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财報解析|吉利vs長城:吉利多賣4.7萬輛車 長城多賺23.7億元

營收同比大增32.04%達1364.05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25.41%至67.25億元,繼吉利釋出财報後,“自主三強”之一長城公布2021年業績。2021年,吉利蟬聯自主銷冠,而銷量比吉利少了4.7萬輛的長城,比吉利多賺了23.7億元。

同為銷量破百萬的自主品牌,吉利與長城都有4-5個子品牌,營收均超千萬,逐漸發力EV、PHEV車型,推進品牌高端化。但近兩年,長城營收、單車均價逐漸超越吉利,自主陣營厮殺更加激烈。

自主銷冠之争:吉利蟬聯銷冠 長城目标更高

2021年之前,銷量方面吉利一路領先。但疫情之後,吉利銷量有所下滑後增長乏力。長城近五年僅有2018年銷量微降1.6%,2018年後銷量一路上漲,逐漸接近吉利的銷量。

在中長期目标方面,長城似乎也比吉利更為激進。長城的股權激勵方案顯示,2022年目标銷量190萬輛,而吉利在去年2025戰略釋出會上将2022年目标鎖定在165萬輛。2025目标上,長城計劃2025年銷量為400萬輛,吉利則為365萬輛。

從2022銷量目标來看,長城需同比增長48.32%,吉利則需同比增長24.25%,均為近5年從未實作過的增速。但二者在2022年,都将推出多款産品。

長城财報中顯示,2022年重點車型包括哈弗酷狗、魏牌圓夢、歐拉芭蕾貓、閃電貓、朋克貓、坦克700、沙龍機甲龍等,覆寫各個子品牌。吉利也在财報釋出會上表示,将推出5款雷神動力超級電混、3款雷神動力油電混動及1款醇電混動車型。具體到各個品牌,均會有新車推出。

新車型都将成為二者的增量。在二者目前的銷量結構中,長城依然以哈弗為主要銷量支撐,歐拉、坦克有一定的增長空間。2021年,哈弗銷售76.6萬輛,同比增長3.73%,占總銷量的59.8%。但自去年8月以來,哈弗銷量同比持續下滑。相比之下,歐拉、品牌銷售表現強勁,歐拉銷售13.48萬輛,坦克銷售8.48萬輛。女性、硬派越野細分市場,還有更大的想象空間。而正在轉型中的魏牌,能否以全新的品牌形象打開市場,還要在今年拭目以待。

吉利同樣面臨品牌轉型更新。與長城不同的是,吉利品牌下各款車銷量相對均衡。2021年,帝豪、博瑞、博越銷量均超20萬。但均處于下滑趨勢。當下,吉利正以“中國星”系列為突破口探索品牌向上。極氪和領克被寄予厚望,2025目标中,極氪、領克分别計劃年銷65萬輛、60萬輛。安聰慧表示,依然堅定今年極氪7萬輛的銷量目标,領克也将有新車型推出。

無論目标能否實作,從目前的目标戰略來看,長城要超越吉利成為自主一哥的決心已經十分明确。但長城128.1萬輛的銷量中,還有23.7萬輛皮卡的加持。僅從自主品牌的乘用車銷量來看,2021年,吉利還保持着28.4萬輛的優勢。

财務表現:吉利多賣4.7萬輛車 長城多賺23.72億元

從财務表現來看,2021年長城似乎更勝一籌。營收同比增長32.04%達1354.05億,領先吉利約347.94億。從營收結構看,吉利更加多元,除了傳統的整車銷售營收,還包括325.12億元研發及相關技術支援服務營收、12.75億知識産權許可營收。而長城在财報中表明,收入主要來源于銷售整車、銷售零配件、模具加工及制造、提供勞務及其他,主要集中在汽車業務中。

除了營收更多,長城淨賺也更多。長城2021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5.41%達67.25億元,領先吉利23.72億元,疫情後連續第二年淨利上漲。而吉利的淨利在2018年後連續第三年下跌。毛利率方面,吉利微增1個百分點左右達17.14%,長城則再次下滑1個點左右,長城解釋稱主要是由于将國際運費計入其中。

賣更少的車卻能賺更多錢的長城主要得益于單車均價的提升,2021年長城汽車單車均價提升近14%達10.6萬元,高于單車均價提升了近20%的吉利的8.78萬。

縱觀全球車企,2021年大衆全銷售860萬輛,淨利潤154億歐元,同比增長75%,部分原因是“有利的定價”和成本降低。寶馬銷售252萬輛,淨利潤124.63億歐元。可見,想獲得更好的财務表現,一方面要賣更多的車,做大蛋糕。另一方面就是提升單車均價,以提升利潤空間。

在品牌向上方面,吉利和長城确實投入頗多。2021年長城研發費用大幅增長46.36%達44.9億元,占營收的3.29%。吉利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6.1%達55.18億,占營收的5.43%。近年來,自主品牌越來越注重技術品牌的塑造與傳播。自主的電子電氣架構、動力系統已經成為一線車企的标配。長城的“檸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品牌,為旗下車型提供有力的技術背書。吉利的“浩瀚架構、雷神動力”等技術,不僅賦能自家産品,還成為新的營收支點。

二者銷售費用漲幅相對一緻,保持在25%以上。吉利銷售費用同比增長25.12%達63.23億,長城銷售費用同比增長26.53%達51.92億。2021年,吉利和長城均有新品牌推出,營銷體系的建設是一筆不小的支出。4月,吉利推出高端純電品牌極氪,長城宣布坦克品牌獨立營運,沙龍也在廣州車展亮相。

在高端品牌布局方面,吉利已有的高端品牌領克全系推出PHEV産品,長城則将WEY牌轉型成下一代智能車,從目前推出的車型來看,以混動為主。在高端純電方面,吉利的極氪已初見成效,長城的沙龍則預計在今年推出第一款産品。從針對大衆市場的純電、燃油到針對高端市場的燃油、混動、純電,吉利和長城都形成了完整的品牌矩陣。

從過往的成績看,領克成績更好。截止目前,領克累計銷量超60萬,而WEY牌不足50萬。極氪的單車均價超33萬,傳遞以來訂單火爆。而沙龍還沒迎來市場考驗。歐拉雖然銷量不錯,但處于“賣一輛虧一萬”的尴尬境地。坦克是長城目前打得不錯的一張牌,憑借強大的細分市場洞察能力,坦克500一直保持着一車難求的熱度。

但無論是極氪、領克還是WEY牌,目前在吉利、長城總體銷量中的貢獻還比較有限,如何進一步打開市場占領使用者心智,是他們2025目标能否順利達成的關鍵。

作為自主品牌的佼佼者,吉利與長城此前都獲得了較好的業績。但近年來,淨利下跌、主力車型銷量下滑,加之汽車行業的新四化浪潮,内外部壓力下,吉利與長城都在創新求變。高頻率推出新車、打造技術平台、做使用者型企業,二者有很多相似點。

吉利布局似乎更加廣泛。從動力類型來看,純電、換電、醇電、混動、燃油均有布局。從業務範圍來看,其母公司吉利控股投資了商用車、跑車、沃爾沃、奔馳等豪華車、移動出行等領域,堪稱全賽道發力。

相比之下,長城的模式更像“賽馬”。 “一車一品牌一公司”的組織形态下,各品牌利用中背景支撐迅速推出産品投放市場,不斷用新産品試錯,試圖通過“賽馬”機制複制哈弗H6的神話。

新四化浪潮的變革之風剛剛席卷,長城吉利模式是否有效也還沒有明确的結論。雷神動力新車型能否幫助吉利提升産品均價,扭轉淨利下滑局面,長城“WEY牌”能否順利轉型、再現哈弗H6銷量神話,都要再看今年的表現。

自主一哥花落誰家,乾坤未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