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文带你了解,肾功能检查报告的各项指标代表着什么?

一文带你了解,肾功能检查报告的各项指标代表着什么?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总结了肾脏异常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点击蓝字回顾想知道肾好不好?来看看这份“测试卷”你能拿多少分)。

但其实很多时候,除了观察症状以外,医生还需要通过尿液、血液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肾脏是否存在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几项常见的肾功能检查指标。

/ 血肌酐(Cr) /

指标解读:肌酐有内外两个来源,一为饮食(主要是肉类),二为自身肌肉代谢产生,受肌肉量和运动影响。

肌酐生成后可进入血液,然后经过肾小球滤过排泄出体外,基本不会被肾小管重吸收。

如果排除饮食、剧烈运动等因素的干扰,血液中肌酐的浓度就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能力。

变化意义:血肌酐(Cr)增高,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肾病早期血肌酐(Cr)往往不高,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的1/3时,血肌酐(Cr)才会出现明显的升高。因此这项指标灵敏性不高,不能作为肾损伤早期的诊断指标。

但是特异性较强,一旦发生了明显变化,往往就可以认为是肾脏损伤导致。

/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

指标解读: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反应肾脏在一定时间内,把血液中的肌酐清除到一定程度的能力,可以评价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变化意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正常值为80-120ml/min,数值降低时意味着肾小球的滤过能力降低。

在肾脏出现损伤的早期,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就可降低,指标变化非常灵敏,还可以通过数值降低的程度,反映出肾脏损伤的程度。

50<Ccr<80ml/min,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25<Ccr<50ml/min,为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10<Ccr<25ml/min,为肾衰竭期;

Ccr<10ml/min,为肾衰竭终末期(尿毒症)。

/ 血尿素(UREA) /

指标解读: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在肝脏形成,随血入肾,90%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体外。

如果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尿素的排出就可能减少,从而使血尿素(UREA)升高。

可能导致血尿素(UREA)升高的常见疾病如下:

一文带你了解,肾功能检查报告的各项指标代表着什么?

变化意义:与血肌酐(Cr)相同,血尿素(UREA)升高时,往往肾脏已经损伤到一定程度,所以血尿素(UREA)不能作为诊断肾脏早期损伤的指标,灵敏性不高。

而且,血尿素(UREA)容易受饮食蛋白,以及肾脏以外的疾病(心功能不全、甲亢、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等)影响,所以即使检查发现血尿素(UREA)升高,也并不能完全认为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导致,特异性也不强。

在临床上,往往同时测定血肌酐(Cr)和血尿素(UREA),计算二者比值更有意义,可以用于区分肾脏损伤与其他疾病。

/ α1-微球蛋白(α-MG) /

指标解读:α1-微球蛋白(α-MG)是一个分子量比较小的糖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可以完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几乎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可以反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

变化意义:血液中α1-微球蛋白(α-MG)升高,提示肾小球受损;尿液中α1-微球蛋白(α-MG)升高,提示肾小管受损。

一文带你了解,肾功能检查报告的各项指标代表着什么?

/ β2-微球蛋白(β2-MG) /

指标解读:β2-微球蛋白(β2-MG)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是一种分子量比较小的低分子蛋白质,与α1-微球蛋白(α-MG)相似,它极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但几乎全部会被肾小管重吸收和降解,也可以反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

变化意义:血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升高,提示肾小球受损;尿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升高,提示肾小管受损。

总体来说,α1-微球蛋白(α-MG)准确度要优于β2-微球蛋白(β2-MG),因为如果尿液是酸性的,β2-微球蛋白(β2-MG)容易遭到破坏而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

/ 尿酶(NAG) /

指标解读:尿酶(NAG)也可以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膜,然后被肾小管重吸收,此指标可以反映肾小管的功能。

α1-微球蛋白(α-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主要是反应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尿酶(NAG)主要反应肾小管是否有损伤。

变化意义:尿酶(NAG)升高,提示存在肾小管损伤,主要可以应用于慢性病的监测,判断糖尿病、高血压是否合并肾病。

以上所罗列的指标意义可能只涉及一部分情况,仅供参考,如有异常,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解答。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检测肾功能的指标,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全部检查,具体检查哪些指标,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资料:医学微视官网 - 韩呈武 主任技师《肾功能的检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