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反山》《瑤山》(修訂版)新書釋出!

2022年3月26日下午,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遺址考古與保護中心舉辦了《反山》《瑤山》(修訂版)新書釋出會、學術座談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四場青年考古沙龍系列活動。參加此次活動的人員主要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良渚博物院的相關上司和專家。此次沙龍活動由中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總支部委員會、共青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總支部委員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會委員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辦,在合作機關錢江晚報的支援下進行全程直播。

《反山》《瑤山》(修訂版)的新書釋出會由錢江晚報的記者馬黎主持。她首先介紹了今天邀請的三位嘉賓,分别是《反山》《瑤山》兩部報告修訂版的負責人方向明、反山遺址發掘的領隊王明達、瑤山遺址發掘的負責人和《瑤山》報告的撰寫者芮國耀,請他們為大家講述比小說還要精彩的反山和瑤山遺址的發掘故事。在講述考古故事之前舉行《反山》《瑤山》(修訂版)的新書釋出儀式,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所長、李晖書記共同為新書揭幕,并由王明達、芮國耀向年輕人代表陳明輝、夏勇等贈書。

《反山》《瑤山》(修訂版)新書釋出!

主持人馬黎

《反山》《瑤山》(修訂版)新書釋出!

方向明所長和李晖書記為新書揭幕

《反山》《瑤山》(修訂版)新書釋出!

贈書儀式

方向明所長首先介紹《反山》《瑤山》報告修訂的緣由。他強調了反山和瑤山遺址發掘的重要意義,他本人也曾參與了反山和瑤山遺址的整理工作。在良渚遺址申遺之前,良渚管委會組織翻譯了《反山》《瑤山》報告的英文本,彼時他提出兩本報告的中文版在繪圖、排版等方面存在一些錯誤,是以需進行修訂和補充後再出版英文版。提議得到了時任所長劉斌及王明達、芮國耀等遺址發掘負責人的大力支援。後在同僚陳明輝、朱葉菲和良良渚博物院夏勇的協作下完成了兩本報告中文版的修訂,包括對反山M14的圖進行了補充、對瑤山M12收繳玉器編号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核對和校正等等。

《反山》《瑤山》(修訂版)新書釋出!

方向明發言

作為當年反山遺址發掘的負責人,王明達先生首先表示了對蘇秉琦先生于五十年代在報紙上發表的“考古是人民的事業”這一說法的贊同,并向主辦這次活動的所有從業人員表達了謝意,他将趁着此次新書釋出會的機會,以“人”為線索講述反山發掘的故事。

他提到了在反山和瑤山遺址發掘之際,對良渚的考古事業做出關鍵貢獻的三個人:施昕更、牟永抗、毛昭晰。施昕更,時任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地質礦産組助理幹事,1936年發現良渚遺址。在硝煙彌漫的抗日戰争年代,他貧病交加,拼盡全力保全了良渚地區的第一手考古發掘資料。可以說,如果沒有施昕更,良渚文化也會被發現,但是到何年何月就不得而知了。他還提到了牟永抗先生,牟先生幾乎參與了浙江境内所有重要的考古發掘工作。王老師講到,1981年中國考古學會第三次會議在杭州召開,同年也是良渚重新開機的标志性年份。這年,在牟永抗和王明達等先生的共同努力下組建了一支相對穩定的良渚考古隊伍,還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吳家埠工作站有了固定的居住和整理場地,為以後的考古發掘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另外一個人物是時任浙江省文物局局長的毛昭晰。考古最大的魅力在于發現,1986年适逢良渚文化發現五十周年,在上海福泉山、江蘇寺墩等地均發現了重要的良渚文化遺址,而在該文化的命名地良渚地區的考古發現略顯薄弱。毛昭晰局長撥款給考古所,推進了良渚的考古發掘工作,打開了良渚考古的新局面。

《反山》《瑤山》(修訂版)新書釋出!

王明達發言

芮國耀先生将距今已35年的瑤山遺址發掘的故事娓娓道來。芮老師講到瑤山發掘不同于反山發掘的兩點。其中一方面是反山遺址發掘是為配合基本建設而進行,而瑤山遺址的發掘是出于盜掘的偶然情況且遭到了當地農民的強烈反對,瑤山能順利完成發掘得益于當地安溪文化站站長顔雲泉、我所技工馬竹山等人。另一方面是當時反山的發掘點燃了考古隊的熱情,面對發掘出來的大墓和精美器物人人都處于興奮狀态,而對于第二年的瑤山發掘的興奮度就稍微減低一點,是以就不僅專注于挖出來的高等級墓葬本體,也更加關注遺址的結構和功能等。

瑤山發掘時的雙領隊分别是牟永抗和王明達,當年的瑤山發掘工作主要是在牟先生的指導下完成,此時無比懷念牟先生。發掘完成後對發掘資料及時進行了整理,并于1988年在《文物》上發表了瑤山遺址簡報。到了九十年代,測量用的水泥基樁等遭盜掘,瑤山遺址的保護面臨着嚴峻的問題。出于遺址保護和學術研究的需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瑤山遺址進行了進一步發掘。後面的幾次發掘在方法和收獲上均取得了較大突破,相較于87年第一次發掘時僅對遺址做平面的方法,此後的發掘還做了剖面解剖,不僅彌補了在M5和M11之間的M14被遺漏掉的遺憾,更加清晰地闡釋了遺址的平面布局,也了解了遺址的地層堆積情況。

此後進入資料系統整理階段,由芮國耀整體負責,方向明繪圖快且準,加之對遺址的認識比較深入,兩人合作愉快。《瑤山》這本報告的編寫,是在87年發掘之後整理積累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包括對遺物和遺址結構的認識。最後,芮老師指出,之前的考古報告多是16開,2003年《瑤山》第一版實作了以大16開出版的設想,同時照片采用了全彩版,改良了以前的報告是黑白兼彩色的情況,可以說是當年《瑤山》報告的亮點之一。同時他也解釋了由于器物的線圖和照片量遠超文字量, 是以難以實作見文見圖的設想。

《反山》《瑤山》(修訂版)新書釋出!

芮國耀發言

在接下來的青年對話環節,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孫瀚龍博士主持。青年考古人充分發揮,向幾位嘉賓提問心中疑惑,話題或涉及學術研究,或好奇當年發掘故事,前輩們一一耐心細緻地為年輕人解惑答疑,現場氛圍熱烈,讨論充分。在提問之前,孫博士感謝所上司對此次沙龍活動的大力支援和同僚的精心策劃,并安排所裡的朱葉菲和張依欣向王明達老師和芮國耀老師獻上鮮花,表示感謝。

《反山》《瑤山》(修訂版)新書釋出!

獻花儀式

陳明輝先介紹了《反山》《瑤山》等6本報告的英文版的翻譯和出版進度,之後分别就當年發掘瑤山時借住在醫院的經曆、當年限制《反山》報告繪圖的因素等問題向嘉賓作了提問,并提出現在的年輕人與老一輩同志之間存在一定差距,想了解王明達老師對年輕人寄予的希望。芮國耀老師詳細講述了當年由于無法租用民房,隻能住在收留有前科的精神病人的安康醫院,條件之艱苦令人唏噓。方向明所長表示每個人都有特長和興趣,線圖繪制能夠全面展示器物結構,是照片所不能替代的,同時要做到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目前繪圖方式手段多樣多,不要求每個人都精于繪圖,但建議田野崗還是應該掌握基本的繪圖能力。王明達老師希望年輕人學習老一輩的主動、自覺、吃苦精神,并希望每個從事田野考古發掘的人都可以掌握從布設探方到辨認土質土色到發掘等考古工作環節。

《反山》《瑤山》(修訂版)新書釋出!

陳明輝發言

仲召兵表示在聽了幾位前輩的分享後被前輩們的求真精神所觸動,提出此次活動不僅是新書釋出會,也是“故事會”和“繼承會”,年輕人有信心能夠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他提問瑤山發掘之後,在整理和出版的時候是出于什麼考慮将其定義為祭壇。王明達老師說這個提法是和牟先生等人商量的結果,大家一緻認為瑤山是和彙關山祭壇具有相似的某種特殊功能的台地。

《反山》《瑤山》(修訂版)新書釋出!

仲召兵發言

王永磊表示在認真讀了《反山》《瑤山》考古報告後,看到其中提到的“懸空操作法”很有感觸,提問這種操作法是誰的主意。同時他還注意到當年王明達老師帶着出土器物專程去給給張光直先生觀摩的,是以提問張先生未到現場看的原因。王明達老師解答說“懸空操作法”是在遺址發掘的過程中自然想到的方式,但也不一定說是誰發明的,并沒有發明權。他還說,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要求,當時的要求是外國人士不能進考古工地。

《反山》《瑤山》(修訂版)新書釋出!

王永磊發言

闫凱凱說《反山》《瑤山》報告是浙江考古史上的重要考古著作,經典需要長談,讀經典是學習的重要途徑,緻敬老一輩對年輕人做出的表率,并希望幾位前輩就如何做好田野考古工作傳授經驗。王明達老師回答田野考古是根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年輕人要多鍛煉,肯于吃苦,野外多動手,自覺縮小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闫凱凱發言

良渚博物院的夏勇提出,自己曾反複學習了《反山》報告,認為《反山》報告不論是從内容還是編纂方式上都很完善,但也提出了自己想了很多年但都未想明白的問題:相信《反山》報告中墓葬的開口層位在發掘時是有的,但在報告裡似乎沒有标明。方向明所長解釋說《反山》報告裡面提到在 “堆土層”下發現了墓葬,盡管未明确說明地層編号,但其實已經指出了墓葬的開口層位。

夏勇發言

歡樂的時光總是匆匆而逝,近三個小時的釋出會和青年考古座談會已接近尾聲。由科技考古室主任王甯遠做總結。王甯遠老師指出上午的“晚期良渚”研讨會和下午的新書釋出會及青年考古沙龍分别代表了考古學的兩個層面的内容,上午是學術的、理性的、硬核的,下午是情懷的、感性的、有溫度的。他建議将曾經參與到遺址發掘和整理工作的當事人聚集到遺址現場回顧并講述當年的考古過程,并将其儲存和整理成為一份有價值的資料。他還以自己在2021年所做的深度挖掘考古曆程的口述史的經曆為切入點,提出了将良渚考古的80年分成了“起、承、轉、合”四個階段。“起”是指以施昕更為良渚文化發現人的起點;“承”是指考古發掘的繼承;“轉”是以反山和瑤山的發現為标志的轉折點;“合”則包含良渚功能區的“合”、科技手段與傳統方法并用的“合”、屬地管理部分與考古發掘隊伍關系的“合”等多方面。他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會在前輩們打下的堅實基礎上,繼續沿着正确的方向把考古工作做好。

王甯遠做總結

新書釋出會和青年考古座談合影

作者:張依欣

編輯:毛毛

稽核:鄭嘉勵

轉載自“浙江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