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你的治療費用我和弟弟AA”“你月薪8000他4000,憑啥AA”

01

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一些老人,家裡有多個子女,聚在一起總愛聊聊子女的問題,聊到發展的好的,就眉飛色舞,聊到發展的差的,就一聲歎息。

父母在談及子女工作生活的時候,往往喜歡保持多個子女之間的平衡,主觀的認為掙得多的子女就應該無條件的幫助掙掙的的。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你看你的兄弟姐妹過得那麼不好,你能心安理得的的受你的生活嗎?"

沒錯,親人之間也是存在道德綁架的,他們忘記了,孩子們已經成家,已經有自己的小家,一味的為自己的兄弟姐妹考慮,隻會讓自己的小家分崩離析。

“媽,你的治療費用我和弟弟AA”“你月薪8000他4000,憑啥AA”

02

小江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愛父母,疼弟弟,家中長子俨然有半個父親的做派。學習也很好,從來不需要父母操心。

而小江的弟弟就沒有小江這麼明事理了,打小就淘氣,愛惹事兒,學習也差,父母自然也是對弟弟的關注更多一些。

小江從小就被教育要愛弟弟,以後要好好照顧弟弟,畢竟弟弟沒有小江那麼聰明,以後安家樂業,可能都得找江幫襯着。于是小江早早的就擔起了照顧好弟弟的擔子。

小江不負衆望的考上了重點大學,剛畢業月薪就七八千,還找了一個十分優秀的女朋友,結了婚。反觀弟弟,早早早的辍學了,每天隻知道打遊戲,沒有一點上進心。

自打小江畢業結婚,父母的碎碎念就沒停過,總說小江工作那麼好,弟弟還沒有工作,他了不能不管弟弟呀。

“媽,你的治療費用我和弟弟AA”“你月薪8000他4000,憑啥AA”

其實小江也沒有不管弟弟,一直都有幫弟弟問工作,是弟弟覺得工作辛苦,這個也不想幹那個也不想幹,才一直沒有找到合适的。小江也很為難,弟弟一沒學曆二沒能力,還想找個不累工資高的工作,小江也才剛畢業沒多久,實在也沒那個能力。

好在小江的妻子家是本地人,有點人脈,才幫小江的弟弟找了個差不多的工作。

工作是找到了,但是入職還有個把月,父母想讓弟弟提前去熟悉一下環境,又覺得弟弟也沒什麼錢,租房子太不劃算,就想讓弟弟來小江家住幾天。

小江自然是不會拒絕,沒幾天弟弟就帶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來小江家住下了。

小江的妻子本來也沒有很介意,丈夫的親戚就是她的親戚,可接下來弟弟的做法卻讓妻子無法忍受。

弟弟愛打遊戲,半夜三更玩兒的嗨的時候都會大喊大叫,吵的張小小江妻子休息不好。

“媽,你的治療費用我和弟弟AA”“你月薪8000他4000,憑啥AA”

不愛做家務,但是能霍霍,剛掃完掃完的一轉身又是一地瓜子皮,每天小江和妻子回來,推開門都是一片狼藉。

弟弟不做飯,但吃飯可是很挑剔的,妻子辛辛苦苦做的菜不吃就算了,還要挑個色香味,最後不吃還要點外賣。

這些也都能忍,可是弟弟有個毛病,就是萬物都能用洗衣機洗,衣服不管襪子還是内褲,都會扔到洗衣機裡一起攪,有一次妻子還在洗衣機裡發現了一隻沒有晾的鞋子,她實在忍不了了,直接讓小江把弟弟送走。

小江沒辦法,隻能給弟弟單獨租了個房子,這事兒小江的父母可不樂意了,覺得小江的妻子矯情,小江一個大男人連自己媳婦兒都管不了。

讓弟弟離開小江本身心裡就不舒服,被父母這一說,當天就和妻子吵了一架,可吵歸吵,弟弟是肯定是沒法回去住了。

弟弟工作了,一切也算步入正軌了,沒多久弟弟和家裡說自己談了個女朋友,想結婚了。這家裡可高興壞了,又是準備彩禮錢,又是準備婚禮的,可湊來湊去,彩禮錢還是差個幾萬塊錢,父母自然是希望小江能幫襯一下。

弟弟的事兒小江向來是不在話下,當時就把自己的存款全打到了弟弟的招賬戶下,也沒有和妻子商量,自然又是一場家庭大戰,為此妻子還和小江提出了離婚,最後是弟弟寫了借條妻子才不再追究。

“媽,你的治療費用我和弟弟AA”“你月薪8000他4000,憑啥AA”

可事情并沒有結束,弟弟剛結完婚,婚房還沒有買,小江的母親就腦溢血住院了。

病情控制住了,但是住院和治療需要一大筆的費用,小江打算和弟弟AA分攤母親治病的費用,可母親不同意了:“你掙8000,他才掙4000,你們AA,這不公平,你怎麼也得出大頭。”

小江有點心塞,一直以來都是他照顧家裡,照顧弟弟,甚至在母親沒生病之前,他還打算攢點錢貼補弟弟的婚房,可是這一刻他突然累了。

他也有家庭,他的房子孩子和妻子一人一半的首付貸款買的,一個月的房貸也挺多,好不容易攢了點錢也都給弟弟結婚了,雖然他掙的比弟弟多,但這也不是弟弟不盡孝的借口。

小江想了又想,這一次她不打算聽母親的話,畢竟他也有一家人需要照顧,弟弟的責任應該由弟弟自己承擔。

“媽,你的治療費用我和弟弟AA”“你月薪8000他4000,憑啥AA”

03

結婚了,就應該以自己的小家為中心,大家都是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父母的想法不應該強加在我們身上,該放手的時候就應該及時放手。

第一:至親之間,更應該遵循救急不救窮原則。

親人之間存在着割不斷的血緣關系,是以在一方有難的時候,無論是出于感情也好,出于禮節也罷,我們都不能坐視不管。

可至親之間的幫助也要有度,一旦過了界限就容易對彼此都造成傷害。

即便是親人之間,也不可能一味的付出,我們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為另一個人的人生買單。

一如上文中小江的弟弟,父母的言傳身教也好,小江的常年付出也罷,都讓弟弟産生了不管我怎麼樣,都會有人幫我,我可以不上學,反正我哥幫我找工作,我可以不努力,反正結婚的錢我哥幫我出,買房也不用我愁,有父母和哥哥幫。

而小江的父母也覺得小江作為哥哥,就應該像父母一樣為弟弟付出,傾其所有,事事都應該以弟弟為先,以至于最後小江不願意付出了,還落得一身埋怨。

之是以說幫急不幫窮,首先有急事的人大多并不是自身沒有能力,而是因為一些問題導緻暫時周轉不開,這樣的錢借出去,起碼還錢有保證,而且是一次性的付出,得到幫助的人還會心存感激。

而窮的人,隻是一味的索取,你幫他的時候他是高興,可是你要錢的時候就沒有容易了,一來是他根根本根本有償還能力,即便有,也會因為你催賬心生嫌隙。這樣的人總是需要幫助,如果你幫了一次就得幫第二次,一旦有哪次不幫了,必定遭到埋怨。

都說親兄弟也要明算賬,錢算清楚了并不會傷感情,事情擺在明面兒上,總比暗地裡各懷心思要好得多。

“媽,你的治療費用我和弟弟AA”“你月薪8000他4000,憑啥AA”

第二:父母的偏心,往往會激化子女之間的沖突。

很多父母都說自己不偏心孩子,可是往往會這樣說的父母,那些說辭都站不住腳。

說着自己不偏心,但時有好東西,都是先給小一點的孩子;說着兒子女兒都一樣,但女兒結婚的時候卻多要彩禮,留着給兒子娶媳婦兒。

很多的偏心是父母沒意識的做法,卻深深的影響着孩子們。

像上文中的小江,父母一直以他是哥哥的理由,綁架他為弟弟服務,而小江即使覺得父母有些偏心弟弟,也會覺得自己是哥哥,理應照顧弟弟,而成家以後一直被父母要求幫助弟弟,也是覺得弟弟确實生活的不如自己,應該施以援手。直到最後他才幡然醒悟,父母根本不是認為自己過過的弟弟好,而是無論自己的生活如何,都應該幫助弟弟。

父母的愛是無盡的,而父母的偏心也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大多數子女之間的沖突,都是父母的偏心導緻的。小時候因為被父母忽視,是以讨厭那個被父母重視的弟弟妹妹,長大後因為父母不公平,而敵視兄弟姐妹,甚至有很多人為了家産對簿公堂。

也許我們不了解,錢财真的有親情重要嗎?可我們忽略了,也許他們要的不是錢,而是父母的公平。

文/無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