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8%的員工學曆不足大學,這家晶片公司拿什麼上市創業闆?

功率半導體賽道的火熱,吸引了大量公司赴科創闆、創業闆上市。近日,又一家功率半導體企業赴創業闆IPO。3月7日,黃山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微電子”)創業闆IPO申請獲得深交所受理。

晶片是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行業,對人才要求很高。然而芯微電子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公司并無碩士學曆員工,大學學曆員工僅16人,占比2.02%。

芯微電子是一家功率半導體領域的IDM廠商,形成了以晶片設計及晶圓制造為核心,涵蓋上遊材料和後道封裝在内的多元度業務體系。在未來發展規劃方面,其欲發展為國内功率半導體全産業鍊布局的領先企業。

那麼,芯微電子的人才團隊能支撐其雄心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3月24日緻電芯微電子,并經該公司從業人員要求發送采訪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複。

約98%員工學曆不足大學

截至2021年9月20日,芯微電子在冊員工793人,其中大學學曆16人,占比2.02%;大專學曆123人,占比15.51%;高中及以下學曆654人,占比82.47%。

98%的員工學曆不足大學,這家晶片公司拿什麼上市創業闆?

圖檔來源:招股書截圖

在芯微電子核心技術人員中,大學學曆占比也不足一半。該公司共有饒祖剛、王日新、王民安、葉民強、項建輝這5名核心技術人員,其中,饒祖剛為公司董事、總工程師,其為大學學曆,碩士學位,正進階工程師;王日新為芯微電子創始人,曾于沈陽工業大學電力半導體專業大專《專業證書班》學習。而王民安、葉民強、項建輝分别為大學、大專、大專學曆。

5名核心技術人員中,僅饒祖剛、王民安兩人獲得了大學學曆。饒祖剛雖然取得北京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碩士學位,但招股書中沒有提及其是否取得碩士研究所學生學曆。考慮到芯微電子793名在冊員工中并無研究所學生學曆,饒祖剛應該僅有碩士學位,而無碩士研究所學生學曆。

另外,芯微電子研發人員共88人,但公司僅有16名大學員工。也就是說,大部分研發人員都是大學以下學曆。

同行上市公司中,立昂微(605358.SH)于2021年年報中披露其研發人員學曆。該公司研發人員共423人,7名博士研究所學生、77名碩士研究所學生、218名大學、118名專科、3名高中及以下。是以可得,立昂微研發人員大學及以上學曆占比為70.39%。

另外,芯微電子表示,公司建立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研發體系。研發流程主要包括項目立項、設計開發、樣品試制、小批量驗證以及量産轉化等階段,每個階段均由研發部牽頭,營銷部、材料制造部、晶片制造部、封裝制造部以及采購部等多個部門深度參與。

即公司研發流程每個階段均由研發部牽頭。有趣的是,芯微電子研發部副部長汪杏娟僅國中學曆。其曆任芯微電子前身黃山電器擴散工廠中的房間主任、技術中心副主任、監事會主席,2020年8月至今,汪杏娟任芯微電子監事會主席、研發部副部長。

芯微電子是一家IDM公司,即設計、制造、封裝均有布局。而其封裝一部部長金文芳同樣是國中學曆。金文芳曆任黃山電器焊接組組長、封裝制造一部部長、職工監事。2020年8月至今,其擔任芯微電子封裝制造一部部長、職工監事。

研發人員薪酬偏低

芯微電子表示,功率半導體的研發生産過程涉及微電子、半導體實體、材料學等諸多學科,需要相關人員綜合掌握多領域技術工藝,并加以整合內建,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IDM模式對企業在晶片設計、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等環節的技術和工藝儲備都提出較高要求。缺少任何一個環節的技術和工藝的儲備均無法建立起完整的IDM模式。

人才正是建立完整IDM體系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晶片行業人才短缺問題愈演愈烈,各大公司紛紛高薪“搶人”。2021年年中,一位業内人士便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學弟在上海一家晶片設計公司拿到40萬/年薪水。

據晶片人才教育訓練機構叩持電子資訊顯示,某西安公司招聘模拟版圖設計工程師崗位薪酬待遇為2萬元/月-3.5萬元/月,15薪;某廣州公司招聘IC數字後端工程師薪酬待遇為1.8萬元/月-3.5萬元/月,13薪;南京某公司招聘晶片驗證工程師薪酬待遇為1.8萬元/月-3萬元/月。

而芯微電子研發人員平均月薪僅1萬出頭。該公司2021年1-9月研發費用共計1689.27萬元,其中職工薪酬為810.53萬元。照此計算,88名研發人員人均月薪為1.02萬元。對比上述公司提供的薪資,芯微電子員工薪酬相對偏低。

對比同行上市公司,芯微電子薪酬也相對偏低。立昂微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為8230.04萬元,研發人員共423人。照此計算立昂微研發人員平均月薪為1.62萬元。

捷捷微電(300623.SZ)2020年年報顯示,該年度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為3729.39萬元,研發人員共208人,即平均月薪為1.49萬元。

不過,也有上市公司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大幅低于芯微電子。揚傑科技2020年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為4982.70萬元,研發人員676人,即平均月薪0.61萬元。

事實上,芯微電子不論是從專利數量、研發人員人數都大幅低于可比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0日,捷捷微電、揚傑科技、華微電子、立昂微專利數量分别為99項、285項、74項和62項,芯微電子僅為20項。研發人員方面,上述可比同行分别為208人、676人、616人和273人,芯微電子僅為88人。

多項産品毛利率低于可比同行

根據專業化分工和經營模式的不同,半導體行業的企業可以分為一體化模式(即IDM)和垂直分工模式。芯微電子正是一家IDM公司,集功率半導體上遊材料生産、晶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終端銷售與服務等縱向産業鍊為一體。

公司産品以晶閘管為主,涵蓋MOSFET、整流二極管和肖特基二極管及上遊材料(抛光片、外延片、銅金屬化陶瓷片)。原材料方面,芯微電子自研自産6英寸抛光片、外延片。晶片方面,其2020年實作5英寸晶閘管晶片的量産。

從招股書來看,國内可比公司普遍營收、淨利潤大幅高于芯微電子,但采取IDM模式經營卻相對稀少。2021年1-9月,捷捷微電、揚傑科技、華微電子、立昂微營收分别為13.46億元、32.41億元、16億元和17.53億元,淨利潤分别為3.88億元、6.07億元、0.62億元和4.18億元。

芯微電子2021年1-9月營收2.75億元,淨利潤0.79億元。與四家可比同行上市公司相比營收和利潤規模較小。

98%的員工學曆不足大學,這家晶片公司拿什麼上市創業闆?

此外,芯微電子雖在外延片、晶閘管、MOSFET、二極管等行業均有布局,但多個産品毛利率低于可比同行。

外延片方面,芯微電子主要與立昂微對比。2021年1-9月外延片毛利率為25.08%,而立昂微2018年、2019年外延片毛利率分别為51.86%、49.95%,2020年半導體矽片毛利率為40.66%。對此,芯微電子表示主要系公司新産線剛剛建成投産,新廠房、新倉庫及其他配套設施的折舊費用較高。

主力産品晶閘管方面,芯微電子主要與捷捷微電對比。2020年,捷捷微電晶閘管器件、晶閘管晶片毛利率分别為56.12%、71.84%,芯微電子毛利率分别為46.30%、62.98%,均低于捷捷微電。芯微電子認為,産品應用領域的不同以及疫情的影響導緻2020年公司晶閘管晶片毛利率低于捷捷微電,但不存在明顯差異。

MOSFET方面,芯微電子主要與捷捷微電、立昂微對比。2020年,捷捷微電MOSFET器件、晶片毛利率分别為19.05%、9.71%,而芯微電子毛利率分别為-11.04%、-15.74%。值得一提的是,立昂微2018年、2019年MOSFET晶片毛利率均低于芯微電子。

另外,受益于下遊景氣及産能提升等因素,芯微電子2021年1-9月MOSFET毛利率大幅提升,MOSFET晶片達到40.16%,MOSFET器件達到1.20%。

需要注意的是,據方正證券資料,4英寸矽片、5英寸矽片、6英寸矽片分别于1980年左右、1985年左右和1990年左右推出。目前市場主要由12英寸矽片、8英寸矽片占據。據SEMI統計,2019 年12英寸矽片占全部半導體矽片出貨面積的67.2%。根據IC Insights預測,2021 年12英寸矽片産能占比有望提升至71.2%。

根據滬矽産業招股書,國内12英寸晶片制造産能持續提升,8英寸、6英寸晶片制造産能将持續下降。而芯微電子擁有兩條晶片制造産線,分别為4英寸、5英寸。可以看出,芯微電子晶片産線與目前市場主流矽片需求之間存在差距。

記者|朱成祥

編輯|楊夏(實習)程鵬 蓋源源 杜恒峰

校對|何小桃

封面圖檔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衆号背景申請并獲得授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