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20日電(劉星晨)“祝賀你,中國!”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帕森斯在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上用中文表達着感謝。從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到3月13日北京冬殘奧會與世界告别,“冰雪”已逐漸融入國人生活。當帶着“2022”字樣的煙花在國家體育場上空消散,兩場冰雪盛會将留下哪些寶貴遺産?

3月13日,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
“我相信冬奧會後,會有越來越多人愛上冰雪運動。”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冬奧冠軍徐夢桃眼中,北京冬奧會已成為中國冰雪運動的新起點。
而這正是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中國帶來的影響——神州大地依舊熱“雪”沸騰。
資料圖:海口市民體驗室内滑雪,享受冰雪運動的快樂。 駱雲飛 攝
從美好願景到宏偉開篇
1月19日,北京冬奧組委釋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遺産報告(2022)》。其中提到,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委托國家統計局開展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顯示,自冬奧會申辦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人,冰雪運動參與率24.56%,實作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标。
6年多籌備的風雨兼程,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前,美好願景終變為冰雪盛宴的宏偉開篇。
日前,在遼甯省朝陽市廟子溝滑雪場上,30餘名殘障人士感受着雪地“馳騁”的樂趣。“失明之前就熱衷于滑雪。如今能在冬奧之際參與冰雪運動,也算完成了一個心願。”在志願者引導下,艾喜明換好雪具,在陽光下的雪地上滑出一道優美弧線。
數字和故事的背後,是無數人澆灌的努力。冰雪的種子在華夏大地上生根發芽,滋養着一代代人。
資料圖:新疆青少年越野滑雪錦标賽在有着“中國雪都”之稱的阿勒泰市拉開帷幕,百餘名青少年選手參賽。 胡俊秀 攝
從點燃熱情到持續升溫
雪場上,遊客川流不息,當京張高鐵将河北張家口拉入京津冀“一小時生活圈”,過去這些天,坐着高鐵去滑雪,已成為一種時尚;“冰墩墩”和“雪容融”的訂單絡繹不絕,工廠裡加緊趕制……
人們對于冰雪的熱情絲毫未減。
在甘肅海拔2800米的高山雪場上,劉燕從雪道上飛馳而下。“看了冬奧會,感覺滑雪項目超級酷,雖然說摔了很多次跤,但是從雪道上滑下來的時候感覺特别刺激,自己也特别喜歡這個項目。”而她也是衆多冰雪愛好者的代表。
伴随着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舉行,人們心中的冰雪熱情被點燃。進入“後冬奧”時期,冰雪運動持續升溫,賞冰玩雪的冰雪文化愈發濃烈。
圖為2021年9月13日,航拍“雪如意”頂部的頂峰俱樂部。(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從奧運場館到全民健身樂園
“上學的時候,每年冬天我都和同學去溜冰。”回想着兒時的時光,彭志成滿臉幸福。騎着冰上自行車,他和剛上幼稚園的孫子玩得不亦樂乎。乘着冬奧之風,衆人冬天的娛樂活動将在未來變得更加多元。
“本次冬奧會所有場館的設計建設都考慮了比賽使用和賽後利用的雙重要求。”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副部長沈瑾這樣說道。他表示,以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為例,從設計之初就考慮場館賽後利用,頂端的“大圓環”——頂峰俱樂部,未來可用于論壇、展覽、餐飲……
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圖為雪容融與冰雪賽場。 中新社記者 楊華峰 攝
兩場精彩絕倫的冰雪盛會讓世界為中國喝彩,而将奧運場館轉變為鼓勵全民健身的冰雪樂園,這會令奧運遺産産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在贊譽聲中落幕,熱情并未消散,讓我們靜待“冰雪之花”繼續綻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