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女總是當着親戚的面給父母錢?

三十年前老家能買得起私家車的人很少。每年正月初二回娘家走親戚,大包小包的禮品都是手拎的。等我們這輩人長大的時候,嫁女兒一般陪嫁一輛轎車,回娘家就開車。

有戶人家隻有一個獨生女,父母特别寵愛,結婚陪嫁也是車。他們家是自建房(不在路邊),院子很大能停好幾輛車。自從她結婚後,街坊鄰居很羨慕她家父母,原因好像是說嫁得比較好。

我們兩家認識但不熟,最多見面打個招呼,這不妨礙家中老母拿她“敲打”我:你看看某某家女兒,回娘家哪次不是大包小包的(給爹媽買的)。

我反問:你怎麼知道的,聽人說(傳)的?你看見了?

老母:東西就放在轎車後座上,(車)開過去的時候(街坊)都看見了。

兒女總是當着親戚的面給父母錢?

圖檔來源企鵝号

當然這些羨慕也就是那姑娘新婚當年經常被挂嘴上,後來就沒有了。據聽來的閑話,那姑娘就沒經濟獨立過,上班之後自己掙的錢不夠花,長年受父母接濟。過年的時候會給父母、祖輩買禮物(她自己說的),但是收到的紅包金額更大。結婚後,娘家對小家庭的投入沒停過。

這也正常,家裡的獨生女,父母、祖輩的錢不給她花給誰花。那姑娘大概就是想在外人面前表現自己孝敬父母,可能也沒想到父母會把經濟上支援她這事往外傳。

當着親戚面給父母錢财的人,有的是自己有點虛榮,想表現一下,搏個孝順的名聲;有的是自己沒多想,給就給了,不在意外人在不在場;還有的是吃父母的虧吃多了,防着父母。

兒女總是當着親戚的面給父母錢?

有的父母不喜歡孩子,也沒責任心,生孩子就真的隻是生個孩子。孩子扔給老人或者親戚養,自己管自己潇潇灑灑吃喝玩樂。等孩子大了能掙錢了,來找孩子養老了。

如果孩子拒絕給贍養費,他們能到處哭訴孩子不孝、不贍養老人;如果孩子贍養費給的少,他們會到處抱怨孩子把他們當叫花子打發;如果孩子給足了贍養費,自知理虧的也就不鬧了。貪心不足的依舊會向身邊的人訴苦孩子沒給贍養費或者給少了。

有的父母偏心或者重男輕女,偏愛的兒女對他們不聞不問、一毛不拔,啃老啃得他們不得不節衣縮食也心甘情願,若兒女是以被人指責,他們還會拼命維護、替兒女找借口。偶爾兒女給點殘羹冷炙,他們還會到處吹噓兒女孝順,自己沒白疼。

兒女總是當着親戚的面給父母錢?

不被偏愛的兒女對他們掏心掏肺當看不見,給的錢财,他們轉手就給偏愛的兒女送去了。正常的父母就算再怎麼偏心眼,任何一個兒女孝敬自己的錢财他們都會承認,不會故意在親戚朋友面前貶低或者說沒給。

拎不清或者私心重的父母那就什麼情況都有了,有的為了維護偏愛的兒女在親戚那裡的面子、名聲,因為偏愛的兒女更願意向父母索取而不是反哺。就算收了不被偏愛的兒女的錢财,他們也不會主動說,萬一被問起就會撒謊、否認或者“張冠李戴”(有的會當着兒女的面否認,讓兒女百口莫辯)。

兒女總是當着親戚的面給父母錢?

有的是不想承認自己在對待兒女這事上做錯了。大多數作惡的人是知道自己作惡的(天性惡毒的人很少),同樣絕大多數父母都知道自己偏心、重男輕女的,就是敢承認的人不多,因為一旦承認就得為自己的過錯承擔責任,往後在不被偏愛的兒女面前沒底氣。

如果他們在親戚面前承認不被偏愛的兒女比偏愛的兒女孝順,那不就是承認自己的偏心是錯的,自己的教育也是錯的?

當然有些父母從不認為自己做錯了,因為他們錯誤地對待和教育使得他們獲利更多,比如偏心偏出個扶弟魔、控制欲強的養出個愚孝寶寶(不論男女)。

兒女總是當着親戚的面給父母錢?

多事的親戚是真不少,自己也不見得有多孝順他們自己的父母,卻能聽風就是雨。明裡暗裡指責、宣揚别人家的兒女不孝順、不贍養父母。

吃一塹,長一智,不被偏愛的兒女吃父母的虧吃多了,不想留心眼都不行。很多年前網上有網友說剛有收入就開始給父母寄錢(贍養費),後來“出了一些事”,自己每次給贍養費就等親戚都在的時候給,再後來“又出了些事”,給贍養費的時候就銀行轉賬并且保留證據......

總是當着親戚的面給父母贍養費的人,排除喜歡炫耀和個别沒心沒肺的,剩下的和父母的感情或者關系不怎麼好,這并不是說責任就一定在兒女這一邊,畢竟有事沒事整幺蛾子的父母也不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