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普利策小說獎105年,如何見證美國文學的百年經典?

4月10日是美國報業巨頭約瑟夫·普利策(1847年—1911年)的誕辰。他不僅一手幫助美國建立了現代報業體系,根據其遺願創立的“新聞界的奧斯卡金像獎”——普利策獎,對虛構文學創作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約瑟夫·普利策

Joseph Pulitzer

1847年4月10日-1911年10月29日

普利策獎創立于1917年,由包括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在内的16人組成的評選委員會評選,每年舉辦一次,包括新聞獎和藝術獎兩大類。其中,普利策小說獎是美國最悠久和最著名的文學獎項之一,其重要性絲毫不輸于布克獎、諾貝爾文學獎等最重要的國際性文學獎項。

1948年,普利策小說獎改成了現有的英文名字: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開始将短篇小說選集也納入獲獎名單中。普利策小說獎的獲獎作家與作品也差別于其他獎項:

1

普利策小說獎的得主必須是美國國籍。

2

普利策小說獎也會出現空缺。這并不是因為沒有一本書配得上這個獎項,而是因為沒有任何一本入圍作品獲得了壓倒性的多數選票。

3

許多作家獲得普利策獎的作品往往不是他們獲譽最多的作品。例如,威廉·福克納的代表作是《喧嘩與騷動》,但他兩次獲得普利策獎的作品——《寓言》《掠奪者》,它們的知名度并不高。

浏覽1917年至今的曆年獲獎作品,能看到美國文學跨越100年的發展:辛克萊·劉易斯、賽珍珠、海明威、威廉·福克納、約翰·史坦貝克、索爾·貝婁……這些熟悉的名字背後,包含了他們如何看待美國社會的眼光,作品中展現了怎樣的美國精神,并且為未來的美國文學将走向何處,提供了漫長而堅實的參考。

1910-1920年代

物欲社會下的反都市現象

——辛克萊·劉易斯《阿羅史密斯》

1912年,哈裡特·門羅在芝加哥創辦《詩刊》雜志,發表了艾茲拉·龐德、T·S·艾略特、E·E·卡明斯等諸多詩人的作品,标志了美國現代派詩歌的開端。1919年,舍伍德·安德森發表了奠定他在美國文壇地位的《俄亥俄,溫斯堡》。福克納稱他為“我們這一代美國作家的父親”,還有很多人将他看作美國現代文學的先驅。由此,美國現代文學逐漸萌芽。

▲作家舍伍德·安德森 VS 作品《俄亥俄,溫斯堡》

到了1920年代,美國社會剛剛經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享受着“鍍金時代”的科技成果,從家務中解放出來,在爵士樂的節奏裡釋放活力;新富階層驟增,他們生活奢靡,躺在巨大的物質财富裡醉生夢死。

此時,美國文壇意識到了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與人們的精神世界之間的種種沖突,文學作品中開始顯現出遠離物質與現實社會的“反都市現象”。1926年的普利策獎得主是辛克萊·劉易斯,他的作品《阿羅史密斯》正反映了當時的知識分子對美國社會虛僞性的諷刺。

▲作家辛克萊·劉易斯 VS 《阿羅史密斯》

小說中,劉易斯塑造了一位對科學充滿理想主義的醫生——馬丁·阿羅史密斯。阿羅史密斯不僅僅是醫生,而且是一個誠實、正直的科研戰士。他畢業後任職于生物研究所,在此期間看到了美國醫學界的虛僞和各階層人物的精神空虛。最終,由于不肯妥協于社會的實利主義與僞善,阿羅史密斯離開了他的妻子、孩子和紐約的實驗室,歸隐山區專心研究,将餘生奉獻給科學理想。

《阿羅史密斯》是辛克萊·劉易斯的第三部作品,也是他的“翻身之作”。小說中塑造的為人正直、心懷理想的醫生形象,以及對美國社會的尖銳諷刺,平息了長期以來批評劉易斯缺乏“精神的禀賦”的聲音,也為《阿羅史密斯》獲譽“劉易斯最好的小說”。

意外的是,在本書獲得普利策獎時,劉易斯卻拒絕領獎。他用自己的行動生動诠釋了20世紀美國文學中的反都市現象。

1930-1940年代

大蕭條時期的左翼文學

——約翰·斯坦貝克《憤怒的葡萄》

從1930年代起,美國因經濟危機進入大蕭條時期。威廉·曼徹斯特在撰寫美國社會實錄時,将1932年寫為“最慘的一年”——此時,經濟大蕭條已經持續了整整三年,上千萬的美國人在為了找工作而奔波;大批美國農民破産,他們為了尋找新的家園不得不背井離鄉、跋涉萬裡。

▲美國“大蕭條”時期照片

正是在這一時期,美國左翼作家的隊伍迅速擴大。多斯·帕索斯、約翰·斯坦貝克是其中的代表作家,他們在左翼思潮的影響下用《美國》三部曲、《憤怒的葡萄》等小說表達對美國社會的抗議。

《憤怒的葡萄》是斯坦貝克的代表作,寫于1939年,并在1940年獲得了普利策獎。《憤怒的葡萄》基于真實事件改編:1930-1936年期間,北美發生了一系列沙塵暴侵襲事件,上百萬英畝土地荒蕪,成百上千人背井離鄉。

▲作家約翰·斯坦貝克 VS 《憤怒的葡萄》

小說主人公喬德一家就是受災的一員。由于土地被沙塵暴侵襲,他們不得不沿着六十六号公路,一路向西,前往傳說中能夠依靠采摘葡萄謀生的天堂——加州。在這趟三千公裡的漫長旅程裡,他們經曆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有些事情很殘酷、很痛苦,但有些際遇充滿溫情,讓他們重燃活下去的信心。

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同時在反映1940年代美國文學的氣質中起到重要作用。文學研究論著《直面深淵:1940年代的美國文學和文化》稱,在1940年代的美國,文學還是至關重要的。當時,美國群眾不分階級和背景,似乎都如饑似渴地投入到小說、戲劇和詩歌之中,以求對個人經驗的重新把握。書名《憤怒的葡萄》中的“憤怒”便是對導緻貧困的不公制度表示強烈抗議,這種憤怒幾乎存在于每一個“大蕭條”時期的美國人身上。《紐約時報》認為,《憤怒的葡萄》是對時代的記錄,也是人民不屈意志的豐碑。

1950年代

“垮掉派”在普利策的缺席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一群松散結合在一起的年輕詩人和作家的集合體,被稱為“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這一名稱最早由作家傑克·凱魯亞克于1948年前後提出,他的代表作《在路上》描寫一群年輕人荒誕不經的生活經曆,反映了戰後美國青年的精神空虛和渾渾噩噩的狀态。艾倫·金斯堡的《嚎叫》和威廉·巴勒斯的《裸體午餐》也是“垮掉派”文學的代表。

▲“垮掉派”文學代表作

《在路上》《嚎叫》《裸體午餐》

匪夷所思的是,回顧1950年代的普利策獲獎作品,竟然難以尋覓“垮掉派”作家的蹤迹,這可能與他們抛棄了文學上的學院派傳統有關。不過,"垮掉派"文學把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聯系起來,對美國文學的發展和社會思潮的影響,至今仍頗具分量。

1960年代

少數族裔和女性文學的訴求與抗争

——哈珀·李《殺死一隻知更鳥》

就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而言,60年代一般涵蓋1963年至1973年,始于甲殼蟲樂隊的風靡和肯尼迪總統遇刺身亡,終于越戰結束和美國婦女獲得堕胎權。這個時期的美國文學,承“垮掉的一代”對保守文化的反叛,既表現出黑色幽默的荒誕與嘲諷,也包含了少數族裔和女性文學的訴求與抗争,哈珀·李的《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表現這一主題的經典小說,它獲得了1961年的普利策獎。

▲作家哈珀·李 VS《殺死一隻知更鳥》

《殺死一隻知更鳥》講述了一個名叫湯姆·魯濱遜的年輕黑人,他被人誣告并以強奸罪名被捕。盡管湯姆的辯護律師阿蒂克斯·芬奇找到了他不是強奸犯的證據,卻無法阻止陪審團給出有罪的結論。最終,背負着妄加之罪的湯姆不幸死于亂槍之下。

這部小說的書名源自美國南方的一句俗語:“殺死知更鳥是一種罪惡。”書名隻保留了前半句,看起來像是對一種事件的陳述,卻在平靜中暗藏着控訴的力量。知更鳥除了高唱動人的歌曲,不做任何傷害他人的事情,不破壞花草,不毀壞谷倉,隻是為了愉悅聽衆而盡情歌唱。是以打死這樣無害的生靈就是一種罪惡,一種毫無意義的殘殺。

▲1962年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海報

小說中有兩隻蒙受冤屈的“知更鳥”,一個是布爾·拉德利,另一個則是黑人湯姆·魯賓遜。前者是鄰裡間偏見流言的受害者,後者則是當時美國社會種族歧視的犧牲品。這部小說在發表後引起了極大反響,甚至推動了美國民權運動的發展:小說發表4年後,美國于1964年通過了公民權法案,标志着公民權激進分子赢得了勝利。

1970-1980年代

中産階級的精神困境

——索爾·貝婁《洪堡的禮物》

随着民權運動的平息和越南戰争的結束,20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經濟再次得到迅速發展,科學技術也已突飛猛進;然而,經濟發展的副作用是通貨膨脹率變高,滞漲時期的美國人,尤其是中産階級,陷入了因收入、種族、年齡、性别差異等不同因素造成的精神焦慮,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出現扭曲。

這一時期的美國文學表現為集中的曆史隐喻與文學反諷。例如1978年獲得普利策獎的《約翰·契弗短篇小說集》,大量的寓言故事展現了中産階級主人公的精神迷茫。而1976年獲得普利策獎的《洪堡的禮物》,更是作者索爾·貝婁對美國70年代“豐裕社會”中,人們陷入精神危機境況的諷刺文學。

▲《約翰·契弗短篇小說集》VS《洪堡的禮物》

《洪堡的禮物》以主人公兼叙事人西特林對往事的追憶逐漸展開:查裡·西特林人到中年,身為作家功成名就,在走過了一段人生成敗道路之後,才開始回憶起他的亡友洪堡·弗萊謝爾。洪堡是他的前輩詩人、導師和摯友,教會了西特林認識藝術的力量,要他忠于自己的創造性精神。然而,得到洪堡提攜而發達的西特林,在洪堡貧病交加時并未伸出援手。最終同樣落得物質和精神雙重破産的他,卻借助洪堡留給他的“禮物”——一份劇本提綱,擺脫了财務危機。

《洪堡的禮物》以洪堡和西特林兩代作家的思想和命運為中心線索。洪堡具有詩人的浪漫氣質,他幻想着用藝術改造世界。西特林是洪堡的追随者,雖然才華不及恩師,但在物質社會混得風生水起。小說中的兩位主人公在現實世界都有原型:洪堡取材自貝婁最親密的朋友、小說家艾薩克·羅森菲爾德和詩人德爾莫·施瓦茨;西特林則更像貝婁自己。

索爾·貝婁

Saul Bellow

1915—2005

索爾·貝婁的作品頗多,《雨王亨德森》《赫索格》《賽姆勒先生的行星》《洪堡的禮物》等,這些作品大多袒露了中産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苦悶。在《洪堡的禮物》中,貝婁通過洪堡和西特林這兩個帶有曆史連續性的人物,提出一種富于哲學意味的見解:當代物質文明對公德心的摧殘,将導緻人失去本性、喪失信仰、社會沉淪。

1990年代

資訊社會下的自我價值探索

——邁克·坎甯安《時時刻刻》

20世紀90年代後,随着以資訊産業、股市飙升為代表的新經濟的來臨,經濟全球化的加速推進,美國經濟蓬勃發展;但同時,美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社會配置設定不公嚴重。

為了探尋飛速發展的社會中人類個體的存在價值,這一時期的美國小說以對文化記憶的闡釋見長。作家們在回溯英美文學中的經典作品時,伴有對曆史發展、文明進步、人類生存現狀的深刻剖析。1997年摘得普利策獎的《美國牧歌》是菲利普·羅斯的作品,他在書中用亞當與夏娃被趕出伊甸園的典故引出一個體面的猶太企業家美國夢破滅的遭遇;1998年獲獎的《時時刻刻》,作者邁克·坎甯安選擇了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作品《達洛維夫人》,作為連接配接三個叙事時空的文學線索。

▲《美國牧歌》VS 《時時刻刻》

《時時刻刻》通過描寫弗吉尼亞·伍爾夫、布朗太太、克拉麗莎三個女人的一天,構織了一部關于人的失落、絕望、恐懼、憧憬和愛的作品:

1920年代的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正在遭受嚴重的精神衰弱症影響,卻不忘構思她的新作《達洛維夫人》;

1950年代的美國主婦布朗太太,一邊是《達洛維夫人》的忠實讀者,一邊渴望着尋找寡淡生活的出口;

1990年代的紐約編輯克拉麗莎,被詩人好友托馬斯稱為“達洛維夫人”。她為托馬斯舉辦了一場晚會,當晚卻目睹了托馬斯跳樓自殺。

邁克爾·坎甯安将三個不同時代、不同家庭的女人放在同一時間次元裡,用平行叙述的方式制造了三個叙事空間。人物的心理意識活動在各自的空間展開,彼此又有着微妙的聯系,展示了人對自我存在價值的永恒追尋。

▲電影《時時刻刻》劇照

這部小說從文學和商業角度均獲追捧,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并被改編成同名電影。妮可·基德曼憑借該部影片摘得第七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至于這部小說為何獲得美國社會的普遍歡迎,《出版人周刊》的評論或許提供了一種解釋:

“它讓讀者相信,深刻共享偉大作品中的思想是可能的。文學能向人們展示如何生活,以及應該向生活要求些什麼。”

2000年以後

移民潮下的身份建構

——傑弗裡·尤金尼德斯《中性》

随着殖民統治、移民潮、全球化帶來的影響,美國社會的族裔散居現象日漸凸顯,關于流散者身份的話題迅速演變為涉及人文社會科學多個領域的核心問題。身份建構也成為當代文學,尤其是少數族裔和流散文學的重要主題。

傑弗裡·尤金尼德斯的《中性》就是在這樣的文學思潮下誕生的。小說的主人公斯蒂芬尼德斯是希臘後裔,他在1960年1月出生時是個女嬰,然而在14歲時,他在一個急診室裡發現,自己原來還有男孩的身份,是雙性人。

▲傑弗裡·尤金尼德斯《中性》

斯蒂芬尼德斯在心裡希望自己成為男性,但醫生卻建議按她的成長背景将她變性成女性。于是,14歲的他逃跑了。“她”變成了“他”——卡爾,并剪了短發,搭車來到舊金山尋找新的出路……

《中性》并不全然講述了一個雙性人的自我探索。作者傑弗裡·尤金尼德斯将主人公的命運與整個家族的曆史聯系在一起,以希土戰争下祖父母的故事為緣起,展現了流散視野中,流散者在建構身份方面所做的努力。對祖孫三代人的命運刻畫使這部小說具有了史詩般的氣質。2003年,《中性》為尤金尼德斯赢得了普利策獎。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閱 讀 推 薦

《夢幻之地:從夢想到狂想,美國精神五百年》

作者:庫爾特·安德森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譯者:崔元帥/張博

1517年,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傳開,新教誕生,宗教權力下放給了每一個普通人。這就是遠在美國建國之前,美國精神的雛形:人人有權信自己所信的,不管專家怎麼說。個人主義加上虔信的熱情,娛樂産業滲入所有事物,一切在幾個世紀的過程中慢慢滾燒。

庫爾特·安德森是美國知名媒體人、小說家,他在書中以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為開端,通過叙述五個世紀以來美國精神的發展,試圖分析為何在“幻想比現實更顯真實”的後真相時代,假新聞如此被美國人所接受。

《殺死一隻知更鳥》

作者:哈珀·李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譯者:李育超

故事發生在美國南方一個種族偏見極深的偏僻小鎮。律師阿蒂卡斯·芬奇跟自己的兩個幼年喪母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他告訴孩子們,不要去打知更鳥,因為它并不危害人類。芬奇受命替被控毒打并奸污白人的黑人湯姆·羅賓遜辯護。他經過深入調查,在法庭上證明羅賓遜自幼左手殘廢,要求法庭判他無罪,但遭到了種族偏見極深的法庭和陪審團的反對。羅賓遜仍被判罪。芬奇安慰他不要失去信心,但羅賓遜在押解途中因逃跑被警察擊斃。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公認的美國文學經典,而它在教育領域的意義卻使其突破了國界,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成長小說之一。

《To Kill A Mockingbird》

殺死一隻知更鳥

作者:Harper Lee

出版社:Arrow Books

這部作品講述了美國南方腹地的種族偏見造成的悲劇,以及律師阿蒂卡斯·芬奇在盲目和暴力仇恨面前仍然堅守英雄主義的可貴品質。《殺死一隻知更鳥》在西方世界的影響力巨大,不僅獲得了普利策獎,而且是美國中國小的必讀書目。在最近一次民意投票中,它甚至壓倒《聖經》,成為“最具啟示意義的書”。

《中性》

作者:傑弗裡·尤金尼德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譯者:主萬/葉尊

這是一本如同史詩一般氣勢恢弘的巨著,故事以一個希臘家庭三代人為背景,他們從小亞細亞一處能俯瞰奧林比斯山的小村落逃難到漫天煙塵的底特律,見證了這個汽車城的光輝歲月。在經曆了1967年的種族暴動後,主人公一家最後來到了密歇根州一處名為格羅斯角的郊區。家族裡第三代是少女初長成的卡利俄帕,她發現自己生理上的發育比其他女孩慢很多。一次意外事件解開了卡利俄帕的身體之謎,“卡利俄帕”變成了“卡爾”,此時,祖父母身上更為久遠的家族秘密也緩緩揭開……

- fin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