一段故事,這是寫景的最高筆法。

1974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鬓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鹧鸪。

前兩句寫面容,三四句寫梳妝,五六句寫照花,七八句寫羅襦,四個鏡頭,層層推進,寫得很有秩序。上阕明寫佳人有心事,下阕用“交相映”、“雙鹧鸪”暗示她形單影隻。詩人不做議論,也不必議論,這其中曲折的心思就全出來了。傷情哀歎而不着于形,手段高妙。

----

詩人、詩評人

陳可抒

評注出版《海子抒情詩全集(評注典藏版)》

細講詩歌,庖丁解牛,學詩必讀,解詩為馬

《人生無意讀莊子》、《少遊詞》

新書《片玉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