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言近體詩中,2-3結構的不完全句式,與3-2結構有何異同?

前言

今天說的2-3結構不完全句式,和昨天說的3-2結構劃分不同,昨天講的句式是“前3字是句子形式或謂語形式,後2字是名詞”。

今天說得恰好倒過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照一下昨天的文章,看看有什麼相同或不同。

内容同樣來自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

五言近體詩中,2-3結構的不完全句式,與3-2結構有何異同?

一、前2字句子形式,後3字名詞語

這種句式,看上去是主謂賓結構,其實都不是。前2字是主謂結構,後面3字是狀語。

1、後3字,名詞修飾名詞

N-F+fnN。

花發-去年叢,前2字主謂結構(句子形式),後3字名詞詞組作狀語,去年是名詞,修飾叢。

他日裹,是時間狀語,去年叢,是地點狀語。

這兩句可以和昨天說的3-2結構,可以比較一下: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石頭上,或者石頭邊,泉聲嗚咽。青松上,或青松邊,日色寒冷。并不是泉聲嗚咽了危石,日色寒冷了青松。危石邊、青松上,都是狀語。

出自杜古詩《老病》:

老病巫山裡,稽留楚客中。

藥殘-他日裹,花發-去年叢。

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風。

合分雙賜筆,猶作一飄蓬。

2、後3字,謂語形式修飾名詞

N-F+vnN。

竹深-留客處,荷淨-納涼時。留、納,動詞v,留客、納涼,是謂語形式(動賓結構)修飾處、時。

很明顯,留客處、納涼時是地點狀語和時間狀語,而不是賓語。

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

落日放船好,輕風生浪遲。

竹深-留客處,荷淨-納涼時。

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

片雲頭上黑,應是雨催詩。

3、後3字,疊字修飾名詞

N-F+frN。

花遠-重重樹,雲輕-處處山。重重,疊字的形容詞,f,表示形容詞,r,表示疊字。重重樹木之後,是遙遠的花影;連綿的群山之上,是輕盈的雲彩。

出自 杜甫《涪江泛舟送韋班歸京(得山字)》:

追餞同舟日,傷春一水間。

飄零為客久,衰老羨君還。

花遠-重重樹,雲輕-處處山。

天涯故人少,更益鬓毛斑。

五言近體詩中,2-3結構的不完全句式,與3-2結構有何異同?

二、前2字謂語形式,後3字名詞語

1、後3字是主從名詞

V-N+nnN。

主從名詞,即偏正關系的名詞詞組。例如:聞詩-鸾渚客,獻賦-鳳樓人。鸾渚、鳳樓,也是名詞,作為修飾語來修飾中心語:客、人。

這個句式前2字是謂語形式:聞詩、獻賦,即謂語+賓語。那麼主語呢?主語後置了,就是鸾渚客、鳳樓人。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V-N+nnN”這個句式都是主語後置,而是要根據詩句的内容來判斷。

出自杜甫《故太子太師徐公挽歌四首》:

舊裡趨庭日,新年置酒辰。

聞詩-鸾渚客,獻賦-鳳樓人。

北首辭明主,東堂哭大臣。

猶思禦朱辂,不惜污車茵。

又如:V-N+fnN。

這個句式和上面的幾乎一樣,無非第3字是形容詞,例如:卷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

殘月,形容詞“殘”修飾名詞“月”,同時殘月一起修飾中心語“影”。

這兩句詩的後3字:殘月影,遠江聲,就不能看作後置的主語了,主語是詩人自己(被省略了)。看作賓語也不合适,類似于狀語。我在殘月影中卷簾,我在遠遠傳來的江聲中高枕。

從這兩句詩與上兩句詩對比來看,可以明确句式是固定的,但是文法是靈活的。

出自唐代杜甫的《客夜》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

計拙無衣食,途窮仗友生。

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

2、後3字是專名

專有名詞也是名詞,是以這個句式和上面兩個其實是一類。

V-N+BXX

三音專有名詞,用BXX表示。例如:能畫-毛延壽,投壺-郭舍人。毛延壽、郭舍人,都是曆史人物。

毛延壽大家很熟悉,善于畫畫,傳說和王昭君關系不太好。郭舍人這個人相對陌生,他善于投壺,《西京雜記》卷五記載:

“武帝時,郭舍人善投壺,以竹為矢,不用棘也。古之投壺,取中而不求還,故實小豆于中,惡其矢躍而出也。郭舍人則激矢令還,一矢百餘反,謂之為骁。

了解了這兩個人物,就明白這兩句詩裡毛延壽、郭舍人是主語。毛延壽-能畫,郭舍人投壺。也是主語後置了。

出自杜甫的《能畫》:

能畫-毛延壽,投壺-郭舍人。

每蒙天一笑,複似物皆春。

政化平如水,皇恩斷若神。

時時用抵戲,亦未雜風塵。

五言近體詩中,2-3結構的不完全句式,與3-2結構有何異同?

三、前2字動詞語,後3字名詞語

前面提到的兩類句式,前2字分别是句子形式(主語+謂語)、謂語形式(謂語+賓語),第三類前2字就是動詞語。

dV-fnN

例如:相逢-故國人。相是副詞,逢是動詞作謂語。單獨看這一句,故國人,是賓語。但是和上聯一起看(取醉-他鄉客),故鄉人應該是後置的主語。

他鄉客,在這裡喝酒而醉,故國人,在此地相逢。

出自杜甫《上白帝城》

江城含變态,一上一回新。

天欲今朝雨,山歸萬古春。

英雄馀事業,衰邁久風塵。

取醉-他鄉客,相逢-故國人。

兵戈猶擁蜀,賦斂強輸秦。

不是煩形勝,深慚畏損神。

五言近體詩中,2-3結構的不完全句式,與3-2結構有何異同?

結束語

今天說的2-3結構的不完全句,前2字都用動詞,明天再介紹幾組前2字沒有動詞的不完全句。

王力先生書中說的不完全句,一種是整句沒有謂語;另一種是指整句可以分為獨立的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沒有謂語 。例如,相逢-故國人,後3字“故國人”沒有謂語。

是以,更容易了解,為什麼“相逢-故國人”中,故國人不是賓語,而是後置的主語。

@老街味道

五言近體詩,3-2結構的不完全句,這種句法您敢用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