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蕭箫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衆号 QbitAI

朋友,你是否也和我一樣,為了《Apex英雄》上線PS5已苦等一年半?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那是否也和我一樣,在年初聽到《Apex英雄》PS5版本被曝出時,迫不及待地購買了4k 120Hz電視和PS5裝置?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是以,你一定也聽說了前不久《Apex英雄》真的上線PS5的大消息: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Emm……看到這個推送後,我當場就愣了。

這是什麼?最高隻支援4k 60Hz??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就連一年以前上線PS5的《彩虹六号·圍攻》都推出了4k 120Hz版本,你《Apex英雄》磨蹭一年半就給我搞了個這?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現在《Apex英雄》官方底下已經是一片罵聲,隔着螢幕都能感受到夥汁們的憤怒(doge):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說實話,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4k 120Hz電視白買了。

要知道,這段時間裡,我的下班時間幾乎全部被用來(在深入各大論壇激情發帖)研究電視行業的那些屏顯技術,甚至生啃了不少概念。

抛開《Apex英雄》不談(反正還有彩6),4k 120Hz電視行業的水确實挺深的。

4k 120Hz标準到底是什麼?

據了解,4k 120Hz目前已經是業界屏顯的“頂配”标準。

截至2022年3月,真正做到4k 240Hz的屏顯還沒上市。電腦螢幕确實有“240Hz”,但更多是一種噱頭而已。

對于4k 120Hz标準,也有嚴格的要求,必須是屏體、晶片、輸入同時滿足4k 120Hz:

屏體:屏體重新整理率達到4k 120Hz(4k有好幾個标準,最常見的電視分辨率是3840×2160)晶片:晶片支援4k 120Hz解碼輸入:滿血版HDMI 2.1接口(支援最高48Gbps資訊傳輸,即每秒48GB)

任何一個條件達不到,最終螢幕呈現的内容就達不到4k 120Hz,類比“木桶效應”: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當然,上面3個條件,還是電視本身的“硬條件”。

除此之外,你在電視上播的電影、玩的遊戲,也需要支援4k 120Hz才行。

以遊戲為例,如果你的顯示卡在運作遊戲時帶不動了,最高隻能輸出4k 30fps,那麼即使在電視上玩也還是能感到明顯的卡頓。

對于射擊遊戲玩家來說,幀率更是直接影響遊戲手感。在拼槍的時候,如果你的顯示器最高隻能輸出60Hz,而對方是120Hz,在你倆技術一樣的情況下,對方就是要比你更占優勢(資料包傳輸更快)。

對此一名《Apex英雄》玩家形容這種感覺“就像腳被卡在粘稠蜜糖裡一樣”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電影也是如此,像威爾史密斯出演的《雙子殺手》,目前就支援4k 120Hz,播放時确實是“每一根毛都看得清清楚楚”。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不過,低幀率倒是可以想想辦法。現在已經有一部分電視能通過MEMC運動補償技術,将幀率提升到120Hz,降低畫面帶來的卡頓感。

MEMC以外,VRR(自适應顯示器重新整理率)技術也會讓屏顯強行與遊戲幀率同步,避免出現畫面撕裂的問題。

簡而言之,4k 120Hz改變的絕不僅是視覺效果,還能改善遊戲操作手感、甚至提升原有技術的效果上限(讓MEMC最高能插到120Hz、VRR有了用武之地)。

但沒想到的是,我在辨識4k 120Hz電視時,卻差點一頭“栽”進電視廠商的套路中。

電視廠商套路你的“營銷黑話”

事實上,并非所有标榜“4k 120Hz”的電視,都真的符合三點硬體要求:屏體、晶片、輸入同時達到4k 120Hz标準。

第一層套路,往往是标榜了各種最新技術的屏體。

在屏體隻有4k 60Hz的情況下,部分廠商會通過插黑幀、DLG和HSR等技術,将畫面強行提升到接近4k 120Hz的效果。

其一,是利用插黑幀技術,在60Hz屏體上實作類似120Hz的效果。

具體來說,插黑幀不需要電視的屏體、晶片或傳輸線達到120Hz的标準,而是利用背光閃爍的技術,在兩幀之間插入一幀幾乎全黑的畫面。

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其實這項技術利用了我們人眼的視覺暫留效應。

之是以會有畫面模糊感,是因為我們的眼睛在接收下一幀畫面時,還保留了部分上一幀的畫面: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如果在兩幀畫面中加入一幀黑畫面,就能消除這種視覺暫留的效果。

此前,插黑幀有一個明顯的缺陷,會讓畫面亮度降低。但目前索尼和LG等廠商也正在探索不降低亮度就能達到插黑幀效果的方法,例如隻插部分畫面。

其二,DLG和HSR技術,同樣是目前非常流行的兩種提升電視幀率的技巧。

在科普這兩種技術之前,我們需要先簡單了解一下平時我們看到的畫面是怎麼“出現”的。

我們的顯示卡在計算畫面的時候,往往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地逐行計算的。

其中顯示卡計算畫面的速度機關是幀率(fps),電視呈現畫面的速度是重新整理率(Hz)。

那麼,為了強行在限定的重新整理時間内提升畫面效果,試圖在有限的重新整理次數裡塞入下一幀的部分畫面資訊,使之看起來更順滑一點的話,計算機要怎麼做呢?

DLG技術選擇“用空間換時間資訊量”,強行将每兩行畫面并在一起掃,降低一半畫面計算量的同時,提升掃描的次數。

從圖中可以看見,正常顯示的4行,直接被DLG“精簡”成兩大行資料,其中1、2行與3、4行兩兩相同,這樣就能省點時間出來再掃一遍: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HSR技術還要更精細一些,沒有直接将每兩行并成一行掃描,而是在偶數行上,一半時間顯示上一行資料,一半時間顯示下一行資料,例如第二行顯示的是1+3行的資料: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這樣的技術成本比DLG更高,效果也比DLG更好一些,目前部分廠商宣傳的“倍頻重新整理技術”就是采用了HSR技術,但依舊沒有正常4k 120Hz的畫面清楚。

正常的4k 120Hz螢幕在重新整理時,則完全不需要顧慮分辨率損失的問題。

事實上,4k 240Hz螢幕也同樣是通過插黑幀、DLG和HSR技術,實作在4k 120Hz屏顯的基礎上,實作接近240Hz的效果,但本質上還是用的120Hz的屏體。

第二層套路,就是晶片僞裝成4k 120Hz的情況了。

例如,有數位發燒友在評測時發現,某大廠電視晶片雖标注了4k 120Hz,但在實際使用中,播放片源時卻會自動降幀到60Hz。

如果在購買時沒辦法自行辨識這類晶片,可以到testufo等測試網站上提前測試一下,或到論壇上搜搜是否有網友爆雷,以避開這類産品。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第三層套路,還要看傳輸接口是否為滿血版HDMI 2.1。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的HDMI規範中,原有的HDMI 2.0規格被取消,一部分實際上還是HDMI 2.0的産品也不再标注HDMI 2.0标準,而是進入HDMI 2.1的範疇。

也就是說,現在所有HDMI 2.0的功能,都成為了HDMI 2.1規格的子集,并且全部被列為“選擇性功能”,包含FRL、更高的帶寬、VRR、ALLM等。

是以現在就出現了一批辨別HDMI 2.1的資料線,但實際傳輸速度并不能達到48Gbps,也就不是“滿血版HDMI 2.1接口”。隻有滿血版HDMI 2.1接口才能支援4k 120Hz、8K 60Hz等資料量的傳輸。

技術原本無錯,但某些廠商打着技術擦邊球來做營銷包裝,還不明确告知消費者,這就十分不可取了。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4k 120Hz電視,真的“白買了”嗎?

話又說回來,最後我也思考了一下,4k 120Hz電視究竟算不算白買。

真要算的話倒也沒有。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一方面,目前确實已經有一些品質不錯的電影和綜藝可看,而在上線的部分遊戲中,也有手感還不錯的。

包括《彩虹六号·圍攻》等遊戲,其實也早就在PS5上推出4k 120Hz版本了。

另一方面,4k 120Hz也确實是未來的趨勢之一。

例如《Apex英雄》這次雖然隻推出了4k 60Hz版本,不過官方也在檔案中表示,等到下一版更新時,他們就會推出4k 120Hz版本了。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有網友調侃道,要是推出4k 120Hz版本後,發現自己還是打不過對手,那就隻能解除安裝了(手動狗頭)。

“假一賠十”的4k 120Hz電視能買嗎?研究完我服了,水是真的深

是以,你也和我一樣入手了4k 120Hz的電視嗎?目前體驗如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