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字趣談:社(465)

80歲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示範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社(465)
漢字趣談:社(465)

漢字趣談: 社

"社"(she4),這是一個象形兼會意字。甲骨文的"社"字像是一個大土塊或一堆封土的形狀。上部的凸起的輪廓表示土塊或土堆,下部一橫表示大地。

金文的"社"字是符号化文字,左邊加了個義符"示,",右邊加了個義符"木"。小篆從示從土會意,隸變後楷書寫作"社"。

"社"的本義是社神,即土地神。《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後土為神。"

"社"原是祭祀土地神,又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後來演變為祭祀土地神的節日。自上古時代起,大陸就是一個典型的農耕社會,先民們對土地有着極其深厚的感情,對土地愛之厚重而神化、崇拜,土地就是人們心目中的神,是應該祭祀的神。"社"每年春秋各舉行一次,祭祀之日稱為"社日"。"春社"是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差不多是春分前後,"秋社"是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大概是秋分前後。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祐五谷豐登,秋社是感恩土地神所給予的厚賜。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帝王無一例外都祭祀"社稷",以後社稷也就成了國家的代名詞。《史記.文帝本紀》:"計社稷之安。" (考慮國家的安定。)

"社"是古代一種居民組織。二十五家為一社。

"社"為一種祭祀活動,人們多聚集在一起,故延伸指集體性組織、團體。如"詩社"、"雜志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