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奉勸光棍們,婚姻的本質不是愛情,而是财産

奉勸光棍們,婚姻的本質不是愛情,而是财産

北京章哥,房地産從業20年,通曉業内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隻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一、

我是咨詢房子的,但偶爾有來咨詢感情的。小夥子居多,大多數都是吐槽,什麼丈母娘讓買房,女朋友讓買房,而自己實在買不起什麼的。然後感歎一句,現在的女人太物質,沒有過去的女人更注重愛情了。

女孩兒也有過幾個,都是吐槽自己的老媽讓買房,而男朋友确實買不起,自己添錢也不夠。最好感歎兩句,自己和男友本來是因為愛情結合,結果被父母和社會給逼到物質的道路上了。

每次我都不知道說什麼好,是以隻談房子,不管感情。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兒,買不了大的買小的,買不了市區就買郊區,實在不行再說外地的,但那我就不懂了。

二、

但是,在肚子裡總憋着一堆話,有時候真想勸勸這些年輕人,相信愛情沒問題,但人類的婚姻,從來确實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或者說,愛情和婚姻其實是兩碼事兒,一個是精神層面,另一個是物質層面,别混為一談。

如果是真的相信愛情,那結不結婚都無所謂,情比金堅就足夠了,何必被世俗的程式所幹擾呢?當然金子也并不堅硬,軟着呢,就因為容易加工和分割才具備了貨币功能。所謂的“堅”,其實指的是保值,能持久的維系住這份感情。這也說明,中國老祖宗不自覺的,在潛意識裡就拿愛情和物質财富進行比較。

甚至中國古代就沒有愛情和戀愛這些詞,是梁啟超等人在翻譯Love時的突發奇想,實在在中文中找不到對應的意思而拼湊出來的發明。而實際上英文裡這也不是專治男女之愛,學過英語的都明白。

Love本來是法語,否則當時的日耳曼蠻族都沒有那麼細膩的感情,殺戮才是文化傳統。那會兒所謂的愛情,本來就是貴族和騎士階層的一種遊戲,互相找情人亂着呢,但和婚姻無關。結婚是權力财産的組合交換,之是以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感人,就是因為相愛的人不能結婚,而門當戶對的才可以。

當然,法蘭西民族也有拉丁血統,但羅馬雖然有愛情的說法,那也和婚姻無關啊。在古希臘和古羅馬,如果說哪個男人是因為愛情才結婚的,那肯定是要被嘲笑的。因為結婚是财産和權力的結合,跟愛情無關。

是以古希臘的婚姻從法律上就規定得是交易形式,隻有交易才需要契約的儀式感,以便于讓其他人見證并監督,同時宣布私有财産不可侵犯。是以結婚必須舉行典禮,男方要承諾給多少彩禮,女方要承諾多少嫁妝,這才是婚姻。

而愛情則是男人找女人偷情,法律管不着,但不得讓私生子侵犯他人的财産,那是死罪。是以,真正的婚姻就是單純财産交易關系,愛情則不受限制。

羅馬繼承了希臘文化,羅馬則又影響了法蘭克。英國的平民底層是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而貴族是維京的諾曼底人,也來自法蘭克,是以同時延續了法國的流氓範兒和貴族範兒,也是婚姻和愛情分開的。或者說歐洲貴族是一家,早就亂的分不清楚了,但在婚姻愛情觀上都一個揍性。

其實中國也一樣,婚姻按老話說就是“過日子”,沒有愛情的事兒。老北京話管嫁閨女叫“給”,但不能白給,得需要拿彩禮換嫁妝,都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門當戶對才是婚姻。

結婚也叫“秦晉之好”,那就是兩個國家的貴族通過婚姻來結盟,跟歐洲一樣,誰管你什麼愛情。想找愛情那就去偷,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古代的青樓才是談情說愛的地方,家庭婚姻則隻講尊卑禮儀與财産延續。

三、

再往前追溯,遠古人類都是群居,哪有什麼愛情?是否存在過母系社會沒有定論,但氏族部落是必定會産生的。這就是大家族,生了孩子集體撫養,是家族的延續,公有制。而婚姻則是私有制的産物,有了剩餘食物财産才能供養女人給自己生孩子,也就能延續自己的基因與财産。

人類之是以能繁衍壯大,就是因為女人脫離了繁重勞動,隻以專業的生兒育女為主。明确分工才能促進效率,也就能一年多一個的不斷生孩子。其他的動物種群做不到這一點,是以大型動物都是幾年才能生一胎,要不然生了也養不活,白耗費資源。

總有人說一夫一妻的婚姻制是人類文明的産物,扯淡,其他動物界一夫一妻的多了,它們有什麼文明啊?文明是人類繁衍的副産品,作為動物的本能隻有生存和繁衍。之是以出現婚姻,選擇一夫一妻,就是因為能有利于繁衍,能讓财産和基因更好的延續。

之是以一夫一妻,就是因為大多數男人的生産力隻能供養一個女人,再多了養不起。是以人類的性别分布才大緻是一邊一半,女人太多了也沒用,容易餓死。而哪個男人如果有了更多的财産,那天然就會多養女人,讓自己的基因更多延續。而女人也樂意,因為他們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延續更強的基因,而供養能力就代表了基因的優秀。

女人之是以物質,那是因為人類的特性。所有的嬰兒都是早産的,在五六歲之前根本沒有生存能力,必須由母親撫養,耗費大量的精力。而在此期間如果沒有足夠的食物,那連大帶小的都活不下來。

是以在沒進入農業文明之前的遠古社會,女人必須追求物質,必須找到長期飯票,誰能提供物質才能給他生猴子。這就是大自然的優勝劣汰,不能給女人提供基礎保障的猴子,必須斷子絕孫,不配繁衍劣等基因。正是因為這種物競天擇的制度,才有了後來的人類社會。

四、

人類在進入農耕文明之後,統治型社會才真正誕生,也就是文明。農耕帶來了可存儲的更多糧食剩餘,财産也就增加了。是以窮人也能娶得起老婆,這才促進了人口快速增加。但是,在生産效率低下的古代社會,20%的男人依然娶不起老婆,斷子絕孫也就是正常現象。因為他們的生育份額,被資産更多的階層搶走了。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中國老祖宗從來沒說過愛情能當飯吃,而沒飯吃就不能讓基因延續,是以女人必須要由父母做主,替沒有社會經驗的小姑娘找到長期飯票兒。

傳統即是文化,而任何一種文化的底層都是生存。為了生存,為了更好的延續基因,女人不得不選擇物質。至少是在能確定物質的基礎上,才能再談愛情。愛情是人類繁衍的副産品,是遊戲,短期内促進結合與生育的遊戲。無所謂天長地久,隻是曾經擁有而已。

而婚姻不同,那是契約,是男方承諾足夠的扶養,女方承諾專一的傳遞血緣的契約。之是以要有儀式感,也是向外界宣布,我們的結合不許受到侵犯,私有财産才是最神聖的。

五、

奉勸沉醉于愛情的男女們,有空兒看看《婚姻法》吧。通篇根本就沒談到愛情,而所有的條款涉及的隻有兩個字“财産”。是以婚姻法就是一部财産配置設定法,隻是為了更有規則,更有效率配置設定财産的法案,跟愛情無關。

無論法院還是社會,根本不關心你們的愛情,隻關心别因為感情而讓财富受損,更是盡量别造成更大的糾紛,那才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呢。

人類就是被本能驅使的動物,孔子講“食色性也”,吃飯與繁衍才是本能,其他的一切都是副産品,不重要的。愛情則更是副産品,主,根本就不在乎亞當夏娃是否有愛情。

奉勸年輕人,如果真的相信愛情就甭結婚了,因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婚姻是契約關系,而愛情不需要契約的枷鎖。婚姻是一種承諾,是共同生活養育子女的聯盟,隻和财産有關。這無所謂對錯,動物在自然中隻是為了生存而已。

僅供參考。

随便買房都能發财的年代過去了,隻有選對房、避開坑,才能享受到資産升值紅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