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突破“瓶颈”,老院区焕发新活力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受访者供图

春天的成都,阳光明媚,经历了寒冷冬天的人们,都纷纷走出家门,来到阳光下,享受春日的煦暖。坐落在少城片区的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实业街院区,静谧中透着忙碌,前来产检、分娩或治疗的产妇和患者,在春风中有条不紊地扫码进院。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暂时还没消,但在实业街院区产科主任杜彧华看来,正是院区产科团结奋进,启航新征程的最好时机。据了解,2022年是医院“高质量发展赋能年”,在医院党政班子的关心支持下,杜彧华带领实业街产科团队,积极探索新路,突破“瓶颈”,走出了一条让老院区重新焕发生机的路子。

突破“瓶颈”,老院区焕发新活力

城市变迁与老院区的“式微”

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实业街院区的围墙上,一组反映医院的近80年历程的老照片,以电影胶片的构图,呈现在眼前。这里是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前身之一——成都市妇幼保健院的旧址,早在1942年“四川省立妇婴保健院”就开始筹建,于1944年正式创建。近80年的沧桑,写在这个老院区的一砖一瓦上,写在那棵高高的老银杏树上。许许多多成都人怀孕、产检、出生、成长的温馨记忆,在这里珍藏。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正式成立前,这里每天都挤满了前来诊治的人群,尤其是产科的特需病房,更是一床难求。那时,产科大楼的过道,都排满了床位,前来分娩的产妇和家属,不时都会用焦灼的口吻,向医护人员打听,哪间病房有人出院了?床位什么时候才能轮得上自己?一位曾经在实业街院区分娩的产妇回忆说,一走进院区,就感觉踏实了。这里是市中心,离家近,要什么东西也很方便。加上公立医院的医术保证,生孩子一百个放心。

但是,随着时代和城市的变迁,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现在的生育率逐年呈下降趋势,不少年轻人不愿结婚生子已成为社会问题,另外很多年轻人选择在城市的二三环安家置业,市中心停车不便等多种原因,怀孕后人们不再把市中心的医院当做首选。以前实业街院区具有的“优势条件”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实业街院区失去了往日熙熙攘攘的景象,特需病房也不再拥挤,老院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突破“瓶颈”,老院区焕发新活力

特色技术让团队有了底气

不久前,一个40岁的瘢痕二胎妈妈在实业街院区顺利分娩了一个七斤八两的大胖娃娃,看着白白胖胖安然入睡的孩子,产妇一家乐开了花。回想起从接受孕检到分娩的过程,负责实业街院区工作的妇产科主任医师、产科副主任杜彧华感慨颇多。因为这位产妇第一个孩子是剖宫产生产,现在已长成一个10岁的小男孩了,国家的三胎政策出台之后,她怀了二胎,产妇属于瘢痕子宫,怀孕与分娩都隐藏着风险,且高龄超过了40岁,且这胎顺产意愿很强烈。第一次沟通时,虽然基于她的不利因素认真给她进行了耐心的沟通,但是产妇很坚定,于是杜彧华带领团队,经过仔细分析、评估,并征求产妇和家属的意见,决定还是在严密监测下实施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技术,其间经过了胎头不入盆,宫颈不成熟,孩子大,产程延长及肩难产后,产妇最终顺利实现阴道分娩的夙愿,病人和家属对这样的结局非常满意。

杜彧华被医院从中心院区派到了实业街院区时,面对院区出现的就诊人员减少的问题,她仔细分析了原因,认为整体生育率下降、城市发展、停车难、认知度低与激烈的外部竞争等问题,是根本原因。要让老院区焕发生机,首先就要打造一支精诚团结,一心求发展的团队。然后以特色的技术、温馨的服务,继续发挥原有的优势,让孕产妇从新回到这个熟悉而悠久的院区来。

杜彧华说,产科要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就是要让现在的80后、90后、00后孕产妇们能有回家的感觉:有更安全的医疗技术保障,利用麻醉镇痛减少分娩疼痛和恐惧、家人能够陪伴,环境也更温馨……为了实现这些条件,他们开展了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技术和外倒转术。一位产妇在分娩之后不久,还把自己体验无痛分娩的过程写了下来。她写道:打麻药的麻醉师,技术超棒,还很耐心的开导我。针扎到皮肤像被蚂蚁咬了下,然后就感觉到有东西在往里推,但是瞬间不痛了,无痛分娩真的是“顺产之光”啊,另一个妈妈是剖宫产,她写道“手术由杜女神主刀,完美主义者做的手术切口得到了亲戚朋友的表扬,当时手术开始差不多2分钟就听到宝宝哭声啦,我的眼泪刷的一下掉下来了,相信这个团队,以后会给周围的人鼎力推荐”……

突破“瓶颈”,老院区焕发新活力

众所周知,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剖宫之后,就形成了瘢痕子宫,对第二次怀孕、分娩都会带来影响。杜彧华团队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技术。他们把这一技术纳入SOP流程,即标准作业程序,对分娩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和量化。首先是建立分娩评估门诊,对有子宫破裂风险的,要进行36周风险评估,子宫下段监测,认真评估,对瘢痕子宫可以顺产的,就提供给产妇系统性意见,对其丈夫也进行告知,实现顺产条件、产妇意愿和医疗三方面的完美配合。而在分娩过程中,有床旁B超机,并制定应急预案,如出现子宫破裂,立即进行剖宫,在15分钟内取出胎儿,保证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从实施的效果来看,成功率达到了80%。

在产妇口中,杜彧华被称为“杜女神”。一位在实业街院区实施了外倒转术的产妇在产下宝宝后,兴奋地在网上发文:当时宝宝较大,脐带绕颈,肚子紧,大概率只能剖了。但我们的杜女神,每次都安慰我没关系,顺其自然,她觉得有机会外倒转。这期间也一直在有点害怕,纠结和挣扎,最终还是选择听从杜女神专业建议住院做外倒转。早上在手术台上还是特别紧张不安,直到听到杜女神一如既往温柔的声音,慢慢冷静下来,手术室医护也很耐心的介绍设备仪器,用药这些,以及可能的反应,自己感到越来越放松。杜老师和罗老师真是神手,我看着他们在B超监控下分析位置,调整方案后,出手又快又准,就那么一瞬间,我还没来得及喊下痛,就转成功了,我感觉他们就是上帝之手……

臀位外倒转术是一门古老的技术,据杜彧华主任医师介绍,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产科主任罗丹曾到英国交流学习,期间发现英国的妇产医院经常用这个技术帮助臀位横位的孕妇。在很长时间里,臀位横位只有剖宫产一个办法,而臀位外倒转术能够在体外通过医护人员娴熟的手部动作,使胎位实现正常,因此也被称为“指腹间的艺术”。当然,为了保证孕妇的安全,臀位外倒转术前要做好评估,术中做好监护,做好紧急剖宫产准备,在超声及胎心监护下,由有经验的医生操作保障孕妇和宝宝安全。

经过这些特色技术服务,实业街院区不但实现了就诊人数的增长,而且由于产妇们顺产的“底气”更足,剖宫产率大幅下降,下降到目前的37%—38%,顺产率达到60%。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医生同行孕妈妈,也听朋友介绍选择到实业街院区产检和分娩,来实施外倒转和瘢痕子宫阴道分娩。

突破“瓶颈”,老院区焕发新活力

吾心安处是吾家

“吾心安处是吾家,只生欢喜不生愁”这是实业街院区员工小家——“吾家”的“家训”。在实业街院区,会看到主色调为粉色的住院楼里,整洁的特需病房窗明几净,护理人员抱着小婴儿,在洗浴池里轻柔地洗浴、按摩,一派温馨的感觉。

杜彧华介绍道,他们就是要集中全部的精力,把这里打造成孕产妇的家,同时也是员工们的家。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和服务,他们除了每天的交班讨论,每周三还有病例讨论,增强处理疑难问题的经验,拓展思维。她说,要让前来院区的孕产妇能留下来,除了技术提升之外,还需要服务质量的提升,要把环境打造得更加温馨,产房能够给与病人多种原则,比如陪伴和导乐分娩。还有中医配合产后术后快速恢复和先进仪器的配合。

突破“瓶颈”,老院区焕发新活力

过去前来实业街院区诊治、检查和生产的孕产妇多,医护人员和她们的沟通反而较少,目前的实业街院区充分利用微信,建立了医生和护士的群,也建起了和孕产妇直接沟通的群,并安排人员轮值,及时解答孕产妇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孕产妇们觉得和医护人员的距离更近了,对自己的情况心里更有底,从而安心选择在这里生产。据介绍,有一位城东某医院的女医生是瘢痕子宫,怀孕之后就多次咨询,杜彧华耐心地进行解答,并安排团队的同事全力配合,这位同行在实业街院区顺利分娩。有一些人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咨询,在院区医护人员的耐心服务下,最后拿定主意在这里分娩。即使是剖宫产,实业街医疗团队也精益求精,为产妇进行美容缝合,使其手术切口更美观。这些细节,对爱美的产妇来说,无疑又增加了吸引力。“只生欢喜不生愁”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便利,让医护人员们找到了传播健康的渠道。目前实业街院区在多个新媒体平台上进行直播,为孕产妇传递健康,还定期以沙龙的形式,介绍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技术和外倒转术。

经过实业街院区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目前院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下一步,儿内科、小儿外科等也将完成配套,能给更多的患者带来福祉,老院区也将承担更多功能,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