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4)清代王希廉的評論

作者:文藝的萌萌

後來的清朝評論家王希廉,也強調了賈寶玉在黛玉葬花的場景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王希廉認為,《葬花吟》的最後一句話:“花落人亡兩不知”,對于了解石頭的故事至關重要(39)。這句話不僅預示着黛玉最終的死亡,也預示着她死亡的凄涼。《葬花吟》反映了林黛玉孤立無援的原因,也反映了黛玉生命垂死的“結局”;林黛玉的死亡也預示和反映了賈家最終的絕望。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4)清代王希廉的評論

花朝節

賈寶玉聽到《葬花吟》時的悲傷,在石頭故事的叙事中也有預言作用。得知林黛玉之死時,賈寶玉隐隐地預言了他未來的絕望。王希廉認為林黛玉和賈寶玉的葬花,都是他們未實作的愛情的象征。在第27章中,兩個次要人物,仆人小紅和賈寶玉的親戚賈雲也很重要。與賈寶玉和林黛玉不同,小紅和賈雲在《石頭記》的結尾締結了他們的婚姻。但是,在第27章中,與林黛玉和賈寶玉所扮演的主要角色相比,他們的角色并不那麼重要。曹雪芹用小紅和賈雲的婚姻,來對比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曹雪芹以小紅和賈雲為陪襯,在《石頭記》中,把這些花的死亡作為林黛玉和賈寶玉未來命運的象征。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4)清代王希廉的評論

芒種

作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批評家和理論家,楊毅則指出,第27章中與林黛玉葬花的場景,有關的其他細節,也與起源有關。曹雪芹以花神的節日開始的第27章中,在花神的節日期間,女孩們慶祝花神的離去,這是芒種的一部分,在芒種結束時,花兒會落下。當其他女孩們欣賞花園裡的花朵之美,薛寶钗追逐蝴蝶時,林黛玉獨自一人留在荒山上。林黛玉更喜歡葬花,而不是慶祝盛開的花,這表明她對生命短暫之美的同情。就像那些短暫綻放,卻凋零的花朵一樣,每個美麗的女性角色也都有悲劇性的結局。林黛玉是唯一一個預見到悲劇結局的人,這顯示了她比其他角色在智慧上的優越性。林黛玉不僅對自己的個人命運感到絕望,而且對女性作為集體身份的悲劇命運感到絕望。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4)清代王希廉的評論

十二節氣

參考文獻

王,希廉.《紅樓夢研究稀見資料彙編》.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2001.

楊,義.《中國叙事學》.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9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