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明節祭祀的風俗是怎麼來的?

作者:老家許昌

【“老賈噴空兒”第206噴】

文‖賈鳳翔 圖‖網絡

清明節祭鬼神的風俗,是我們賈氏第二源頭始祖賈季(狐射姑)的表弟、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耳首先發起的。本文所述主要事件見于《左傳》《國語》《史記》。

申生美德

公元前677年,晉國第19任國君獻公(名詭諸)即位。

獻公當世子時,就有了三個半老婆。

晉國滅了賈國,賈國國君的女兒賈君(賈家老姑奶奶)當了詭諸的老婆。賈君沒有生育。

之後,詭諸聽說北翟——也寫作狄——國主的兩個侄女是草原上的兩朵花,就親自統軍,把兩個姑娘一鍋燴了。兩個美女是親姐妹,可以稱為大狐女、小狐女。似乎是洋妞,其實是混血外籍華人。因為北翟國主也是唐叔虞的後代。狐家姐妹的老爹叫狐突,女兒被搶過來了,狐突帶着兒子、孫子也移民回祖國了,算是海歸。狐突的兩個兒子叫狐毛、狐偃。孫子是狐偃的兒子,就是狐射姑。後來,大狐女生了個兒子名叫重耳,小狐女生了個兒子名叫夷吾。(想看看老賈上回噴哩啥空兒?歡迎點選以下連結欣賞:許昌此村曾有座古廟,守門石獅為啥爛屁股?)

清明節祭祀的風俗是怎麼來的?

接着,詭諸又有了第三個兒子。誰生的?不是詭諸的老婆,而是詭諸的花媽。詭諸的爹武公娶了齊桓公的侄女做小老婆,稱齊姜。詭諸暗地裡勾搭齊姜,齊姜懷孕了,詭諸就把她偷運出宮,藏在申氏家中,生個兒子,取名申生。齊姜雖是詭諸兒子的媽,但名義上是他自己的媽,是以隻能算半個老婆。

武公鞠躬盡瘁之後,詭諸登基,就是獻公。獻公将齊姜立為夫人,申生就是世子。後來,齊姜又為獻公生了一個女兒。沒多久,齊姜死了,一雙兒女就交給賈君撫養。這個女孩兒後來嫁給了秦穆公,稱穆姬。

私生子大多優秀,申生長得帥,品德也高尚。申生17歲,該找老婆了。獻公聽說骊戎國主的兩個女兒天仙一般,就讓申生搶了回來,姐姐稱骊姬,妹妹稱少姬。獻公一看,說:“孩子,這兩個轉讓給爹吧。”就這樣,老婆變媽。

骊姬不甘心,勾搭申生,可是申生是個大孝子,不為所動。後來,骊姬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奚齊。順便說一下,少姬後來也生了個兒子,叫卓子。

獻公很高興,骊姬很絕望。“申生,我要殺了你。”愛之愈深,恨之愈切。骊姬暗中發誓,得不到的,就毀滅他。骊姬設下毒計,殺了申生。然後,骊姬要把重耳和夷吾一并鏟除,重耳和夷吾聽到消息,逃之夭夭。

為什麼要寫申生美德呢?因為申生的美德造成了他自己的死亡和重耳的逃亡,而重耳的逃亡則是清明節習俗出現的前提。

清明節祭祀的風俗是怎麼來的?

夷吾劣迹

獻公二十六年(前651),獻公停止呼吸,其墓位于今绛縣南樊槐泉村東嶺。

國内政變,大夫裡克先後殺掉了奚齊和卓子,想請重耳回來當國君。重耳認為此時回去時機不到,裡克隻好去請夷吾,就是晉惠公。晉惠公是個毫無道德底線的家夥,他借助秦穆公的力量做了國君,卻翻臉不認人。秦穆公氣壞了,攻打晉國,抓住晉惠公,要殺死他。

就在這時,穆姬派人來了。穆姬很生夷吾的氣。為什麼?夷吾回國時,穆姬要他關照賈君,因為自己是賈君帶大的,對這位養母充滿感情。夷吾回國後,想起了穆姬的話,帶着一群随從去看望賈君。

賈君沒生育過,年齡雖大,顔色未減。夷吾說:“媽,秦穆夫人叫我關照你,我現在就關照你,你别拒絕。”《左傳》載:“晉侯烝于賈君。”“烝”指與母輩發生性關系。穆姬雖生夷吾的氣,但夷吾畢竟是自己的娘家哥啊。穆姬就像住在陝西的山西球迷一樣,當陝西隊與山西隊交手的時候,她的心情是複雜的。穆姬叫人在宮裡堆了一堆柴禾,然後讓人去告訴秦穆公:“你要是殺俺哥,我就自焚。不僅我自焚,還要帶着我的孩子自焚。”穆姬一共4個孩子,其中有太子罂。秦穆公愛老婆,而且怕老婆,怕老婆是因為愛老婆,于是秦穆公放晉惠公回國,讓晉惠公的兒子公子圉到秦國當人質,還把穆姬的女兒嫁給了公子圉,稱懷嬴。

晉惠公回國後,就派人去殺重耳,于是重耳從北翟逃跑。

為什麼要寫夷吾劣迹呢?因為夷吾的不講道德,才讓他奪得君位,追殺重耳,造成了重耳的二次逃亡。

清明節祭祀的風俗是怎麼來的?

介推割股

重耳有一幫鐵哥兒們,他帶着這幫人經過衛國(今鶴壁、濮陽一帶),滿以為在這裡能吃上幾頓飽飯,沒想到衛文公人窮志短,拒絕接待。重耳他們的希望猶如肥皂泡,破滅了,隻好繼續趕路。

大家餓得發昏,走不動了。天無絕人之路,前面呈現一片小樹林。冬天啊,大地慘黃一片,可是這裡竟有一片綠色,還有一個小水塘。

“大家去采些野菜來,壺叔,你點火燒點熱水。”狐偃給大家配置設定任務。

重耳沒有任務,負責看車。小樹林不大,一眼就能望穿;小池塘不寬,一眼可以見底。重耳來到塘邊,看着水面發呆。

介子推(也稱介之推)走過來,他在這幫人中大約排位第十。他問:“公子,看什麼呢?”

“看看有沒有魚啊,唉,現在都不知道肉是什麼味道了。”重耳歎了口氣,又回頭看看那兩匹馬,不能再殺馬了,還不知道前面的路有多遠呢。介子推沒有說話,走開了。

重耳繼續觀察着,偶爾用刀在地上挖一挖,看有沒有蚯蚓之類的蟲子。地很硬,挖了兩下,他失望地停下了。

清明節祭祀的風俗是怎麼來的?

不多久,介子推過來了,手中捧着一個罐子,裡面熱氣騰騰。重耳接過罐子,大吃一驚,裡面不僅有熱水,還有一塊肉。

“推,哪裡來的肉?”

“公子先吃,看味道怎麼樣。”

重耳看見肉就紅了眼,也不再問了,一口把肉送進嘴裡,盡管沒油沒鹽沒十三香,那肉吃起來香啊,比五星級酒店的菜香多了。

“真香啊,推,還有沒有?給大夥煮湯吃啊。”

“沒有了。”

“沒有了?這塊兒哪裡來的?”

“我看公子想吃肉,就從我大腿上割了一塊。”

重耳大吃一驚,去看介子推的大腿,果然血紅一片。一行人繼續向東走,重耳把自己車上的座位讓給了介子推。

清明節祭祀的風俗是怎麼來的?

重耳立俗

晉惠公十四年(前637)十月,重耳一行來到秦國。此時,晉惠公已經死了,公子圉偷跑回國當了國君,就是晉懷公。這小子繼承了他爹的品德,同樣不是好鳥。秦穆公想支援重耳回晉國當國君,要把懷嬴改嫁給重耳。重耳起初不肯接受,懷嬴是自己的外甥女、侄媳婦啊。但為了政治需要,最終還是同意了,後來懷嬴改稱文嬴,秦晉之間這幾次婚姻就是“秦晉之好”這個成語的由來。

秦穆公二十四年(前636)正月,秦穆公下令:讨伐晉國,扶立重耳。重耳流亡19年,當上了國君,就是晉文公。

晉文公殺了晉懷公,然後論功行賞。(後來,晉文公兒子晉襄公對狐射姑再行加封,以賈地封之。狐射姑以賈為氏,稱為賈季。)兩輪論功行賞之後,晉文公擔心漏掉的有人,于是貼出告示,希望有功勞的人自己來陳述。

真的漏了人嗎?真的。誰?介子推。他的性格比較孤傲,不愛說話,自尊心強。回到晉國之後,别的人都緊跟晉文公,竭力表現自己,可介子推回到家中,陪伴自己七十多歲的老娘去了。

清明節祭祀的風俗是怎麼來的?

兩次慶功宴,晉文公都把介子推給漏了。第一次,大家以為晉文公把介子推放在了第二次。第二次參加的人以為介子推排在了前面,再說他們也沒資格替介子推說話。介子推沒有特要好的朋友,是以也沒有人幫他去提醒晉文公。介子推一直在等,左等右等沒消息,他也不肯自己去找。

介子推的鄰居解張看到告示,替介子推鳴不平,去找晉文公。晉文公趕緊派人去請介子推,要單獨頒獎,還要提一級。

“想起來了?回去告訴主公,介子推能活着回來就謝天謝地了,對封賞沒興趣。”介子推覺得似乎自己的功勞是讨來的,不好意思要封賞。來使請不動介子推,隻得回去報告。

晉文公決定親自去當面道歉。

晉文公去到介子推家,介子推已經帶着老娘離家出走了。晉文公帶領人馬去追介子推,一直追到綿山,在山下喊話,請介子推下山。可是,介子推說什麼也不肯。有人出了個主意:燒山,一燒,他們就得出來。晉文公沒别的辦法,試試吧,放火燒了三天三夜。不知道是介子推不肯下來,還是大火太大下不來,總之是沒下來。晉文公爬上山,見介子推母子抱着大樹被燒死了。晉文公放聲大哭,後悔不該聽馊主意。

清明節祭祀的風俗是怎麼來的?

晉文公把介子推母子葬在綿山之下,改綿山為介山,表示這裡是介子推喪生之地(今為山西省介休縣)。之後,晉文公每年這天到此祭祀介子推,而這天恰是清明前一天。

清明本是二十四節中的一個。晉文公為懷念介子推,指令每年與火燒綿山日期相同的三天全國禁火,這幾天後來就成了“寒食節”。後來,寒食節與清明節兩節合一。清明節踏青及進行各種戶外活動,是因為在家裡也不能做飯,索性出門遊玩野餐。古時清明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祭掃墳墓。到唐代,玄宗下诏定寒食掃墓為“五禮”之一。

晉文公指令把介子推母子抱着的那棵樹砍下來,制成一雙木屐,穿在腳上慨歎:“足下,悲乎。”是以“足下”成了尊稱。

介子推的悲劇是性格悲劇,但他值得人敬仰。我祖先的表弟晉文公知錯就改,充滿人性和義氣,是以能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清明節祭祀的風俗是怎麼來的?

【作者簡介】賈鳳翔,曾獲河南省高等院校畢業統考漢語言文學專業全省第一名,進修畢業于華中師範大學,現為許昌市老幹部大學文學教師。在小說、散文、戲劇、影視、曲藝、詩歌、文藝評論、曆史研究、書法、音樂、攝影、演講、表演諸領域均曾在國家級、省級發表作品或獲獎。出書三十餘本。系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名列《中國當代文藝家辭典》。部落格被新浪總部評為全球十大新銳之一。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本今日頭條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本今日頭條号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檔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号立即删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号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