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曾經寫過“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是李白面對漫漫時空發出的一聲歎息。清朝的沈複化用其中的句子,以《浮生六記》來命名自己的文章,他以“天倫之樂”之夫妻日常來記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一部《浮生六記》,有人看到了他們的愛情的浪漫和唯美,現代有人根據《浮生六記》所記載的點點滴滴,創作了歌曲《寄芸》,其中一句“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引發了強烈的共鳴。
有人感動于他們“閑來靜處,且将詩酒猖狂,唱一曲歸來未晚,歌一調湖海蒼茫”,羨慕他們在平淡生活中的情趣。有人從他們後半生的颠沛流離中,讀出了生活的不易,看到了人生的悲喜交加。

透過作者溫馨浪漫的回憶我們看到了一個近乎完美的芸娘,林語堂說她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并且說“誰不想和她結為夫婦”,芸娘是聰慧的,初學說話時就能背誦《琵琶行》,等到十三歲時就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這樣的詩句。
沈複贊歎她的才思隽永,便發誓非她不娶。芸娘不僅會詩詞,還會刺繡,做衣服。随意撿起地上的小亂石,就能拿它堆盆假山盆景。在制作盆景的時候,還能加上小昆蟲的标本,更加逼真。夏日炎熱逼人的時候,巧手的芸娘能夠利用藤本植物做活屏風,既能透風遮日,又有綠蔭滿窗。任何瓜蔬魚蝦,經過芸娘的手便有意外的好味道。
沈複喜歡和文人雅士聚會,芸娘挑油菜花盛開的時節,雇人挑了擔子帶着爐火,給他們烹茶暖酒做菜,這一幹人就着花香,吹着暖風,沐着春陽,喝酒飲茶實在是太快樂。為了滿足沈複喝小酒的愛好,芸娘特意打造了梅花盒,六個碟子,中間一個周圍五個,底蓋有凹棱,上面有把手,把盒子放于案頭,如同墨梅覆寫在桌子上,兩三知己就可以吃。
這樣聰慧的女子,世間少有,她盡可能地給丈夫沈複營造舒适的生活環境,得妻如此,夫複何求,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她一個像樣的生活,才能配得上她的賢良,但是沈複給她提供的又是什麼樣的生存環境呢?
沈複固然多才多藝,但他貧窮落魄,他漠視功名,無心仕途,同朋友聚會時有忌禁,忌談官職升遷,忌談官府時事,忌談八股時文,這有點像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但是他沒有賈寶玉背後強大的家族作為支撐,日子過得相當清貧,聚會喝酒的時候,還需要芸娘賣掉頭上的钗子才有沽酒的費用。曹雪芹在寫紅樓夢中還寫道“我堂堂須眉不若彼裙钗”而自責,不知道沈複在看着芸娘賣自己钗環的時候,心中是否坦然與慶幸,有沒有那麼點内疚?
孝敬公婆的芸娘也是唯夫命是從,當沈複按父親要求芸娘替婆婆給公公寫家信,引發了小小的閑言碎語,芸娘為了照顧婆婆的情緒,不再替她寫信,是以得罪了公公。而沈複又要求芸娘替公公尋一個小妾之時,又徹底得罪了婆婆,讓公公厭惡,不久因為一個很小的借口,芸娘被趕出家門。
被趕出家門後的他們隻能寄居在朋友家,沈複沒有能力謀生,隻好在暫時寄居的家裡開了書畫鋪,但是三天的進帳抵不上一天的開支。隆冬時節,穿着單衣瑟瑟發抖,咳血的芸娘為了節省開支,不再花費醫藥錢,甚至帶病堅持給人刺繡掙錢來貼補家用,勞累的芸娘又增添了腰酸頭暈的毛病。連日的勞累,芸娘的生活已經不能自理,雪上加霜的是,沈複給人做保借貸,結果借款人攜财逃跑,芸娘和沈複背負上了債務。
每次讀到這裡,總想起一句話來形容沈複“百無一用是書生”,他不僅僅不能養家,還經常添亂。家裡貧窮,就不要呼朋引伴飲酒喝茶了,家裡沒錢,就該想個辦法貼補家用,怎麼能把家庭重擔壓在芸娘這個弱女子的頭上呢。尤其是對朋友,缺乏判斷力,在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内,給别人做擔保,無端惹出一身債務。
他給芸娘的生活,不隻是貧窮,還需要東躲西藏過日子,可憐芸娘拖着病弱的身軀,在五更天穿着單薄的衣服去鄉下朋友家躲債。
女怕嫁錯郎,芸娘就是嫁錯的那個,雖然她很滿足于沈複給她的愛情,相約來世還要做夫妻,但是愛情的美好,躲不過一地雞毛的現實。愛情不僅僅是風花雪月的點綴,更需要柴米油鹽的日常。
貧窮無奈中他們把女兒送去給别人家當童養媳,嫁給的是一個明知不成器的人,兒子小小年紀去給人做工,
在颠沛流離中,沈複才意識到對于一個家庭來說,要想更好地維系下去,錢是何其重要,他意識得有些晚了,他能做的也隻是找自己的姐夫去借錢而已。但是他千辛萬苦借錢到家,芸娘已經病入膏肓,勸他不要做無效的浪費“慧極必深,情深不壽”,在戀戀不舍中,芸娘隻說了一句“來世……”就撒手人寰。
正如作者所說,芸娘雖然是個女人,卻有男子的胸襟和才識,嫁給他之後,他每天隻是忙于為衣食奔走,始終缺錢。芸娘也是因為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連日操勞,沒錢治病才離開。盡管沈複心痛到“孤燈一盞,舉目無親,兩手空空,心痛到碎”,但是芸娘悲劇幕後的推手,不正是沈複造成的嗎?
盡管在愛情中,人們喜歡追求精神上的純粹,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脫離了物質基礎的浪漫愛情,其底色注定是悲涼。浮生六記在浪漫溫情的面紗後面,展現的是生活的殘酷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