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明节祭祀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作者:老家许昌

【“老贾喷空儿”第206喷】

文‖贾凤翔 图‖网络

清明节祭鬼神的风俗,是我们贾氏第二源头始祖贾季(狐射姑)的表弟、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首先发起的。本文所述主要事件见于《左传》《国语》《史记》。

申生美德

公元前677年,晋国第19任国君献公(名诡诸)即位。

献公当世子时,就有了三个半老婆。

晋国灭了贾国,贾国国君的女儿贾君(贾家老姑奶奶)当了诡诸的老婆。贾君没有生育。

之后,诡诸听说北翟——也写作狄——国主的两个侄女是草原上的两朵花,就亲自统军,把两个姑娘一锅烩了。两个美女是亲姐妹,可以称为大狐女、小狐女。似乎是洋妞,其实是混血外籍华人。因为北翟国主也是唐叔虞的后代。狐家姐妹的老爹叫狐突,女儿被抢过来了,狐突带着儿子、孙子也移民回祖国了,算是海归。狐突的两个儿子叫狐毛、狐偃。孙子是狐偃的儿子,就是狐射姑。后来,大狐女生了个儿子名叫重耳,小狐女生了个儿子名叫夷吾。(想看看老贾上回喷哩啥空儿?欢迎点击以下链接欣赏:许昌此村曾有座古庙,守门石狮为啥烂屁股?)

清明节祭祀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接着,诡诸又有了第三个儿子。谁生的?不是诡诸的老婆,而是诡诸的花妈。诡诸的爹武公娶了齐桓公的侄女做小老婆,称齐姜。诡诸暗地里勾搭齐姜,齐姜怀孕了,诡诸就把她偷运出宫,藏在申氏家中,生个儿子,取名申生。齐姜虽是诡诸儿子的妈,但名义上是他自己的妈,所以只能算半个老婆。

武公鞠躬尽瘁之后,诡诸登基,就是献公。献公将齐姜立为夫人,申生就是世子。后来,齐姜又为献公生了一个女儿。没多久,齐姜死了,一双儿女就交给贾君抚养。这个女孩儿后来嫁给了秦穆公,称穆姬。

私生子大多优秀,申生长得帅,品德也高尚。申生17岁,该找老婆了。献公听说骊戎国主的两个女儿天仙一般,就让申生抢了回来,姐姐称骊姬,妹妹称少姬。献公一看,说:“孩子,这两个转让给爹吧。”就这样,老婆变妈。

骊姬不甘心,勾搭申生,可是申生是个大孝子,不为所动。后来,骊姬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奚齐。顺便说一下,少姬后来也生了个儿子,叫卓子。

献公很高兴,骊姬很绝望。“申生,我要杀了你。”爱之愈深,恨之愈切。骊姬暗中发誓,得不到的,就毁灭他。骊姬设下毒计,杀了申生。然后,骊姬要把重耳和夷吾一并铲除,重耳和夷吾听到消息,逃之夭夭。

为什么要写申生美德呢?因为申生的美德造成了他自己的死亡和重耳的逃亡,而重耳的逃亡则是清明节习俗出现的前提。

清明节祭祀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夷吾劣迹

献公二十六年(前651),献公停止呼吸,其墓位于今绛县南樊槐泉村东岭。

国内政变,大夫里克先后杀掉了奚齐和卓子,想请重耳回来当国君。重耳认为此时回去时机不到,里克只好去请夷吾,就是晋惠公。晋惠公是个毫无道德底线的家伙,他借助秦穆公的力量做了国君,却翻脸不认人。秦穆公气坏了,攻打晋国,抓住晋惠公,要杀死他。

就在这时,穆姬派人来了。穆姬很生夷吾的气。为什么?夷吾回国时,穆姬要他关照贾君,因为自己是贾君带大的,对这位养母充满感情。夷吾回国后,想起了穆姬的话,带着一群随从去看望贾君。

贾君没生育过,年龄虽大,颜色未减。夷吾说:“妈,秦穆夫人叫我关照你,我现在就关照你,你别拒绝。”《左传》载:“晋侯烝于贾君。”“烝”指与母辈发生性关系。穆姬虽生夷吾的气,但夷吾毕竟是自己的娘家哥啊。穆姬就像住在陕西的山西球迷一样,当陕西队与山西队交手的时候,她的心情是复杂的。穆姬叫人在宫里堆了一堆柴禾,然后让人去告诉秦穆公:“你要是杀俺哥,我就自焚。不仅我自焚,还要带着我的孩子自焚。”穆姬一共4个孩子,其中有太子罂。秦穆公爱老婆,而且怕老婆,怕老婆是因为爱老婆,于是秦穆公放晋惠公回国,让晋惠公的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当人质,还把穆姬的女儿嫁给了公子圉,称怀嬴。

晋惠公回国后,就派人去杀重耳,于是重耳从北翟逃跑。

为什么要写夷吾劣迹呢?因为夷吾的不讲道德,才让他夺得君位,追杀重耳,造成了重耳的二次逃亡。

清明节祭祀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介推割股

重耳有一帮铁哥儿们,他带着这帮人经过卫国(今鹤壁、濮阳一带),满以为在这里能吃上几顿饱饭,没想到卫文公人穷志短,拒绝接待。重耳他们的希望犹如肥皂泡,破灭了,只好继续赶路。

大家饿得发昏,走不动了。天无绝人之路,前面呈现一片小树林。冬天啊,大地惨黄一片,可是这里竟有一片绿色,还有一个小水塘。

“大家去采些野菜来,壶叔,你点火烧点热水。”狐偃给大家分配任务。

重耳没有任务,负责看车。小树林不大,一眼就能望穿;小池塘不宽,一眼可以见底。重耳来到塘边,看着水面发呆。

介子推(也称介之推)走过来,他在这帮人中大约排位第十。他问:“公子,看什么呢?”

“看看有没有鱼啊,唉,现在都不知道肉是什么味道了。”重耳叹了口气,又回头看看那两匹马,不能再杀马了,还不知道前面的路有多远呢。介子推没有说话,走开了。

重耳继续观察着,偶尔用刀在地上挖一挖,看有没有蚯蚓之类的虫子。地很硬,挖了两下,他失望地停下了。

清明节祭祀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不多久,介子推过来了,手中捧着一个罐子,里面热气腾腾。重耳接过罐子,大吃一惊,里面不仅有热水,还有一块肉。

“推,哪里来的肉?”

“公子先吃,看味道怎么样。”

重耳看见肉就红了眼,也不再问了,一口把肉送进嘴里,尽管没油没盐没十三香,那肉吃起来香啊,比五星级酒店的菜香多了。

“真香啊,推,还有没有?给大伙煮汤吃啊。”

“没有了。”

“没有了?这块儿哪里来的?”

“我看公子想吃肉,就从我大腿上割了一块。”

重耳大吃一惊,去看介子推的大腿,果然血红一片。一行人继续向东走,重耳把自己车上的座位让给了介子推。

清明节祭祀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重耳立俗

晋惠公十四年(前637)十月,重耳一行来到秦国。此时,晋惠公已经死了,公子圉偷跑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怀公。这小子继承了他爹的品德,同样不是好鸟。秦穆公想支持重耳回晋国当国君,要把怀嬴改嫁给重耳。重耳起初不肯接受,怀嬴是自己的外甥女、侄媳妇啊。但为了政治需要,最终还是同意了,后来怀嬴改称文嬴,秦晋之间这几次婚姻就是“秦晋之好”这个成语的由来。

秦穆公二十四年(前636)正月,秦穆公下令:讨伐晋国,扶立重耳。重耳流亡19年,当上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杀了晋怀公,然后论功行赏。(后来,晋文公儿子晋襄公对狐射姑再行加封,以贾地封之。狐射姑以贾为氏,称为贾季。)两轮论功行赏之后,晋文公担心漏掉的有人,于是贴出告示,希望有功劳的人自己来陈述。

真的漏了人吗?真的。谁?介子推。他的性格比较孤傲,不爱说话,自尊心强。回到晋国之后,别的人都紧跟晋文公,竭力表现自己,可介子推回到家中,陪伴自己七十多岁的老娘去了。

清明节祭祀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两次庆功宴,晋文公都把介子推给漏了。第一次,大家以为晋文公把介子推放在了第二次。第二次参加的人以为介子推排在了前面,再说他们也没资格替介子推说话。介子推没有特要好的朋友,因此也没有人帮他去提醒晋文公。介子推一直在等,左等右等没消息,他也不肯自己去找。

介子推的邻居解张看到告示,替介子推鸣不平,去找晋文公。晋文公赶紧派人去请介子推,要单独颁奖,还要提一级。

“想起来了?回去告诉主公,介子推能活着回来就谢天谢地了,对封赏没兴趣。”介子推觉得似乎自己的功劳是讨来的,不好意思要封赏。来使请不动介子推,只得回去报告。

晋文公决定亲自去当面道歉。

晋文公去到介子推家,介子推已经带着老娘离家出走了。晋文公带领人马去追介子推,一直追到绵山,在山下喊话,请介子推下山。可是,介子推说什么也不肯。有人出了个主意:烧山,一烧,他们就得出来。晋文公没别的办法,试试吧,放火烧了三天三夜。不知道是介子推不肯下来,还是大火太大下不来,总之是没下来。晋文公爬上山,见介子推母子抱着大树被烧死了。晋文公放声大哭,后悔不该听馊主意。

清明节祭祀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晋文公把介子推母子葬在绵山之下,改绵山为介山,表示这里是介子推丧生之地(今为山西省介休县)。之后,晋文公每年这天到此祭祀介子推,而这天恰是清明前一天。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中的一个。晋文公为怀念介子推,命令每年与火烧绵山日期相同的三天全国禁火,这几天后来就成了“寒食节”。后来,寒食节与清明节两节合一。清明节踏青及进行各种户外活动,是因为在家里也不能做饭,索性出门游玩野餐。古时清明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祭扫坟墓。到唐代,玄宗下诏定寒食扫墓为“五礼”之一。

晋文公命令把介子推母子抱着的那棵树砍下来,制成一双木屐,穿在脚上慨叹:“足下,悲乎。”所以“足下”成了尊称。

介子推的悲剧是性格悲剧,但他值得人敬仰。我祖先的表弟晋文公知错就改,充满人性和义气,所以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清明节祭祀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作者简介】贾凤翔,曾获河南省高等院校毕业统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全省第一名,进修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为许昌市老干部大学文学教师。在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曲艺、诗歌、文艺评论、历史研究、书法、音乐、摄影、演讲、表演诸领域均曾在国家级、省级发表作品或获奖。出书三十余本。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名列《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博客被新浪总部评为全球十大新锐之一。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