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覺得王子和公主的婚姻一定會幸福,因為他們有着最美好的愛情。
等到成年之後,尋尋覓覓,一直試圖追求完美的愛情,然而卻發現,即便是再相愛的兩個人,走到婚姻之後,也難免一地雞毛。
是以,很多人說婚姻扼殺了愛情,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想要擁有天長地久的愛情,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結婚。
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為什麼王子和公主的愛情到了“他們從此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就再也不續寫下去?恐怕作者早已洞察了婚姻的真相。
柴米油鹽的瑣碎告訴我們,沒有誰的婚姻離得開人間煙火,愛情可以是建立在空中的樓閣,但婚姻一定要腳踏實地。

對愛情充滿天真幻想的,隻是不谙世事的少男少女。
對于成年人來說,婚姻的意義,早已不再是相愛那麼簡單。有情不能飲水飽,再甜蜜的愛情也離不開人間的煙火氣。
婚姻無一例外,都要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精神固然重要,但離開金錢的支撐,寸步難行。
而婚姻中,最重要的不是愛情,而是責任和擔當。
評價一段婚姻的好壞,不是看兩個人曾經愛得有多深,而是看彼此是否能撐得起一個家庭。在漫長的歲月裡,生兒育女,互相扶持,共度一生。
這才是婚姻的真谛。如果隻追求單純的愛情,任是誰恐怕都很難如願地走下去。
清代文學家沈複,是位風流才子。年少的時候與陳芸一見鐘情,最後如願以償抱得美人歸。
沈複出身于鐘鼎人家,不用為生計犯愁。新婚後與陳芸分隔兩地去讀書,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先生看出他思鄉之苦,便準了假期。
從此,沈複沉溺于溫柔鄉中,與陳芸夫妻恩愛,寄情于山水之間,樂不思凡。
可是,一個男人如果撐不起一個家庭,又怎麼能保證妻兒一生無憂?沈複風流倜傥,看上去灑脫不羁,最終也未能免俗。
家道中落,而他與妻子陳芸又不擅長處理人際關系,被父母趕出家門時,身無貴物,不得已将女兒送去别人家裡當童養媳,将幼兒送去店鋪裡當學徒。
妻子陳芸生病,沈複拿不出來錢醫治,隻得典當首飾衣物,最終客死他鄉。而他的女兒在婆家過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兒子還未成年便已夭折。
沈複和陳芸的愛情,感動了不知多少人,夫妻琴瑟和鳴為多少文人所羨慕,可是認真剖析他們的婚姻,卻是不堪一提。
作為家裡的頂梁柱,沈複卻沒有謀生的能力。而陳芸作為妻子和母親,不懂得為家庭籌謀。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夫妻兩人在經濟寬裕時隻顧得談情說愛,卻并不懂得為一個家庭的發展做出合适的規劃。
生了孩子卻不能對他們的人生負責,枉了為人父母的虛名。而再相愛,終究中年陰陽兩隔。
他們的故事,讓人歎息,更多的問題其實還是在夫妻兩人身上。愛情再美好,生活卻很現實,婚姻中遠不能隻有愛情,太多的需求都建立在責任和義務之上。
倘若沈複能夠放下兒女情長,陳芸能夠居安思危,或許也不至于結局凄慘落魄。
其實,仔細想想,愛情在婚姻中,真的沒那麼重要。
老一輩的人,大多媒妁之言,甚至結婚當天才見面,不可能有多好的感情基礎。
可是大多數人的婚姻,吵吵鬧鬧也能過一輩子。因為他們懂得,生活就是生活,結婚了就不再是單純地為自己,撐起一個家庭的是責任。
生兒育女,給孩子們穩定的幸福,讓家庭有序、穩定地向前發展,這是婚姻的職責所在。
如今的人,結婚大多因愛情而起,可是一些曾經愛得很深很濃的夫妻,卻在相處中耗盡了愛情,最終走到兩敗俱傷的結局。
過分地追求愛情在婚姻中的作用,卻忽略了婚姻中許多更實際的問題,是以隻能分崩離析。
愛情究竟重要不重要?
當然是重要的,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有了這個好的前提,婚姻才能如魚得水。
但是,現代人過于強調愛情的重要性,過于看重自己的感情得失,卻忘記了生活的本質。
亦舒曾說過,結婚與戀愛毫無關系,人們老以為戀愛成熟後便自然而然地結婚,卻不知結婚隻是一種生活方式,人人可以結婚,簡單得很。而愛情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有了愛情的婚姻如同錦上添花,但沒有愛情的婚姻,有的是兩人往一處用力,這樣的婚姻亦不會很差,隻要放平心态,懂得生活的側重點,誰都能夠擁有簡單的幸福。
比起在婚姻裡過分追求愛情,明白人生的方向,這種感覺才會讓你的幸福持續得更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