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中年,真正的遠見,是做好這幾件事

01

人到中年,需要為自己留一條退路。

人生不可能一往無前,當有一天,遭遇困頓停滞不前時,還能有後路可退,人生便也無憾了。

《戰國策》中講述了一個“馮谖客孟嘗君”的故事:

馮谖是孟嘗君的一個門客,并不起眼。

當有一天孟嘗君想要找個懂會計的人去他的封地薛邑去收債時,馮谖自告奮勇站了出來。并領命前去收債。

馮谖并沒有如孟嘗君所願,将債收回來,反倒将薛邑百姓的債券契約全部燒掉,也就是說不要大家還債了。

在他看來,這就是孟嘗君對封地居民的“義”,這正是孟嘗君最急缺的,他就幫着“買”回來了。

雖然孟嘗君有點不高興,但不好發作,就此作罷。

後來,孟嘗君被齊王冷落,不得不回到封地薛邑,令他出乎意料的是,薛邑的老百姓扶老攜幼,排着隊來迎接他。孟嘗君這才意識到,馮谖為他買的“義”是給他鋪好的退路啊。

孟嘗君是幸運的,他有馮谖這樣的門客為他出謀劃策,統籌安排,進而避免了落入“當局者迷”的陷阱。

而換作普通人,則需要時時警醒自己,不管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要有後路。否則,就算當下的境遇再艱難,也不要輕易做出改變,而是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人到中年,真正的遠見,是做好這幾件事

02

人到中年,不管賺錢多有本事,都要記得存錢,有存款,才有退路。

老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人到中年,更是對這句話體會頗深。眼前的苟且也好,心中的詩和遠方也罷,都需要真金白銀來鋪路。否則,既不能過好當下的每一天,更無法抵達夢想中的天堂。

賺錢,成為中年人生活中唯一的主題。

那些出入高端寫字樓的“白領”,那些風裡來雨裡去的“藍領”,分工雖有不同,目的卻很是一緻:“為了碎銀幾兩,為了三餐有湯”。

男人的肩上,是養家糊口的重任;女人的肩上,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使命;自從踏入社會的那天起,就再也沒人會慣着自己,學會吃苦,學會受氣,學會在委屈中一點點強大自己,這是每個成年人的必修課。

然而,賺錢是辛苦,花錢也同樣為難,存錢,更是難上加難。畢竟,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實作收支平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各項開支都要列計劃,想要存點錢,就不得不節衣縮食。

一邊是所謂的“生活品質”,一邊是“以防不時之需”,稍微不自律的人,就成為了“月光族”。而等到急需用錢的時候,才發現沒有存款,真的是走投無路。

是以,養成每個月定期存錢的習慣,才會給原本就不堪重負的生活,慢慢細細地修築一道“防護牆”。

人到中年,真正的遠見,是做好這幾件事

03

人到中年,健康最貴,堅持鍛煉,才是餘生最好的退路。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會發現,但凡成功人士,都特别在意自己的健康。

他們不僅花費巨資,購買保險,更是每天抽出時間,堅持運動,讓身體各項名額,維持在一個健康的水準和較好的狀态。

事實上,人到中年,每一個人都應當把健康擺在第一位。因為,身體好,才能工作好。

當我們不時從網絡中,看到與自己年齡相仿的人,因為勞累過度而發生意外,又或者,熟知的某個人,因為身體原因而不得不早早地辦理病退,且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或者突然離世時,才會猛然意識到:“人這一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我的鄰居王叔,膀大腰圓,一副武俠小說中綠林好漢的形象,家務事從不過問,一心隻管賺錢。

的确,王叔有很多“江湖”朋友,時常聚會喝酒,常常在夜深人靜時才回家。而接下來,便是持續好長一段時間,動靜也很大的嘔吐。我們每每被他夾雜着長籲短歎的嘔吐聲吵醒,能夠感受到他的極度難受和極度無奈,也暗地抱怨他的“不知悔改”。

不過,在王叔因為一次醉酒不省人事住了一個星期院之後,他開始健身了。每天晚飯後,王叔都會帶着兩個孩子在院子裡打羽毛球,還會陪着王嬸散步。至于半夜裡的嘔吐聲,則漸漸少了。

人到中年,賺錢固然重要,但一味地透支生命,以犧牲健康為代價,賺來的錢财,多半也會用于恢複健康。

人到中年,真正的遠見,是做好這幾件事

04

結束語: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人到中年,面對沉重的壓力,如履薄冰,如芒在背,一味隻顧埋頭幹活,過一天算一天,顯然,并不能帶給整個家庭穩穩的幸福。

唯有未雨綢缪,居安思危,早早地為自己留下退路,為整個家庭尋找退路,才能在日複一日艱辛的人生之路上,無懼無畏,一往無前。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檔源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