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突破“瓶頸”,老院區煥發新活力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受訪者供圖

春天的成都,陽光明媚,經曆了寒冷冬天的人們,都紛紛走出家門,來到陽光下,享受春日的煦暖。坐落在少城片區的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實業街院區,靜谧中透着忙碌,前來産檢、分娩或治療的産婦和患者,在春風中有條不紊地掃碼進院。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暫時還沒消,但在實業街院區産科主任杜彧華看來,正是院區産科團結奮進,啟航新征程的最好時機。據了解,2022年是醫院“高品質發展賦能年”,在醫院黨政班子的關心支援下,杜彧華帶領實業街産科團隊,積極探索新路,突破“瓶頸”,走出了一條讓老院區重新煥發生機的路子。

突破“瓶頸”,老院區煥發新活力

城市變遷與老院區的“式微”

在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實業街院區的圍牆上,一組反映醫院的近80年曆程的老照片,以電影膠片的構圖,呈現在眼前。這裡是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的前身之一——成都市婦幼保健院的舊址,早在1942年“四川省立婦嬰保健院”就開始籌建,于1944年正式建立。近80年的滄桑,寫在這個老院區的一磚一瓦上,寫在那棵高高的老銀杏樹上。許許多多成都人懷孕、産檢、出生、成長的溫馨記憶,在這裡珍藏。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正式成立前,這裡每天都擠滿了前來診治的人群,尤其是産科的特需病房,更是一床難求。那時,産科大樓的過道,都排滿了床位,前來分娩的産婦和家屬,不時都會用焦灼的口吻,向醫護人員打聽,哪間病房有人出院了?床位什麼時候才能輪得上自己?一位曾經在實業街院區分娩的産婦回憶說,一走進院區,就感覺踏實了。這裡是市中心,離家近,要什麼東西也很友善。加上公立醫院的醫術保證,生孩子一百個放心。

但是,随着時代和城市的變遷,節奏加快壓力增大,現在的生育率逐年呈下降趨勢,不少年輕人不願結婚生子已成為社會問題,另外很多年輕人選擇在城市的二三環安家置業,市中心停車不便等多種原因,懷孕後人們不再把市中心的醫院當做首選。以前實業街院區具有的“優勢條件”逐漸失去了吸引力。實業街院區失去了往日熙熙攘攘的景象,特需病房也不再擁擠,老院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問題。

突破“瓶頸”,老院區煥發新活力

特色技術讓團隊有了底氣

不久前,一個40歲的瘢痕二胎媽媽在實業街院區順利分娩了一個七斤八兩的大胖娃娃,看着白白胖胖安然入睡的孩子,産婦一家樂開了花。回想起從接受孕檢到分娩的過程,負責實業街院區工作的婦産科主任醫師、産科副主任杜彧華感慨頗多。因為這位産婦第一個孩子是剖宮産生産,現在已長成一個10歲的小男孩了,國家的三胎政策出台之後,她懷了二胎,産婦屬于瘢痕子宮,懷孕與分娩都隐藏着風險,且高齡超過了40歲,且這胎順産意願很強烈。第一次溝通時,雖然基于她的不利因素認真給她進行了耐心的溝通,但是産婦很堅定,于是杜彧華帶領團隊,經過仔細分析、評估,并征求産婦和家屬的意見,決定還是在嚴密監測下實施瘢痕子宮陰道分娩技術,其間經過了胎頭不入盆,宮頸不成熟,孩子大,産程延長及肩難産後,産婦最終順利實作陰道分娩的夙願,病人和家屬對這樣的結局非常滿意。

杜彧華被醫院從中心院區派到了實業街院區時,面對院區出現的就診人員減少的問題,她仔細分析了原因,認為整體生育率下降、城市發展、停車難、認知度低與激烈的外部競争等問題,是根本原因。要讓老院區煥發生機,首先就要打造一支精誠團結,一心求發展的團隊。然後以特色的技術、溫馨的服務,繼續發揮原有的優勢,讓孕産婦從新回到這個熟悉而悠久的院區來。

杜彧華說,産科要怎樣才能實作可持續發展?關鍵就是要讓現在的80後、90後、00後孕産婦們能有回家的感覺:有更安全的醫療技術保障,利用麻醉鎮痛減少分娩疼痛和恐懼、家人能夠陪伴,環境也更溫馨……為了實作這些條件,他們開展了瘢痕子宮陰道分娩技術和外倒轉術。一位産婦在分娩之後不久,還把自己體驗無痛分娩的過程寫了下來。她寫道:打麻藥的麻醉師,技術超棒,還很耐心的開導我。針紮到皮膚像被螞蟻咬了下,然後就感覺到有東西在往裡推,但是瞬間不痛了,無痛分娩真的是“順産之光”啊,另一個媽媽是剖宮産,她寫道“手術由杜女神主刀,完美主義者做的手術切口得到了親戚朋友的表揚,當時手術開始差不多2分鐘就聽到寶寶哭聲啦,我的眼淚刷的一下掉下來了,相信這個團隊,以後會給周圍的人鼎力推薦”……

突破“瓶頸”,老院區煥發新活力

衆所周知,近年來剖宮産率居高不下,剖宮之後,就形成了瘢痕子宮,對第二次懷孕、分娩都會帶來影響。杜彧華團隊針對這一問題,開展瘢痕子宮陰道分娩技術。他們把這一技術納入SOP流程,即标準作業程式,對分娩的關鍵控制點進行細化和量化。首先是建立分娩評估門診,對有子宮破裂風險的,要進行36周風險評估,子宮下段監測,認真評估,對瘢痕子宮可以順産的,就提供給産婦系統性意見,對其丈夫也進行告知,實作順産條件、産婦意願和醫療三方面的完美配合。而在分娩過程中,有床旁B超機,并制定應急預案,如出現子宮破裂,立即進行剖宮,在15分鐘内取出胎兒,保證産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從實施的效果來看,成功率達到了80%。

在産婦口中,杜彧華被稱為“杜女神”。一位在實業街院區實施了外倒轉術的産婦在産下寶寶後,興奮地在網上發文:當時寶寶較大,臍帶繞頸,肚子緊,大機率隻能剖了。但我們的杜女神,每次都安慰我沒關系,順其自然,她覺得有機會外倒轉。這期間也一直在有點害怕,糾結和掙紮,最終還是選擇聽從杜女神專業建議住院做外倒轉。早上在手術台上還是特别緊張不安,直到聽到杜女神一如既往溫柔的聲音,慢慢冷靜下來,手術室醫護也很耐心的介紹裝置儀器,用藥這些,以及可能的反應,自己感到越來越放松。杜老師和羅老師真是神手,我看着他們在B超監控下分析位置,調整方案後,出手又快又準,就那麼一瞬間,我還沒來得及喊下痛,就轉成功了,我感覺他們就是上帝之手……

臀位外倒轉術是一門古老的技術,據杜彧華主任醫師介紹,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前,産科主任羅丹曾到英國交流學習,期間發現英國的婦産醫院經常用這個技術幫助臀位橫位的孕婦。在很長時間裡,臀位橫位隻有剖宮産一個辦法,而臀位外倒轉術能夠在體外通過醫護人員娴熟的手部動作,使胎位實作正常,是以也被稱為“指腹間的藝術”。當然,為了保證孕婦的安全,臀位外倒轉術前要做好評估,術中做好監護,做好緊急剖宮産準備,在超聲及胎心監護下,由有經驗的醫生操作保障孕婦和寶寶安全。

經過這些特色技術服務,實業街院區不但實作了就診人數的增長,而且由于産婦們順産的“底氣”更足,剖宮産率大幅下降,下降到目前的37%—38%,順産率達到60%。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醫生同行孕媽媽,也聽朋友介紹選擇到實業街院區産檢和分娩,來實施外倒轉和瘢痕子宮陰道分娩。

突破“瓶頸”,老院區煥發新活力

吾心安處是吾家

“吾心安處是吾家,隻生歡喜不生愁”這是實業街院區員工小家——“吾家”的“家訓”。在實業街院區,會看到主色調為粉色的住院樓裡,整潔的特需病房窗明幾淨,護理人員抱着小嬰兒,在洗浴池裡輕柔地洗浴、按摩,一派溫馨的感覺。

杜彧華介紹道,他們就是要集中全部的精力,把這裡打造成孕産婦的家,同時也是員工們的家。為了提供更好的醫療和服務,他們除了每天的交班讨論,每周三還有病例讨論,增強處理疑難問題的經驗,拓展思維。她說,要讓前來院區的孕産婦能留下來,除了技術提升之外,還需要服務品質的提升,要把環境打造得更加溫馨,産房能夠給與病人多種原則,比如陪伴和導樂分娩。還有中醫配合産後術後快速恢複和先進儀器的配合。

突破“瓶頸”,老院區煥發新活力

過去前來實業街院區診治、檢查和生産的孕産婦多,醫護人員和她們的溝通反而較少,目前的實業街院區充分利用微信,建立了醫生和護士的群,也建起了和孕産婦直接溝通的群,并安排人員輪值,及時解答孕産婦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孕産婦們覺得和醫護人員的距離更近了,對自己的情況心裡更有底,進而安心選擇在這裡生産。據介紹,有一位城東某醫院的女醫生是瘢痕子宮,懷孕之後就多次咨詢,杜彧華耐心地進行解答,并安排團隊的同僚全力配合,這位同行在實業街院區順利分娩。有一些人本來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态來咨詢,在院區醫護人員的耐心服務下,最後拿定主意在這裡分娩。即使是剖宮産,實業街醫療團隊也精益求精,為産婦進行美容縫合,使其手術切口更美觀。這些細節,對愛美的産婦來說,無疑又增加了吸引力。“隻生歡喜不生愁”在這裡得到了生動的诠釋。

新媒體時代帶來的便利,讓醫護人員們找到了傳播健康的管道。目前實業街院區在多個新媒體平台上進行直播,為孕産婦傳遞健康,還定期以沙龍的形式,介紹瘢痕子宮陰道分娩技術和外倒轉術。

經過實業街院區醫護團隊的共同努力,目前院區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局面,下一步,兒内科、小兒外科等也将完成配套,能給更多的患者帶來福祉,老院區也将承擔更多功能,煥發出青春的活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