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很喜歡去步行街買衣服,因為這裡有本地人才知道的規則,買東西可以講價。
那些老闆都很精明,每一件衣服上的标價都是裝飾,具體的價格需要你自己去問,而老闆會根據你的衣着打扮來判斷你的消費水準,進而給出不一定的價格。
那些衣着光鮮而又年輕涉世未深的,通常臉皮薄不好意思講價,是以老闆說多少就是多少。而那些臉皮厚,特别摳門的,就會和老闆砍價,直到說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而這個砍價的過程,就是一個雙方博弈的過程,發揮空間很大。
後來我逐漸不喜歡這種“砍價”的買賣,因為太耗費時間和精力了,最重要的是,每次砍價買完衣服回家,我又後悔了。始終覺得自己吃虧了,剛才應該再砍狠一點,說不定就能更加便宜。但是又害怕砍多了,别人覺得你太過分,于是不好意思隻能接受老闆給出的價格。
是以,無論怎麼砍,買的人覺得自己砍少了,而賣的人覺得自己賺少了,所有人都會覺得自己吃虧了。

如果将婚姻中的利益平衡和買賣東西“砍價”聯系在一起,你就會發現,無論是高娶低嫁,還是高嫁低娶,所有人都會覺得自己吃虧了,這段婚姻就不會有真正的勝利者。
當你将婚姻視為商品作為買賣進行利益衡量,計較得失的時候,就是你要失去這段婚姻的時候,即便剛開始你們的愛情很甜美,最終都會輸給這種“吃虧”的不平衡心理。
最近看電視劇《心居》裡的顧昕和葛玥的婚姻,注定是一場悲劇。而悲劇的根源不在于是高娶低嫁,而是這種将婚姻商品化,放在秤子上掂量的勢利行為,最終會毀掉所有。
葛玥的爸爸是局長,家裡很有錢,大可以找一個門當戶對的男人結婚,但是為什麼會選擇家庭條件遠不如自己的顧昕?我想有這三個原因:
1、葛玥雖然有錢,但是個子矮長相一般,雖然不算醜,但也算不上很漂亮,平時穿衣打扮都不是那種追求奢侈的千金小姐,反而很樸素。而顧昕個子高又長得帥,有一份得體的工作,這個硬性條件剛好是葛玥的弱勢,是以葛玥能選擇他也是看上這一點。
2、其次,葛玥是獨生女,父母又有錢,以後的所有東西都是要留給女兒的。如果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家庭,這種男人就不好掌控了,說得直白一些,就是不聽話。葛玥作為女人,明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她不缺錢,想要的是對她好,容易掌控聽話的男人。
3、從顧昕的媽媽愛炫耀,說話直白又虛榮的性格可以看出,他父母不是會工于心計的人,隻是見識少,沒見過大場面。而顧昕也是性格優柔寡斷,喜歡拖沓的人,本質上沒什麼壞心思,葛玥想必也是看上他這種性格,以及她的家庭,好對付。
而顧昕看上葛玥的原因就很明顯了,為了她抛棄高個子的前女友,就是因為對方有錢。
如果從葛玥擇偶的出發點和目的看,兩個人雖然經濟條件不一樣,但也算是各取所需,并不是不平等的。
但是就像買衣服砍價的道理一樣,所有人都覺得自己吃虧了。顧昕的媽媽一方面在所有顧家親戚面前炫耀葛玥的爸爸是局長,他們買的房子多豪華,另一方面又會在葛玥面前陰陽怪氣,覺得自己是“賣兒子”,兒子對葛玥的父母比對自己還好。既想要沾别人的光,又嫌棄别人,明顯的拎不清。
而葛玥的父母也是,既然承認了這段婚姻,就應該尊重孩子們的選擇,不做過多的幹涉。偏偏葛玥的媽媽覺得女兒低嫁吃虧了,看到女兒不開心就知道受委屈了,于是故意讓顧昕做家務敲打他。
葛玥的爸爸更過分,私底下找人監視顧昕,威脅顧昕前女友不要再糾纏顧昕。表面上對顧昕說對他很滿意,隻希望他對女兒好,夫妻關系融洽。私底下卻做出這樣的事情,殺人不見血,比起顧昕媽媽的炫耀和陰陽怪氣,葛玥爸爸才是殺人不見血,表面上不動聲色,實際掌控一切。
而你以為葛玥就很無辜嗎?有這樣心思深沉的父母,她肯定也不簡單。這不,顧昕媽媽剛在她面前說“賣兒子”的話,轉頭見到媽媽就一臉愁雲,嘴上說沒事,她媽媽能不看得出來女兒受委屈了嗎?肯定會幫女兒出氣,故意讓顧昕做家務,給他下馬威,敲打他。這也是葛玥預設的,因為自己受氣了,也知道媽媽的性格,故意放任媽媽去奚落顧昕。
而顧昕既然選擇了葛玥,還不能夠管住自己的媽媽不要亂說話,三番四次陰陽怪氣地說話,難道不也是顧昕預設了媽媽的行為嗎?是要通過媽媽的嘴來敲打葛玥,讓葛玥不要覺得自己家有錢就高人一等。
這段婚姻裡,表面上心平氣和,實際上明槍暗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盤,結果能好才怪。
婚姻畢竟不是買賣,隻要你帶着“吃虧不吃虧”的心思去相處,用高低貧賤來評價一段婚姻,最後你都會覺得自己“吃虧”進而心理不平衡,一旦出現沖突,都會認為是别人的錯,是别人欠自己的,婚姻就成了“戰場”,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私心在争權奪利,有的争取地位,有的争取金錢,有的争取名聲,誰都不單純。
如果你一定要将婚姻視為買賣,那就一定會有人吃虧,也一定會有人賺了,一旦有了這種心理設定,過程肯定是明争暗鬥,你争我奪,互相算計,結果就注定是悲劇,所有人最後都會覺得别人對不起自己,自己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