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保持良好心态,順利度過孕産期?

# 醫聲醫視 #

懷孕以後,女性會進入一個新的角色,情緒上難免會有不穩定的情況。孕産期需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态,及時調整情緒,擁有滿滿的正能量!關注孕産期心理健康,享受快樂孕育!北京協和醫院馬良坤教授分享“孕産期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

婦産科網視訊号

歡迎大家關注觀看點贊

為何孕産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果一個媽媽是幽默、愉快、有愛心、豁達的,是會促進自身的身體健康和胎兒的生長發育。如果一個媽媽長期處于情緒焦慮、不安、恐懼和壓抑中,這樣容易生出低體重兒,并且孩子往往躁動不安,易哭鬧,不愛睡覺,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往往對環境适應不良,而且長大後還可能發生學習困難以及出現各種情緒和行為問題,如過度活躍、無法集中精力等,發生率是正常人的3-4倍。是以,孕産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态是非常重要的!

孕産期怎樣的心态利于寶寶的成長?

孕期要做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具體表現為安靜的、喜悅的、快樂的、樂觀的、合群的。

現在的媽媽一到懷孕時就想:哎呀~會不會流産呀?會不會畸形啊?生孩子會不會大出血呀?會不會做側切呢?會有很多緊張、焦慮的情況,我們特别希望孕産媽媽以一個自然的做母親的本性來對對懷孕這件事:想到即将迎來新的生命,努力和TA一起過更好的人生就很開心。希望各位孕媽媽享受懷孕所帶來的變化,保持一個良好的健康心理狀态。

01 孕産期心理良好的表現

能積極面對問題

無論是懷孕還是生産,都是一個面臨未知的事情,不知道是否會順産,不知道生産的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危險,甚至都不知道是男孩女孩。是以希望懷孕的媽媽能夠積極面對所有的不确定性和問題。包括:

1.感到充滿希望

2.人際關系良好

3.經常微笑

4.與人溝通良好

5.經常哈哈大笑

02 孕産期心理不良的表現

長期持續的心理不良會導緻過度的恐懼、焦慮、擔憂,媽媽們擔憂是非常正常的,沒有見到孩子,沒有養大孩子,我們都不知道孩子是怎樣的情況。适度的焦慮是有好處的,但焦慮如果是不可控的或者不可接受的,這樣的狀态就會影響到這次妊娠和分娩。

另外一種情緒就是緊張、害怕、憤怒、内疚、不安和驚吓,所有這些不良的心理反應,都會對妊娠和寶寶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03 科學認識焦慮

焦慮是由緊張、焦急、憂慮、擔心和恐懼等感受交織而成的一種複雜的情緒反應。比如我們擔心工作、收入、婚姻等各種各樣生活中的壓力和懷孕本身帶來的壓力。如果焦慮是長期的、持續的、病态的、不可緩解的焦慮,要科學地認識焦慮,及時地尋求心理咨詢。

另一種是抑郁情緒,會感覺特别煩躁,很郁悶,平常喜歡的事情都不喜歡做了,有一定的客觀原因導緻的抑郁情緒的發生。這種抑郁情緒是基于一定的客觀事物,事出有因。

但是抑郁症是病理情緒抑郁,通常無緣無故地産生,缺乏客觀精神應激的條件,或者雖有不良因素,但是“小題大做”。

04 孕期母親的不良心理會影響到胎兒

孕婦的焦慮、緊張等情緒的變化必然引起内分泌和血液成分的變化,進而影響到胎兒,增加了孩子在未來的發育過程中的異常機率。

孕産期不良心态的來源分析

1.妊娠态度:不想要,未婚先孕,過于追求胎兒的完美

2.來自家庭的支援程度:較少或孕婦認為較少

3.家庭成員關系:欠佳或有沖突不斷

4.家庭經濟條件:較差或不足以應對基本的生活開支

5.自身身體條件:高齡、肥胖

6.擔憂胎兒的健康:胎兒确定或懷疑存在發育問題

7.有過一次或多次不良孕史:胎停育、胎兒畸形、自然流産等

8.擔憂胎兒的性别:尤其是非男孩不要的家庭

9.高學曆

10.自身有疾病:肝炎、高血壓、糖尿病等

11.欠佳的夫妻關系:争吵、溝通不良

12.其他

孕産期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

孕前做好規劃,包括婚姻狀況、經濟水準、人格完善程度、心理素質、事業追求、對孕育的了解以及我們與孩子的關系。

一個理想的媽媽應該是樂觀、鎮定、随和、信任、熱情、合群的,這樣是比較理想的人格狀态的媽媽。那麼,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态?

01 對自己進行評估

孕産期可以采用的測量工具:腦AT整體潛能測評技術、抑郁自評量表、妊娠相關焦慮量表。

02 錯誤信念替換:12條假設

1.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2.一個人不能改變另一個人

3.人生隻有三類事:自己、别人及老天的事

4.凡事照顧了三赢,不會有後遺症

5.效果比道理更重要

6.我們用主觀認知塑造自己的世界,而不是用感官經驗

7.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8.每個人都做了當下他能做的最好

9.動機和情緒不會錯,隻是行為沒有效果而已

10.假如沒有從中學到,失敗隻會是失敗之母

11.值得做的,都值得做好;值得做好的,都值得做得開心

12.每一個人都擁有讓自己人生成功快樂的權利和責任

03 其他心态調整方法

1)科學認識法:首先要認識到懷孕生子是一個最自然不過的生理過程,不需要特别的緊張和焦慮,大概了解這個生理過程,不要太過迷茫。

2)鼓勵支援法:家人和夫妻一定要對孕媽媽給予足夠的鼓勵和支援。

3)資訊查詢法:要查找資訊,但不要過度查找資訊,不要過度依賴各種大衆的不确認的資訊。

4)家人撫慰法:家人的撫慰也很關鍵,比如有的老公不會說話,經常會說“擔心啥呀,就你小心眼兒,你看誰誰誰懷孕了該幹啥幹啥”、“你别瞎想了,有那空兒還不如把家裡收拾一下呢”。聽到這樣口吻的話語,孕婦會更加傷心,加重了一些消極情緒。

5)情緒放松法:比如正念或者冥想,現在有很多正念或冥想的視訊、音頻、課程等進入到國内,大家不妨用這種方法關注此時此刻所思所想和呼吸,進行情緒的完全放松。同時帶着想象,想象美好的事物,想象将來的樣子,這些都是可以讓自己放松的。其實很多媽媽在懷孕的時候都是懵懵懂懂的,沒有意識到要當媽媽了,要有個寶寶了,利用想象,想象寶寶可以吃奶了、可以站立了、可以坐在餐椅上吃飯了,這樣就會對寶寶有更多的責任心,更多的愛和關注更多的飲食和健康。

6)注意轉移法:如果非常心煩氣躁,我們可以用各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各種孕媽課堂,上手工課、唱歌、散步、學學插花、種種花草,和好朋友聊聊天,都是可以的。要知道懷孕的階段不是拼命上班的階段,要學會享受孕期的生活,學會養養精神,讓自己為寶寶做出更多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要做一個人格完善、情緒穩定、堅強勇敢的媽媽。

如何克服對未來寶寶健康的擔憂

首先,擔憂是正常的,不要害怕自己對孩子的擔憂。正确認識這種擔憂,能避免連帶的憂慮。

其次,孕期定期到正規婦産醫院或大醫院産檢,隻要産檢正常,一般不會有問題。

第三,平時注意自身孕前的衣食住行,按照醫生的囑咐安排,不可過分随意,比如藥品的服用、輻射問題、不做激烈運動等。

第四,即便孩子确診存在一定發育問題,也要積極配合醫生,積極配合治療,然後就是喜悅地陪伴孩子成長。

胎教方式

胎教方式,分為環境胎教、營養胎教、情緒胎教、美學胎教、撫摸胎教、光照胎教、準媽媽自我成長、學習、語言胎教、音樂胎教、運動胎教。胎教最重要的是母子的連接配接,要讓愛先行。寶寶是身體的一部分,學會用心感覺,用愛體會,不斷傳遞給寶寶各種信号。

還有一種方式是無感胎教,是通過視覺、觸覺、嗅覺、味覺、聽覺把所接觸的生活、想象的、聽到的事情完全告知給孩子,跟寶寶做溝通交流。一個好的胎教會讓孕媽成為一個充滿安全感、充滿愛、心情愉快的媽媽。

孕媽媽的心理是特别關鍵的,真正達到心情平和愉悅的狀态,就要克服抑郁、焦慮、恐慌,通過利用科學的方法、健康的手段來緩解自己的心理狀态,用一種更加健康平和有愛的态度迎接寶寶的到來。

責任編輯:馬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