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閨女,你弟想你了,帶新女婿來吃飯”“不敢去,三婚不想再離”

01

雖然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但絕對擁有婚後對小家的決定權。

是以成年後的生活,其實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是個麻煩,那麼成家後就是你重獲新生的機會。

接下來案例中的女主人公,就遇到了難纏的娘家人,直到吃虧多次才有所醒悟。

文霞今年剛好三十歲了,這個年紀不乏有女孩還沒結婚,可她已經離過一次婚了。

要說起為什麼年紀輕輕就離了婚,話還要說回到文霞的娘家。

文霞家裡還有個弟弟,小她三歲。父母又都是農村出身,是以骨子裡重男輕女的厲害。

家人從小就慣着她這個弟弟,導緻小弟性格懶散,讀書也不成器。

倒是不被重視的文霞,順利考上了大學,畢業後還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她工作沒兩年,家裡人就為了弟弟着想,花光了積蓄在城裡買下了一個房子。

“閨女,你弟想你了,帶新女婿來吃飯”“不敢去,三婚不想再離”

買完房子後,文霞母親就找到她說道:“霞啊,這房子說是給你弟買的,但是你在城裡上班,你這也有了家啊。”

文霞看着家裡條件改善了,也很欣喜。

隻是母親接下來又說道:“這家裡錢不多,是以房子還有一點貸款。你弟弟沒你有本事,你看這房貸你負擔能行嗎?”

文霞聽完就詢問了每個月房貸的具體數額,在了解到是兩千多時,沒多猶豫就答應了下來。

至此城裡房子的房貸就歸文霞還了,而她并不知道房本寫的是弟弟一個人的名字。

還了幾年後,文霞年紀也不小了,該談婚論嫁了。

在機關同僚的介紹下,認識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張顯明。

張顯明為人靠譜,工作體面穩定,就連房車也早早準備好了。

文霞相處了大半年後,就和張顯明打了結婚證,走入了婚姻。

雖然嫁人了,但是娘家弟弟的事,她還是挂在心上。

幫娘家房子還房貸的事情,她也是有意隐瞞着丈夫,不敢讓他知道。

可是哪有不透風的牆呢,不知怎的,丈夫還是知道了這件事。

他第一時間去跟文霞确定,而她沉默的态度也讓張顯明知道了真相。

張顯明當即勸說妻子不要再為弟弟還房貸,要多為他們的小家考慮。

可誰知文霞覺得幫襯娘家是應當應分的事情,依然每個月定期還款。

“閨女,你弟想你了,帶新女婿來吃飯”“不敢去,三婚不想再離”

時間久了,丈夫張顯明越來越不滿。再加上文霞弟弟十分不成器,他終于在家人的勸說下,提出了離婚。

因為房子是男方婚前獨自買的,是以離婚後她就回到了娘家住。

這次回來,母親雖然對她依然關心,但是文霞總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滋味。

果然沒多久,母親就張羅人給她介紹對象了。

文霞其實跟母親再三表示過,剛離婚想靜一靜再好好找一個可托付的人。

可母親總說三十歲不小了,一定要抓點緊。

于是在母親的整日唠叨下,文霞又開始了第二段婚姻。

丈夫是鄰居介紹的,也是離婚沒孩子的情況。

這一任丈夫脾氣不錯,雖然工作一般,但是又顧家又會做飯。

失去一次婚姻的文霞,想好好把握住這一次的幸福。

她一次把家裡的房貸都還完了,雖然積蓄所剩無幾,但是不用擔心隐瞞丈夫什麼了。

可哪知母親和弟弟這裡,哪裡肯輕易放過她。

因為幾年過去了,弟弟也到了娶媳婦的年紀。

經過媒人介紹,和鎮上的一個姑娘好上了,眼看着就要結婚了。

是以母親再次找到了文霞說道:“文霞啊,你弟弟眼瞅着就要結婚了,可女方提出要彩禮十五萬,我跟你爸榨幹了骨頭也隻能拿出八萬可咋整。”

看着母親滿面愁容,鬓角好像都多出了幾縷白發。

文霞很是于心不忍,于是回家沒跟丈夫商量就取了七萬給母親湊彩禮。

母親看着女兒又拿來這麼多錢,感動的不知道說什麼好,這眼睛都滴出了淚水。

可文霞心裡有些苦楚,母親這關是過了,可丈夫那關難過啊。

果然沒多久,丈夫就發現存款少了一筆錢。

“閨女,你弟想你了,帶新女婿來吃飯”“不敢去,三婚不想再離”

要知道他的工作很辛苦,那都是自己的血汗錢啊。

得知的七萬被文霞拿去給娘家弟弟湊彩禮後,他氣的一個多月沒和妻子說話。

這件事後兩人感情有了不小的嫌隙,無論文霞怎麼主動求和,感情也不似從前。

就這樣冷戰了一年多,兩人還是分道揚镳了。

這次的離婚給文霞帶來了不小的打擊,娘家也回不去了。因為弟媳搬了進去,還懷了孕。

此時她才醒悟,弟弟一結婚,娘家就無她的容身之處了。

看着弟弟結婚有了寶寶,她卻兜兜轉轉結了兩次婚。

她決心再也不能糊塗下去,也告訴自己今後要活的自私一些。

于是她努力工作攢錢,一分也沒有給娘家轉過。

不僅報了成人舞蹈班,還悉心研究穿衣打扮。

沒有生育過的文霞依舊富有風韻,是以不到兩年,她就又一次結婚了。

這次的丈夫條件最好,是個體老闆,年收入少說也有二三十萬。

男方雖然有個女兒但是判給了前妻,是以非常想和文霞生一個兒子。

這是文霞第三次結婚了,她也是真心喜歡現在的丈夫。

于是辭掉了工作,積極在家裡備孕,準備迎接幸福生活。

可母親知道文霞三婚找了個有錢人後,臉上别提多有面子了。

時不時就給文霞打電話噓寒問暖,努力增進母女感情。

果然母親又找了個機會找文霞要錢,她電話裡說道:“文霞,你弟弟機關倒閉了,現在你弟媳又要生了,他們兩口子你幫幫吧。”

這是這次文霞說了些不痛不癢的話,并沒有搭母親的腔。

眼見文霞不給錢,母親有些着急,就想着找新女婿要。

于是又打去了電話說道:“閨女,你弟想你了,帶新女婿來吃飯吧。”

文霞閉着眼睛就知道這是想當面借錢,是以直接回應道:“不敢去,三婚不想再離了。”

說完就冷漠的挂掉了電話,而另一頭的娘家人也都心虛的不說話。

他們不知道,此時的文霞早就看透了人心,她隻想好好跟丈夫過日子生孩子……

案例中的文霞經曆了三次婚姻,才看透了不知進退的娘家人。

這告訴我們子女不僅在贍養父母時要注意分寸,更要謹記以下兩個道理。

“閨女,你弟想你了,帶新女婿來吃飯”“不敢去,三婚不想再離”

02

一:在父母的索取面前,子女要有自己的底線。

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以此表達父母對孩子的舐犢之情。

可是天下之大,又如何保證所有的父母對孩子都是不求回報的呢。

恰恰相反,一些父母對于孩子是抱有一定的功利心的。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幻想孩子能夠做到。

當孩子長大成人了,又拿道德綁架那一套,讓子女對自己有求必應。

案例中的母親就把女兒當成了取款機,不停的索取金錢,來為家庭減輕負擔。

殊不知女兒在她的折騰下,已經離異兩次。

這樣隻把孩子當成利益工具的父母,實在是令人氣憤。

攤上這樣不幸的父母,做子女的隻能及時醒悟,适當保持距離。

是以一旦發現父母有索求無度的表現時,就要及時設定底線。

擺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場,即使是親生父母,也不能不講情理的過分要求子女。

“閨女,你弟想你了,帶新女婿來吃飯”“不敢去,三婚不想再離”

03

二:把原生家庭和小家的主次弄颠倒,是既危險又愚蠢的行為。

未婚的男女在結婚前,應該弄清楚婚姻的意義。

婚姻是徹底獨立的開始,是脫離原生家庭的标志。

更要明白婚後的小家庭,才是你們賴以生存的港灣。

如果還做不到和原生家庭斷奶,那麼這樣的不成熟也隻會讓你的婚姻岌岌可危。

是以把小家庭放主要位置,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則。

如果偏偏本末倒置,将原生家庭和小家的主次弄颠倒,毫無疑問是愚蠢又危險的。

因為你的原生家庭不會為你的人生選擇買單,真要離婚了受罪的也隻是你自己。

要知道真正愛你的父母不會讓你為難,更不會讓你的婚姻處于危險的境地。

那些要你做出選擇和為難的家人,其實愛的是另有其人。

假設你的親人不那麼在乎你,那為何不及時醒悟。

别等到一無所有時,才發現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閨女,你弟想你了,帶新女婿來吃飯”“不敢去,三婚不想再離”

04

獨立性在婚姻中,是不可或缺的品質。

這不僅僅是指經濟方面,更多的是指心理上的獨立。

隻有看透了這一點,婚姻才具有真正抵禦風險的能力。

要知道,一個拎不清家庭主次的人,遲早會把自己的人生活成笑話。

文/無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