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氣球哥重回視野:“過時”的氣球,依舊蘊含生活的真谛

氣球哥重回視野:“過時”的氣球,依舊蘊含生活的真谛

「飛揚向上的氣球裝着孩童們的夢,也承載着生活的寄托。腳踏泥土同樣仰望天空,才是普通生活的真實本色。」

>>>

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10年前在《譚談交通》中走紅的氣球哥近期因譚喬的回訪而重回公衆視野,這位曾經走紅全網的“明星”再一次牽扯出人們10年前的一場記憶。

在時代的洶湧浪潮中,這位曾帶給幾代人溫暖與感動的普通人正在重新緩緩走來。

氣球哥重回視野:“過時”的氣球,依舊蘊含生活的真谛

譚喬初次采訪氣球哥

“我是表示對人民警察的愛。”

“兩口子分手了,因為她嫌我太窮了。”

“賣氣球我們是有良心的,這是為了下一代人的成長。”

愛唱歌的氣球哥甚至在采訪快結束時仍然要求再唱一曲。

氣球哥是譚喬在巡邏時采訪的一位交通違規人員,但卻未曾設想的引出了氣球哥背後的複雜故事——生活貧困、與妻子離異、倒賣假煙假酒等。之是以将其稱為氣球哥,是因為他在騎車和采訪時手裡一直拽着氣球,也拽着他的生活。

氣球哥重回視野:“過時”的氣球,依舊蘊含生活的真谛

氣球哥的走紅既可以說是一次意外,也可以歸屬為一次必然。

瘦小的身軀承載着生活的重壓而努力前行,巨大的人物沖突蘊含于這位社會浪潮中的樂觀主義者。更重要的是,氣球哥呈現出時代飛速變遷下對不同社會群體的包容發展。

“氣球哥”們或許會賣歪煙歪酒歪三輪,但也可以唱支山歌給黨聽。

今天,屬于“氣球哥”的故事,正在一代一代普通人身上上演。

氣球哥重回視野:“過時”的氣球,依舊蘊含生活的真谛

「沖突的“體面”人生,未曾渲染的真實生活」

氣球哥的采訪視訊充滿喜劇,卻飽含悲傷。盡管抱着調侃的态度在視訊中造梗,但視訊結束留在腦海中的苦澀卻像烈酒一般充滿後勁。

這是每一位普通人對同樣為生活而努力奮鬥者的敬意。

觀衆之是以悲傷,是因為氣球哥的喜劇皮面下流露出現實生活的無奈。離異、無穩定工作、為生活四處奔波甚至做一些違規的買賣,這些看起來充滿絕望的詞彙聚集于一位骨瘦嶙峋的普通人身上。

但這不足以讓氣球哥走紅。推動氣球哥走進觀衆内心的是他心靈深處的淳樸與善良以及充滿沖突卻依然“體面”地面對生活。

氣球哥重回視野:“過時”的氣球,依舊蘊含生活的真谛

b站網友評論

這樣的沖突是多重的。一方面是生活的現實壓力與氣球哥對于生活的頑強抵抗;另一方面是多重的精神折磨以及氣球哥仍舊樂觀的生活心态。

氣球哥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新世紀初普通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态,是破碎而需要處處縫補的。但更讓觀衆看到了他是如何在生活的搖曳輕舟上穩住了前行的航向,沒有在狂風暴雨中沉淪。

生活沒有極端的幸福和不幸,隻有努力平衡于其中的奮鬥者們。人生的鐘擺永遠在兩極中搖晃,幸福也是其中的一極:要使鐘擺停止在它一極上,隻能把鐘擺折斷。

氣球哥重回視野:“過時”的氣球,依舊蘊含生活的真谛

飛揚向上的氣球裝着孩童們的夢,也承載着生活的寄托。腳踏泥土同樣仰望天空,才是普通生活的真實本色。

真實,是氣球哥的另一特色。既沒有掩飾生活的貧窮,也大膽表達對人民警察的愛意和對祖國的祝福。在時代的飛速變遷中,他們或許難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但同樣心懷赤誠,心系祖國。

氣球哥重回視野:“過時”的氣球,依舊蘊含生活的真谛

此外,在美顔、濾鏡充斥賽博空間的今天,網友們更加懷念氣球哥不加掩飾的真實生活以及未曾強裝的樂觀主義。

今天的情緒表達是被精心設計的,很多街采是被精心安排的,流量與過度的社交成本擠占了情緒表達的真實空間。

曾經的朋友圈可以随時随地共享,但今天的朋友圈不僅三天可見,更是成為一場被聚光燈無死角照亮的重要舞台,必須無時無刻地呈現出精緻的自己。與此同時,“精緻窮”成為橫亘于年輕人之間的常态。哪怕私下吃土過日,也要在網絡上山珍海味。

不斷被加工、剪輯、渲染的真實生活成為一個個碎片化的哈哈鏡,扭曲地映射着“僞真實”的生活。正因如此,氣球哥的坦然與真誠成為賽博迷宮中的指路牌,引導着觀衆去探尋真實的自己。

但氣球哥亦隻是新世紀初期這一群體中的渺小節點,是龐大時代畫卷下的一張縮影。

氣球哥重回視野:“過時”的氣球,依舊蘊含生活的真谛

譚喬再次采訪氣球哥

「真實的人物鏡像,記錄時代的變遷」

氣球哥可以單指一人,也可以指一個群體。

氣球哥的走紅不僅僅是譚警官的視訊傳播,更重要的是時代折疊與人物沖突的綜合呈現。

換句話說,時代塑造了充滿沖突的氣球哥,而透過氣球哥,人們同樣能夠大體領略那個時代底層群體的生活風貌。與此同時,以氣球哥為依托,人們試圖去找尋蘊含于那個時代,甚至往後每一個時代的樂觀精神。

這也是為何,氣球哥陪伴了兩代人的成長。人們在生活的磨難中找尋氣球哥樂觀精神的影子。

對于新世紀初的中國而言,仍然有很多處在社會邊緣的普通人,在飛速發展的社會現實環境中緩慢前行。在急劇的社會變遷背景下,中國人的價值觀和社會心理所經曆的是同樣迅疾的精神嬗變,它帶有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傳統與現代颉颃、鄉土與都市對峙、積極與消極共存等二進制性特征。

氣球哥重回視野:“過時”的氣球,依舊蘊含生活的真谛

氣球哥便是這一群體的典型代表。他們用樂觀和坦誠遊刃于社會變遷和精神世界之中,于生活本色中找尋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從當下的視角回觀十年前社會的變遷,氣球哥的行為也更多的展現出一種時代的烙印,似乎已經與今天的社會格格不入。

在氣球哥身上能夠窺探到時代的正反面。一方面是經濟突飛猛進,社會飛速發展;另一方面是普通人緊緊追趕時代潮流,亞文化群體不斷湧現。

通過反觀這些微小人物和邊緣群體,能夠了解、感悟、學習這些未曾經曆過的年代。

比如,同樣作為時代鏡像的殺馬特群體。

他們是社會變遷中邊緣群體解構壓力與自我意識覺醒,想要追逐時代浪潮的重要展現。

作為一種“雜草文化”,殺馬特群體們是大陸社會形态及價值觀急速變動的産物。他們常久地處于被俯視的地位,被城市以及鄉村居民們用異樣的眼光消費,他們遊離于中國獨特的城鄉二進制格局外,成為無法融入任何一方的第三元。

這一群體在新世紀初飽受批評,被歸屬為“半城市化”下的文化貧民。殺馬特是新生代農民工一次自發性的主動城市化,他們通過對自我身體的形塑,誇張地書寫了自己對于城市生活的另類想象與體驗,亦真實的記錄了獨屬于中國新世紀初的時代烙印。

不論是氣球哥還是殺馬特或者其他處于社會邊緣或亞文化群體,他們都展現出一個時代的脈搏,展現出精英文化與主流文化外的其他社會樣态。

十年後,當Z時代反觀時代變遷下的中國縮影時,通過像氣球哥這樣的人物真正觸及了那個時代的脈搏與溫度。當九零後、零零後用不一樣的時代視角觀看像氣球哥這樣的人物時,同樣能夠從中汲取溫暖和力量。

這是氣球哥送給青年一代的禮物。

氣球哥重回視野:“過時”的氣球,依舊蘊含生活的真谛

在今天,氣球哥已經不單單指十年前那個緊握氣球為生活奔波的中年人,更是成為每一代普通人打破磨難和樂觀對待生活的生動代言。每一個樂觀面對生活,勇于拼搏的普通人,都可以将其稱為“氣球哥”。

當下全社會變遷還在加速,會有更多類似的“氣球哥”出現。盡管從表面看起來,他們沒有如此艱苦的生活條件以及情感遭遇,但他們同樣是那些奮鬥在基層,在生活的磨砺與錘煉中前行的普通人。

這些新時代的“氣球哥”們在賽博網絡中建立自己的群體歸屬,彼此之間尋找能量互動。這也是為何當下在不同的社交媒體平台中湧現出各式各樣的正能量社群。網絡讓“氣球哥”們聚集在一起,勾勒出新時代中國普通百姓的生動畫面。

氣球哥重回視野:“過時”的氣球,依舊蘊含生活的真谛

豆瓣小組

是以,新時代不是沒有“氣球哥”,而是那些過去未曾或沒有機會發聲的底層群體能夠在賽博互動中找到自己的情緒寄托點,亦能夠成為鼓勵他人,傳遞愛意的“氣球哥”。

同樣,我們能夠看出新時代社會對于像“氣球哥”這類群體更多的善意。這些善意不僅僅是來自同一群體的互相關注,亦包括曾經作為主流文化的由俯視到平視視角的轉換。

最為典型的是打破城鄉二進制格局的邊界,樸素而充滿正能量的鄉村生活正在走進城市,并逐漸成為一種被向往的生活。這說明,那些深根于中國泥土中的善良、樸素情感正在被看見和挖掘,而這也是“氣球哥”們能夠代代流傳的關鍵。

人們回憶、喜歡氣球哥不僅是安撫自己,也是為這個時代的“氣球哥”們找到繼續奮鬥生活的勇氣。

在當下,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别人眼中的“氣球哥”。見證時代的變遷,亦被時代所見證。

參考文獻

[1]王斌.快速城鎮化背景下的差序制造與污名建構——再議“殺馬特”群體[J].中國青年研究,2015(01):60-64+59.DOI:10.19633/j.cnki.11-2579/d.2015.01.011.

(圖檔來源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