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汽大衆淩渡L 愚人節前的「玩笑」

至今,我仍然“恍惚”地認為淩渡L 14.99-18.99萬元的售價隻是上汽大衆和大家開的一個玩笑。

上汽大衆淩渡L 愚人節前的「玩笑」

對于一台動力系統無更新(1.4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7速幹式雙離合變速箱)、造型設計另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醜美自行評定)的緊湊級轎車賣到差100塊就15萬元的勇氣,的确令人歎為觀止。

上汽大衆淩渡L 愚人節前的「玩笑」

我們不談“冒天下之大不韪”的7速幹式雙離合,先說說15萬元能買到哪些車型。

如果你對幹式雙離合比較包容,那你可以買到純正的B級轎車起亞K5,動力比淩渡L強、配置也比淩渡更高。

如果你就是家用,皮實耐用空間大,最好還能省油,那在買入門淩渡L車型的價格上多掏5000塊就能夠買到口碑非常不錯的日産天籁。

如果你對運動型轎車情有獨鐘,那14.99萬元可以買到“思域”燃動版,氣囊比淩渡L多;主動刹車、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以及全速自适應巡航都配齊,這些配置在14.99萬元的淩渡L上一個沒有。

上汽大衆淩渡L 愚人節前的「玩笑」

但是,或許在上汽大衆看來,淩渡L 14.99萬元的起售價格還是非常有誠意的,相比較與老款車型,入門版車型配上了高功率發動機而且配置增加,但售價卻保持了一緻,并沒有漲價,還不夠良心?

銷量是産品力和良心最好的試金石。2021年淩渡全年銷量5.5萬輛,差不多是本田思域銷量的1/3;而且淩渡優惠在2.5萬元以上,實際成交的平均價格在12.4萬元左右,這個價格也比思域低不少。

大幅降價也沒有帶來銷量增長的原因很簡單,淩渡的産品力和成本效益極度“拉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配置更好、尺寸更大的大衆速騰,誰還會買“中國特供”的淩渡呢?所謂淩渡的運動,更多是營銷噱頭——與速騰相同動力、相同懸挂系統,怎麼到上汽大衆就運動了?

作為“中國特供車”,淩渡在産品開發、造型設計上都是上汽大衆自己操刀,為了強化淩渡L的運動形象并給人留下全新換代的感覺,是以,才有了淩渡L“放飛自我”式樣造型設計。

上汽大衆淩渡L 愚人節前的「玩笑」

淩渡L美醜放到一邊,但無框車門、像明銳一樣的掀背式後尾門以及看起來頗似純電動車風格的前臉,折射出了上汽大衆迎合市場的“堆砌”政策。

更有意思的是,淩渡L這次以“辣”為主題的營銷一舉打破大衆品牌向來沉穩的形象——據扯前幾天上汽大衆曾以向媒體郵寄“陶華碧純正老幹媽”的方式,讨巧地傳遞與強化淩渡L是“辣饅頭”的梗兒。效果還不錯,的确有媒體在朋友圈“曬”上汽大衆的創意禮品。

今天上午,汽車媒體圈的一位朋友發來一張印有上汽大衆logo禮盒,裡面“躺着”一瓶老幹媽。他直言說:這種操作也太low了,哪像個主流的正經品牌?我勸他還是不要感到太意外,而且我勸他發揮一下聯想,上汽大衆淩渡L的“辣饅頭+老幹媽”的營銷是不是和前兩年“名爵追高鐵的營銷”神似?

上汽大衆淩渡L 愚人節前的「玩笑」

沒錯,現在上汽大衆負責銷售的Boss很是崇尚這種“敢為人不敢為”的創意,争議不重要,是否上熱搜才重要。我還勸我這個朋友,要與時俱進,盡管離開汽車圈了,但也不能來故意揶揄,這樣很不正能量。

最後,他表示很了解,上汽大衆新産品與新技術乏善可陳,需要在營銷上解鎖更多新花樣,有争議才有知名度,這個Boss深谙其道,是個狠人兒。

說完成本效益和營銷,我們回到淩渡L産品本身,1.4T+7速幹式雙離合動力系統也是被吐槽最多的。在汽車品質網站,關于淩渡投訴主要集中在幹式雙離合上,頓挫、異響。盡管如此,但上汽大衆并沒有是以而做出改變的意思——原因也很簡單,幹式雙離合能傳動效率比較高,夠帶來更好的燃油經濟性,最重要的是“成本低”。

上汽大衆淩渡L 愚人節前的「玩笑」

上個月,汽車圈熱度比較高的一個話題是,比亞迪銷量反超上汽大衆。作為成立時間最早的合資車企,上汽大衆曾經風光無兩,但為何卻讓一個中國民營車企“完爆”呢?

此後有觀點認為,上汽大衆的産品與技術已經遠遠落後整個汽車市場了,單純的大衆logo帶來的品牌溢價也不足以吸引到消費者了。

上汽大衆早已經不是那個上汽大衆了。甚至現在很多消費者認為上汽大衆的産品已經被中國品牌甩在身後了。有網友說:10萬元買1.5T渦輪增壓發動機+7速濕式雙離合,百公裡加速不到7秒的傳祺影豹,為什麼要多花5萬元買1.4T+7速幹式雙離合、加速接近9秒的淩渡L?

上汽大衆淩渡L 愚人節前的「玩笑」

近兩年,中國汽車市場急劇變化,尤其是在電氣化浪潮下,品牌、技術快速重構,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愈發理性。

如今,上汽大衆還在拿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7速幹式雙離合當“寶貝”;但現實是,不到12萬元就可以買到免購置稅、享受綠牌、可以純電幾十公裡的中國品牌插電混合動力轎車了——論運動,加速比你快,論成本效益,配置比你高,論級别,尺寸與你旗鼓相當——論品牌,呃,沒有技術的品牌慢慢也就遑論品牌力了。

不客氣地說,淩渡L的上市,扯下了上汽大衆品牌、技術與營銷的最後一塊“遮羞布”。淩渡L誠意不足的售價、庸俗的營銷或許是上汽大衆有意而為之——日漸平庸上汽大衆太需要知名度了——而争議就是知名度的驅動力。如果這麼看,上汽大衆技高一籌。

作為曾經上汽大衆的車主,特别希望淩渡L是上汽大衆提前開的“愚人節”的玩笑。畢竟,我還是希望上汽大衆能好。

注:圖檔源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