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總結了腎髒異常可能出現的一些症狀(點選藍字回顧想知道腎好不好?來看看這份“測試卷”你能拿多少分)。
但其實很多時候,除了觀察症狀以外,醫生還需要通過尿液、血液檢查等進一步明确腎髒是否存在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幾項常見的腎功能檢查名額。
/ 血肌酐(Cr) /
名額解讀:肌酐有内外兩個來源,一為飲食(主要是肉類),二為自身肌肉代謝産生,受肌肉量和運動影響。
肌酐生成後可進入血液,然後經過腎小球濾過排洩出體外,基本不會被腎小管重吸收。
如果排除飲食、劇烈運動等因素的幹擾,血液中肌酐的濃度就取決于腎小球的濾過能力。
變化意義:血肌酐(Cr)增高,提示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
腎病早期血肌酐(Cr)往往不高,隻有當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到正常的1/3時,血肌酐(Cr)才會出現明顯的升高。是以這項名額靈敏性不高,不能作為腎損傷早期的診斷名額。
但是特異性較強,一旦發生了明顯變化,往往就可以認為是腎髒損傷導緻。
/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
名額解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反應腎髒在一定時間内,把血液中的肌酐清除到一定程度的能力,可以評價腎小球的濾過功能。
變化意義: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正常值為80-120ml/min,數值降低時意味着腎小球的濾過能力降低。
在腎髒出現損傷的早期,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就可降低,名額變化非常靈敏,還可以通過數值降低的程度,反映出腎髒損傷的程度。
50<Ccr<80ml/min,為腎功能不全代償期;
25<Ccr<50ml/min,為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
10<Ccr<25ml/min,為腎衰竭期;
Ccr<10ml/min,為腎衰竭終末期(尿毒症)。
/ 血尿素(UREA) /
名額解讀:尿素是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産物,在肝髒形成,随血入腎,90%經腎小球濾過随尿排出體外。
如果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尿素的排出就可能減少,進而使血尿素(UREA)升高。
可能導緻血尿素(UREA)升高的常見疾病如下:
變化意義:與血肌酐(Cr)相同,血尿素(UREA)升高時,往往腎髒已經損傷到一定程度,是以血尿素(UREA)不能作為診斷腎髒早期損傷的名額,靈敏性不高。
而且,血尿素(UREA)容易受飲食蛋白,以及腎髒以外的疾病(心功能不全、甲亢、尿路結石、前列腺肥大等)影響,是以即使檢查發現血尿素(UREA)升高,也并不能完全認為是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導緻,特異性也不強。
在臨床上,往往同時測定血肌酐(Cr)和血尿素(UREA),計算二者比值更有意義,可以用于區分腎髒損傷與其他疾病。
/ α1-微球蛋白(α-MG) /
名額解讀:α1-微球蛋白(α-MG)是一個分子量比較小的糖蛋白,主要由肝細胞和淋巴細胞産生,可以完全通過腎小球濾過膜,并幾乎全部被腎小管重吸收,可以反映腎小球和腎小管的功能。
變化意義:血液中α1-微球蛋白(α-MG)升高,提示腎小球受損;尿液中α1-微球蛋白(α-MG)升高,提示腎小管受損。
/ β2-微球蛋白(β2-MG) /
名額解讀:β2-微球蛋白(β2-MG)主要由淋巴細胞産生,是一種分子量比較小的低分子蛋白質,與α1-微球蛋白(α-MG)相似,它極易通過腎小球濾過膜,但幾乎全部會被腎小管重吸收和降解,也可以反映腎小球和腎小管的功能。
變化意義:血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升高,提示腎小球受損;尿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升高,提示腎小管受損。
總體來說,α1-微球蛋白(α-MG)準确度要優于β2-微球蛋白(β2-MG),因為如果尿液是酸性的,β2-微球蛋白(β2-MG)容易遭到破壞而影響到測量的準确性。
/ 尿酶(NAG) /
名額解讀:尿酶(NAG)也可以通過腎小球的濾過膜,然後被腎小管重吸收,此名額可以反映腎小管的功能。
α1-微球蛋白(α-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主要是反應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尿酶(NAG)主要反應腎小管是否有損傷。
變化意義:尿酶(NAG)升高,提示存在腎小管損傷,主要可以應用于慢性病的監測,判斷糖尿病、高血壓是否合并腎病。
以上所羅列的名額意義可能隻涉及一部分情況,僅供參考,如有異常,建議咨詢專業醫生解答。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檢測腎功能的名額,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全部檢查,具體檢查哪些名額,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參考資料:醫學微視官網 - 韓呈武 主任技師《腎功能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