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浮生六記》:模糊的界限是家庭痛苦的原罪

公公想娶一個小老婆,兒子卻讓兒媳幫忙物色;

小叔子找人借貸,請嫂子來做擔保……

這樣的問題擱誰家都是一顆炸彈,《浮生六記》裡的芸娘卻都接着了。

《浮生六記》:模糊的界限是家庭痛苦的原罪

外地工作的公公,一大把年紀了想娶一個小妾,把這個意思告訴了自己的朋友,這個朋友又告訴了沈複。

沈複卻寫信把這件事告訴了芸娘,并托她幫父親相看相看,找一個合适的。

芸娘還真就找了一個姚姑娘,不知道公公是否合意,就先帶回家裡來。婆婆見了問:“這姑娘是誰?”

芸娘說:“啊隻是來家裡玩兒的。”

後來公公寫信來讓沈複把這位姚姑娘帶到自己身邊來,芸娘又跟婆婆說這是公公本來就看上的人。

婆婆怒了:“你不是說她是來家裡玩兒的嗎,怎麼又要娶她?”

這事兒徹底把婆婆給得罪了,從此芸娘見了婆婆都得繞着走。

沈複的弟弟啟堂也不是什麼好人。自己在外面借了貸,讓芸娘做擔保,芸娘竟然同意了。

結果啟堂還不出錢,人家找上門來了。彼時公公、沈複、啟堂都在外地,芸娘沒辦法,隻能寫信給他們說明這件事。

公公看了信很生氣,問啟堂有沒有這回事兒,啟堂矢口否認。

公公立刻認為芸娘自己借貸還賴在小叔子身上,頓時大發雷霆。

得,芸娘把公公也得罪了。

要知道沈複和芸娘兩口子自己是沒有任何産業和收入的,生活完全依靠大家庭。公公和婆婆都得罪了,日子還怎麼過?

沒多久,他倆就被公公婆婆趕出了家門,開始了朝不保夕的流浪生活。

《浮生六記》:模糊的界限是家庭痛苦的原罪

他們這個大家庭中,各成員之間的關系,就是現實生活中最典型的“模糊的界限”。

公公的婚戀問題,是公公和婆婆兩個人之間的事,旁人若是插手,就是越過了邊界。

親戚的債務問題也是非常私人化的問題,其他人牽扯進去,常會陷入糾纏不清的局面。

沈複和芸娘對大家庭的依賴也是一種模糊的界限。該自立了自己卻立不起來,吃穿用度都靠别人,失去了自我發展的驅動。

這種過度依賴,讓他們模糊了自身的責任。該負擔的小家庭負擔不起來,不該負擔的公婆婚戀和弟弟債務卻又當成自己的事來負擔。

這樣模糊的界限感到最後一定是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覺得被傷害了。

除此之外,家庭關系還有一種極端,是僵硬的界限。

家庭成員之間互不幹涉但也互不關心,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願意進入對方的世界。

這樣僵硬的、毫無感情的界限确實“明哲保身”,卻過于淡漠,失去了家庭的溫暖和愛。

《浮生六記》:模糊的界限是家庭痛苦的原罪

最理想的界限感,是既清晰又有彈性。

家庭成員間既保持自己的相對獨立性,互相又能有良好的溝通和關愛。

在心理學上,“界限”是指“對于自己與他人為不同個體的認知”。

表現在家庭關系中,就是每個人對于自己和别人的責任有清晰的認識,既能保障自己的權益不被别人影響,也不會影響别人的權益。

在理想界限感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既獨立又有歸屬感,擁有健康的人格。

他們能自立,也清楚人與人交往的心理邊界;不過分打擾他人,也勇于在面對他人過分打擾時說“不”。

歌德曾說過,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隻要家庭和睦,他便是最幸福的人。

和睦的家庭關系來自清晰而有彈性的界限感,你認同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