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气球哥重回视野:“过时”的气球,依旧蕴含生活的真谛

气球哥重回视野:“过时”的气球,依旧蕴含生活的真谛

「飞扬向上的气球装着孩童们的梦,也承载着生活的寄托。脚踏泥土同样仰望天空,才是普通生活的真实本色。」

>>>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10年前在《谭谈交通》中走红的气球哥近期因谭乔的回访而重回公众视野,这位曾经走红全网的“明星”再一次牵扯出人们10年前的一场记忆。

在时代的汹涌浪潮中,这位曾带给几代人温暖与感动的普通人正在重新缓缓走来。

气球哥重回视野:“过时”的气球,依旧蕴含生活的真谛

谭乔初次采访气球哥

“我是表示对人民警察的爱。”

“两口子分手了,因为她嫌我太穷了。”

“卖气球我们是有良心的,这是为了下一代人的成长。”

爱唱歌的气球哥甚至在采访快结束时仍然要求再唱一曲。

气球哥是谭乔在巡逻时采访的一位交通违规人员,但却未曾设想的引出了气球哥背后的复杂故事——生活贫困、与妻子离异、倒卖假烟假酒等。之所以将其称为气球哥,是因为他在骑车和采访时手里一直拽着气球,也拽着他的生活。

气球哥重回视野:“过时”的气球,依旧蕴含生活的真谛

气球哥的走红既可以说是一次意外,也可以归属为一次必然。

瘦小的身躯承载着生活的重压而努力前行,巨大的人物矛盾蕴含于这位社会浪潮中的乐观主义者。更重要的是,气球哥呈现出时代飞速变迁下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包容发展。

“气球哥”们或许会卖歪烟歪酒歪三轮,但也可以唱支山歌给党听。

今天,属于“气球哥”的故事,正在一代一代普通人身上上演。

气球哥重回视野:“过时”的气球,依旧蕴含生活的真谛

「矛盾的“体面”人生,未曾渲染的真实生活」

气球哥的采访视频充满喜剧,却饱含悲伤。尽管抱着调侃的态度在视频中造梗,但视频结束留在脑海中的苦涩却像烈酒一般充满后劲。

这是每一位普通人对同样为生活而努力奋斗者的敬意。

观众之所以悲伤,是因为气球哥的喜剧皮面下流露出现实生活的无奈。离异、无稳定工作、为生活四处奔波甚至做一些违规的买卖,这些看起来充满绝望的词汇聚集于一位骨瘦嶙峋的普通人身上。

但这不足以让气球哥走红。推动气球哥走进观众内心的是他心灵深处的淳朴与善良以及充满矛盾却依然“体面”地面对生活。

气球哥重回视野:“过时”的气球,依旧蕴含生活的真谛

b站网友评论

这样的矛盾是多重的。一方面是生活的现实压力与气球哥对于生活的顽强抵抗;另一方面是多重的精神折磨以及气球哥仍旧乐观的生活心态。

气球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世纪初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是破碎而需要处处缝补的。但更让观众看到了他是如何在生活的摇曳轻舟上稳住了前行的航向,没有在狂风暴雨中沉沦。

生活没有极端的幸福和不幸,只有努力平衡于其中的奋斗者们。人生的钟摆永远在两极中摇晃,幸福也是其中的一极:要使钟摆停止在它一极上,只能把钟摆折断。

气球哥重回视野:“过时”的气球,依旧蕴含生活的真谛

飞扬向上的气球装着孩童们的梦,也承载着生活的寄托。脚踏泥土同样仰望天空,才是普通生活的真实本色。

真实,是气球哥的另一特色。既没有掩饰生活的贫穷,也大胆表达对人民警察的爱意和对祖国的祝福。在时代的飞速变迁中,他们或许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同样心怀赤诚,心系祖国。

气球哥重回视野:“过时”的气球,依旧蕴含生活的真谛

此外,在美颜、滤镜充斥赛博空间的今天,网友们更加怀念气球哥不加掩饰的真实生活以及未曾强装的乐观主义。

今天的情绪表达是被精心设计的,很多街采是被精心安排的,流量与过度的社交成本挤占了情绪表达的真实空间。

曾经的朋友圈可以随时随地共享,但今天的朋友圈不仅三天可见,更是成为一场被聚光灯无死角照亮的重要舞台,必须无时无刻地呈现出精致的自己。与此同时,“精致穷”成为横亘于年轻人之间的常态。哪怕私下吃土过日,也要在网络上山珍海味。

不断被加工、剪辑、渲染的真实生活成为一个个碎片化的哈哈镜,扭曲地映射着“伪真实”的生活。正因如此,气球哥的坦然与真诚成为赛博迷宫中的指路牌,引导着观众去探寻真实的自己。

但气球哥亦只是新世纪初期这一群体中的渺小节点,是庞大时代画卷下的一张缩影。

气球哥重回视野:“过时”的气球,依旧蕴含生活的真谛

谭乔再次采访气球哥

「真实的人物镜像,记录时代的变迁」

气球哥可以单指一人,也可以指一个群体。

气球哥的走红不仅仅是谭警官的视频传播,更重要的是时代折叠与人物矛盾的综合呈现。

换句话说,时代塑造了充满矛盾的气球哥,而透过气球哥,人们同样能够大体领略那个时代底层群体的生活风貌。与此同时,以气球哥为依托,人们试图去找寻蕴含于那个时代,甚至往后每一个时代的乐观精神。

这也是为何,气球哥陪伴了两代人的成长。人们在生活的磨难中找寻气球哥乐观精神的影子。

对于新世纪初的中国而言,仍然有很多处在社会边缘的普通人,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环境中缓慢前行。在急剧的社会变迁背景下,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所经历的是同样迅疾的精神嬗变,它带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传统与现代颉颃、乡土与都市对峙、积极与消极共存等二元性特征。

气球哥重回视野:“过时”的气球,依旧蕴含生活的真谛

气球哥便是这一群体的典型代表。他们用乐观和坦诚游刃于社会变迁和精神世界之中,于生活本色中找寻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从当下的视角回观十年前社会的变迁,气球哥的行为也更多的体现出一种时代的烙印,似乎已经与今天的社会格格不入。

在气球哥身上能够窥探到时代的正反面。一方面是经济突飞猛进,社会飞速发展;另一方面是普通人紧紧追赶时代潮流,亚文化群体不断涌现。

通过反观这些微小人物和边缘群体,能够了解、感悟、学习这些未曾经历过的年代。

比如,同样作为时代镜像的杀马特群体。

他们是社会变迁中边缘群体解构压力与自我意识觉醒,想要追逐时代浪潮的重要体现。

作为一种“杂草文化”,杀马特群体们是大陆社会形态及价值观急速变动的产物。他们常久地处于被俯视的地位,被城市以及乡村居民们用异样的眼光消费,他们游离于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格局外,成为无法融入任何一方的第三元。

这一群体在新世纪初饱受批评,被归属为“半城市化”下的文化贫民。杀马特是新生代农民工一次自发性的主动城市化,他们通过对自我身体的形塑,夸张地书写了自己对于城市生活的另类想象与体验,亦真实的记录了独属于中国新世纪初的时代烙印。

不论是气球哥还是杀马特或者其他处于社会边缘或亚文化群体,他们都展现出一个时代的脉搏,展现出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外的其他社会样态。

十年后,当Z时代反观时代变迁下的中国缩影时,通过像气球哥这样的人物真正触及了那个时代的脉搏与温度。当九零后、零零后用不一样的时代视角观看像气球哥这样的人物时,同样能够从中汲取温暖和力量。

这是气球哥送给青年一代的礼物。

气球哥重回视野:“过时”的气球,依旧蕴含生活的真谛

在今天,气球哥已经不单单指十年前那个紧握气球为生活奔波的中年人,更是成为每一代普通人打破磨难和乐观对待生活的生动代言。每一个乐观面对生活,勇于拼搏的普通人,都可以将其称为“气球哥”。

当下全社会变迁还在加速,会有更多类似的“气球哥”出现。尽管从表面看起来,他们没有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情感遭遇,但他们同样是那些奋斗在基层,在生活的磨砺与锤炼中前行的普通人。

这些新时代的“气球哥”们在赛博网络中建立自己的群体归属,彼此之间寻找能量互动。这也是为何当下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正能量社区。网络让“气球哥”们聚集在一起,勾勒出新时代中国普通百姓的生动画面。

气球哥重回视野:“过时”的气球,依旧蕴含生活的真谛

豆瓣小组

因此,新时代不是没有“气球哥”,而是那些过去未曾或没有机会发声的底层群体能够在赛博交互中找到自己的情绪寄托点,亦能够成为鼓励他人,传递爱意的“气球哥”。

同样,我们能够看出新时代社会对于像“气球哥”这类群体更多的善意。这些善意不仅仅是来自同一群体的互相关注,亦包括曾经作为主流文化的由俯视到平视视角的转换。

最为典型的是打破城乡二元格局的边界,朴素而充满正能量的乡村生活正在走进城市,并逐渐成为一种被向往的生活。这说明,那些深根于中国泥土中的善良、朴素情感正在被看见和挖掘,而这也是“气球哥”们能够代代流传的关键。

人们回忆、喜欢气球哥不仅是安抚自己,也是为这个时代的“气球哥”们找到继续奋斗生活的勇气。

在当下,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气球哥”。见证时代的变迁,亦被时代所见证。

参考文献

[1]王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差序制造与污名构建——再议“杀马特”群体[J].中国青年研究,2015(01):60-64+59.DOI:10.19633/j.cnki.11-2579/d.2015.01.011.

(图片来源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