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油價、車價雙重上漲,插電混動車型或成“最優選”

油價、車價雙重上漲,插電混動車型或成“最優選”

當下的汽車市場,“漲價”已經成了最熱的詞彙。

根據不完全統計,迫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以及晶片短缺等因素,從2022年初開始,已有近20家車企官宣漲價,涉及車型已超40款。不僅如此,漲幅也在不斷擴大,目前最高漲幅的車型已超過3萬元。

而除了新能源汽車價格在大幅上漲,傳統燃油車主的用車壓力也在增加。受俄烏沖突的影響,國際油價大幅上揚,國内成品油的零售價也再一次迎來大幅上漲,在此次油價上調之後,油價已經進入“9元時代”。一升汽油上漲的幅度為0.6-0.7元,這就意味着50升容量的普通家用車加滿一次油将會多花30多元。

面對油價和車價的雙重上漲,一些費者陷入了兩難:燃油車買得起,開不起;電動車開得起,買不起。

混動或迎來機遇

由于電池原材料價格的增長導緻新能源汽車生産成本的增加,近期,包括特斯拉、比亞迪、小鵬、威馬,哪吒、理想、零跑等在内的新能源車紛紛開啟了漲價潮,漲價幅度在3千元—3萬多元不等。

從新能源汽車車型漲價的幅度不同可以看出,漲價幅度較高的基本是電池容量比較大的車型,因為更大的電池容量就意味着更高的電池成本;而采用小号電池組的混動車型受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較小,漲幅一般都較小。以比亞迪DM-i為例,其價漲價幅度較小,為3000元,因為該車型是混動車型,使用的電池容量比較少,是以漲價幅度就低。目前,率先采用混動技術的豐田和本田也尚未宣布旗下産品漲價。反觀漲價幅度較高的,大部分是純電動汽車,搭載了更大的電池容量的特斯拉model Y,零跑C11等這樣的車型。

在油價上漲,新能源車一再提價的背景下,讓衆多本想購置純電動車的消費者開始将目光投向了插電混動車型。一方面,插電混動車型油耗更低,另一方面,插電混動車型在部分城市可上綠牌、不限号,免購置稅,是以受到大家的熱捧,成為新能源車銷量大增的主要動力來源。

可以說,插電混合動力車型是現階段實用性很強的車型,在銷售市場也有直接的展現。乘聯會統計資料,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零售端銷量達298.9萬輛,其中純電動車型2444萬輛,同比增長168.6%;包含增程式在内的插電混動車型銷量達54.5萬輛,同比增長171.2%,增速略高于純電動汽車。

根據中汽協資料,2月份,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8倍,至33.4萬輛。同時插電混動汽車銷量更是同比大增3.3倍,達7.5萬輛。

業内分析認為,插電混動車型所用電池較少,成本相對可控,且在主流燃油家用車市場,一車多用的場景需求也使純電動車目前的整體競争力偏弱。而插電混動車型,一方面可在新能源政策最後階段享受名額和路權的紅利,另一方面也可在新能源政策退出後,以混動車的身份在消費端打節能省油牌,在生産端緩解企業平均油耗壓力。

是以,業内分析認為,插電混動市場潛力巨大,正迎來快速增長期。未來,随着越來越多廠商推出插電混動車型,插電混動這塊蛋糕将越做越大,不斷加速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

車企大面積布局混動市場

随着吉利、長城等自主品牌車企在混動車型上持續加碼,漲價潮之下的新能源市場也有了更多的看點。混動汽車作為從燃油車到純電動汽車之間的一種銜接,存在的意義開始得到凸顯。

像比亞迪等在插電混合動力市場上布局已久的車企,靠着純電、混動雙線布局,在市場占有率與電動大潮間,尋找着自己的平衡。今年1-2月,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中,51.5%來自插電混動車型,較2021年提升近8個百分點。目前車電混動車型的熱銷榜單中,比亞迪占據半壁江山。而按照比亞迪方面此前在投資者會上的預測,今年全年銷量預計在110萬輛—120萬輛,其中混動車型會在50萬—60萬輛。

在理想和比亞迪兩個成功案例後,無論是新進入的車企還是傳統燃油車企,都開始向混動領域傾斜。長安汽車已率先在十多萬元市場跟進插電混動車型,長安汽車在去年6月推出自家的混合動力系統——藍鲸iDD系統,近日推出插電混動版UNI-K,售價在15-20萬之間。

吉利汽車與長城汽車對于插電混動的規劃則是自上而下。根據規劃,2022年吉利汽車将推出13款新車,其中包括5款雷神超級電混車型、3款雷神油電混動車型、1款醇電混動車型。長城汽車在2020年12月釋出了檸檬混動DHT技術平台,在2021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即推出摩卡、瑪奇朵、WEY拿鐵三款插電車型。

一直在混動領域技術領先的豐田預計,至2030年,該公司電動化車型銷售量将達550萬輛,到2025年,混合電動汽車(H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車型年銷量要達到450萬輛,EV和燃料電池汽車(FCEV)車型年銷量累計要達到100萬輛。

此外,奇瑞、上汽等均有自己的混動平台,廣汽直接承接豐田的THS混動技術。

業内專家認為,混合動力是适合現階段基礎、适合市場需求,能有效降低汽車能耗、降低碳排放的汽車動力總成解決方案。而燃油車企布局混動更是一個折中卻行之有效的政策,既能夠在政策壓力下進行新能源轉型,又為全面電動化争取了發展時間。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A級市場在插電混動車型上,今年将迎來爆發增長。預計全年會有50萬輛以上的增長空間,自主品牌的插混産品更是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于建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