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器械整頓風暴已來,18項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重點監控

繼2019年藥品國家重點監控,醫療器械領域的也悄然而至。

4月2日,國家衛健委印發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2版)的通知。和曆年類似,考核名額包括輔助用藥收入占比、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基本藥物和國家集采中标藥品使用比例等。

和往年不同的是,本次考核首次将18項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重點監控。

器械整頓風暴已來,18項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重點監控

健識局梳理發現,這18項高值醫用耗材主要涉及心血管、骨科和整形外科等多個科室的主力産品,正是2020年國家第一批高值醫用耗材重點治理清單的産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支架、導絲、球囊擴張導管已進入國家或省級集采之列,但依舊納入被本次重點監控的名單。

分析人士指出:相比于藥品,醫療器械的更新疊代更快,是以三甲醫院的考核管理應更嚴厲、又具有針對性。

這次針對高值醫用耗材的重點監控,國家衛健委明确的“監控名額”是這18種耗材在所有醫用耗材中的占比,并沒有對占比進行具體的規定,而隻是要求“監測比較”,由省級衛健委對名額進行具體解釋。

可以猜測,今後高值耗材用量較大、占比較高的醫院,會經常出現在省級衛健委的“榜單”上,迫使醫院少用這些高值耗材。2020年頒布的高值耗材治理清單開始發威。

如何合理合規使用高值醫療器械?将是今年擺在每一位公立醫院院長面前的難題。

器械整頓風暴已來重點監控18項高值醫用耗材

國家衛健委的通知中,上述18項高值醫用耗材清單是2020年1月14日釋出的。這之後不久,新冠疫情爆發,是以這份清單的受關注度不如國家重點監控藥品目錄那麼高。

這份高值耗材清單釋出後,國家衛健委并未公布具體執行政策,大大影響了清單的執行力。這次,針對三級醫院的績效考核标準,第一次讓清單落地。

器械整頓風暴已來,18項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重點監控

國家衛健委給出的考核計算方法是: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收入/同期衛生材料收入×100%。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資料由公立醫院各自填報而成,将直接反映出公立醫院高值醫用耗材的使用情況,倒逼公立醫院減少用量。

确認具體百分比的數值,需各省市衛健委确定。按照考核的總體思路:“單價和資源消耗占比相對較高的高值醫用耗材作為整治對象,規範醫療服務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也就是說,哪家醫院的數值高排在前面,就要受到整治。

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的現象已由來已久。心血管病學專家胡大一曾多次公開呼籲:因存在高額的利益交換,血管支架在臨床出現濫用問題。2020年底,冠脈支架被納入國家集采,價格從1.3萬元降至均價700元。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就在心髒支架集采落地之際,部分企業已主推下一代價格更貴的球囊産品。胡大一曾對健識局表示,如果隻是冠脈支架集采降價,有些醫生會用更貴的材料替代,這不會推動高值醫用耗材的規範使用,還有可能引發行業亂象。

之前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重點治理清單》,就是要解決産品疊代引發的問題。健識局梳理發現,血管支架,球囊擴張導管、PTCA導管、導絲等多種血管介入類高值醫用耗材均被納入重點監控。

按照此前國家重點監控藥品的操作方式,一旦被納入重點監控,相關産品要被踢出醫保報帳範圍。

如今,這18種高值耗材雖然不會像重點監控藥品一樣,被列為“輔助使用”之列,完全踢出醫保,但嚴格限制使用肯定是少不了的。今後靠傳統營銷模式去拉動高值醫用耗材銷量的做法已行不通,三級醫院的管理也從粗放式管理向高品質、精細化管理轉型。

截止2021年底,大陸有公立三級醫院2996所。嚴打高值耗材的不合理使用之後,不止手術量,疾病診斷、醫生收入,科室及學術發展都将受到影響。

仍需解決更多問題解決醫生陽光收入是關鍵

醫院藥占比的紅線,變相促使了高值醫用耗材被濫用。而目前正在推進的DRG/DIP等臨床控費政策,逼迫醫院将限制高值耗材使用提上議程。

如果臨床必須要用,又要符合控費、重點監控等紅線要求,那就隻剩下一個解決方案:集采降價。

此前各地展開的高值耗材集采,多以金額為品種的入選标準,按實際使用情況保量,但這種情況很可能出現集采保量和實際用量不符的情況出現。

可以看到,在三級公立醫院的器械銷售排行中,血管支架、骨科耗材或是整形器械都是存在銷售剛需的産品。同時業界人士指出,這些産品在臨床使用過程中,患者幾乎沒有自主選擇權,而隻能一味聽從醫生的推薦。

同時,高值醫用耗材的成本到底是多少,是否仍有下降的空間。可以看到,冠脈支架集采後,價格直降90%至700元左右,而這并不是孤例。

健識局查詢發現,被納入本次18項目重點監控的醫用高值耗材中,刨骨器、吻合器(帶釘)等多項産品的挂網價格均在800元至5000元不等,産品間的價格差别巨大。

自2020年底,冠狀動脈支架納入國家集采之後,樂普、微創、藍帆、吉威、美敦力、雅培等傳統高值耗材企業已面臨轉型,試圖避開集采品種轉向更高毛利的産品。但随後人工關節、脊柱類和創傷耗材類産品在各省市頻頻傳來集采的消息。

今後,醫療器械集采會不會擴大?涉及到哪些疾病的治療領域?醫保報帳範圍是否會是以而改變?這些問題目前仍懸而未決。

器械整頓風暴已來,18項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重點監控

此外,按照國家衛健委要求,報送方式系由三級醫院自行填報,業内人士也擔心,其填報數量是否達到合理使用考慮的目的。“倘若醫院填報的數字,是現有占比數字相差無幾,那考核基本就形同虛設。”

根據多家券商的研報顯示,高值耗材在三甲公立醫院的收入占比約為25%至40%,中間的跨度非常大,全憑省市衛健委和醫院院長對于改革的決心。

最終的核心問題,對高值醫用耗材重點監控之後,是否應該把更多的主導權交還給醫生?

而在本次三級公立醫院考核中,醫療服務收入仍是重點。國家衛健委指出,該名額用于反映醫院收入結構,在降低醫用耗材費用加成的同時,降低大型醫用裝置檢查治療價格,合理調整展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

事實上,解決醫務人員的陽光收入,才是本次改革的根本核心。胡大一曾提醒決策者,警惕打着創新旗号把高值醫用耗材價格提高,否則,醫療器械的改革又回到了原點。

#醫生##醫院##薪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