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浮生六记》:模糊的界限是家庭痛苦的原罪

公公想娶一个小老婆,儿子却让儿媳帮忙物色;

小叔子找人借贷,请嫂子来做担保……

这样的问题搁谁家都是一颗炸弹,《浮生六记》里的芸娘却都接着了。

《浮生六记》:模糊的界限是家庭痛苦的原罪

外地工作的公公,一大把年纪了想娶一个小妾,把这个意思告诉了自己的朋友,这个朋友又告诉了沈复。

沈复却写信把这件事告诉了芸娘,并托她帮父亲相看相看,找一个合适的。

芸娘还真就找了一个姚姑娘,不知道公公是否合意,就先带回家里来。婆婆见了问:“这姑娘是谁?”

芸娘说:“啊只是来家里玩儿的。”

后来公公写信来让沈复把这位姚姑娘带到自己身边来,芸娘又跟婆婆说这是公公本来就看上的人。

婆婆怒了:“你不是说她是来家里玩儿的吗,怎么又要娶她?”

这事儿彻底把婆婆给得罪了,从此芸娘见了婆婆都得绕着走。

沈复的弟弟启堂也不是什么好人。自己在外面借了贷,让芸娘做担保,芸娘竟然同意了。

结果启堂还不出钱,人家找上门来了。彼时公公、沈复、启堂都在外地,芸娘没办法,只能写信给他们说明这件事。

公公看了信很生气,问启堂有没有这回事儿,启堂矢口否认。

公公立刻认为芸娘自己借贷还赖在小叔子身上,顿时大发雷霆。

得,芸娘把公公也得罪了。

要知道沈复和芸娘两口子自己是没有任何产业和收入的,生活完全依靠大家庭。公公和婆婆都得罪了,日子还怎么过?

没多久,他俩就被公公婆婆赶出了家门,开始了朝不保夕的流浪生活。

《浮生六记》:模糊的界限是家庭痛苦的原罪

他们这个大家庭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是现实生活中最典型的“模糊的界限”。

公公的婚恋问题,是公公和婆婆两个人之间的事,旁人若是插手,就是越过了边界。

亲戚的债务问题也是非常私人化的问题,其他人牵扯进去,常会陷入纠缠不清的局面。

沈复和芸娘对大家庭的依赖也是一种模糊的界限。该自立了自己却立不起来,吃穿用度都靠别人,失去了自我发展的驱动。

这种过度依赖,让他们模糊了自身的责任。该负担的小家庭负担不起来,不该负担的公婆婚恋和弟弟债务却又当成自己的事来负担。

这样模糊的界限感到最后一定是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觉得被伤害了。

除此之外,家庭关系还有一种极端,是僵硬的界限。

家庭成员之间互不干涉但也互不关心,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进入对方的世界。

这样僵硬的、毫无感情的界限确实“明哲保身”,却过于淡漠,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爱。

《浮生六记》:模糊的界限是家庭痛苦的原罪

最理想的界限感,是既清晰又有弹性。

家庭成员间既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互相又能有良好的沟通和关爱。

在心理学上,“界限”是指“对于自己与他人为不同个体的认知”。

表现在家庭关系中,就是每个人对于自己和别人的责任有清晰的认识,既能保障自己的权益不被别人影响,也不会影响别人的权益。

在理想界限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既独立又有归属感,拥有健康的人格。

他们能自立,也清楚人与人交往的心理边界;不过分打扰他人,也勇于在面对他人过分打扰时说“不”。

歌德曾说过,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只要家庭和睦,他便是最幸福的人。

和睦的家庭关系来自清晰而有弹性的界限感,你认同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