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可卿見醫生換衣服,尤二姐見醫生擋簾子,林黛玉見醫生怎麼做?

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即使是見醫生,女人也需要小心謹慎。

賈家的女人見醫生時有三種方式:一種是不停地換衣服,一種是面對面,一種遮擋式。

林黛玉作為千金大小姐,見醫生時會用哪種方法,醫生給她治病時,她如何應對?

秦可卿見醫生換衣服,尤二姐見醫生擋簾子,林黛玉見醫生怎麼做?

01

秦可卿見醫生,采取一日換四五遍衣服的辦法應對。

秦可卿作為甯國府裡打着燈籠也難找的媳婦,病倒之後,甯國府非常重視,請了三四個醫生輪流給她診脈下藥,看病過程中,秦可卿最突出的表現是一日換四五遍衣服。

這個做法比較特殊,是以賈珍與尤氏閑談時,尤氏巧妙地指出問題所在:

如今且說媳婦這病,你到那裡尋一個好大夫來與他瞧瞧要緊,可别耽誤了。現今咱們家走的這群大夫,那裡要得?……三四個人一日輪流着倒有四五遍來看脈。他們大家商量着立個方子,吃了也不見效,倒弄得一日換四五遍衣裳,坐起來見大夫,其實于病人無益。”

由此可知,秦可卿看病,主要是不停的換衣服。

對此,賈珍認為尤氏的說法,認為秦可卿看醫生時脫脫換換的做法糊塗,一旦着涼會添病,衣裳不值錢,身子要緊,就是一天穿一套新的也不值得。

秦可卿見醫生換衣服,尤二姐見醫生擋簾子,林黛玉見醫生怎麼做?

02

賈母見醫生時,采取面對面的方法應對。

賈母作為賈府的老祖宗,她見太醫的時候與衆不同。

劉外婆二進榮國府,賈母心情高興,親自宴請她并帶她到大觀園裡參觀遊覽,兩三天之後,劉外婆還沒告辭離開,她就出現傷風症狀。

賈珍為她請來王太醫。老媽媽請賈母進幔子去坐。賈母道:“我也老了,那裡養不出那阿物兒來,還怕他不成!不要放幔子,就這樣瞧罷。”衆婆子聽了,便拿過一張小桌來,放下一個小枕頭,便命人請。

王太醫見面過後,屈一膝坐下,歪着頭診了半日,又診了那隻手,忙欠身低頭退出。

賈母憑借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占着年齡大的優勢,不顧忌男女授受不親的規矩,我行我素,與醫生直接面對面。雖然做法違規,卻無人敢出面指責。

秦可卿見醫生換衣服,尤二姐見醫生擋簾子,林黛玉見醫生怎麼做?

03

尤二姐見醫生時,采取遮擋的方法應對。

尤二姐被王熙鳳騙進大觀園,利用秋桐的關系,擠壓尤二姐的生存空間。

尤二姐有了身孕之後,私下讓賈琏找太醫給自己診斷。

平時負責給賈府女人看病的王太醫到軍前效力,賈府隻好請來胡君榮。

胡君榮診脈看過之後,說尤二姐經水不調。賈琏說是有胎氣。胡君榮聽後,複又命老婆子們請出手來再看看,“尤二姐少不得又從帳内伸出手來。”

胡君榮診了半日,說:“若論胎氣,肝脈自應洪大。然木盛則生火,經水不調亦皆因由肝木所緻。醫生要大膽,須得請奶奶将金面略露露,醫生觀觀氣色,方敢下藥。”賈琏無法,隻得命将帳子掀起一縫,尤二姐露出臉來。

由此可知,尤二姐看病時采取遮擋方式進行。

秦可卿見醫生換衣服,尤二姐見醫生擋簾子,林黛玉見醫生怎麼做?

04

林黛玉見醫生時,采取什麼辦法應對呢?

秦可卿是少年少婦,賈母是年老貴婦,尤二姐中年美婦,三人與醫生見面采取三種方式,林黛玉與醫生見面時,會采取哪一種方式呢?

林黛玉見過兩個太醫,一個是賈母為她請過的王太醫,一個是王夫人為她請過的鮑太醫。

無論是賈母還是王夫人,都是講規矩講禮儀之人,她們為林黛玉請太醫,一定會按照禮儀規矩來做。

這一點,林黛玉的“替身”晴雯見醫生的情形其實是一種影射。

晴雯生病後,賈寶玉派人請來大夫。“隻見兩三個後門口的老嬷嬷帶了一個大夫進來。這裡的丫環都回避了,有三四個老嬷嬷放下暖閣上的大紅繡幔,晴雯從幔中單伸出手去。那大夫見這隻手上有兩根指甲,足有三寸長,尚有金鳳花染的通紅的痕迹,便忙回過頭來。有一個老嬷嬷忙拿了一塊手帕掩了。”

秦可卿見醫生換衣服,尤二姐見醫生擋簾子,林黛玉見醫生怎麼做?

從這個細節推測,太醫給林黛玉診病時,要做三件事:

一是身邊的丫環全部回避,隻留下老嬷嬷。

二是要用繡幔進行遮擋,不讓太醫看到林黛玉的花容月貌。

三是太醫号脈時,不能看到林黛玉的手,手腕之上要用手帕遮掩。

林黛玉為何這樣做?因為她是賈府裡的門面。

賈府名聲在外,作為詩禮簪纓之族,鐘鳴鼎食之家,賈家人不能嚴格遵守規矩禮儀,卻希望能有一個人代替他們“發聲”。

林黛玉寄居賈家,在衆人眼裡已經成為賈家的一員,是以讓她為賈家形象“代言”,在這種情況下,林黛玉與太醫見面,一定會用傳統方法,用帳幔遮擋後請太醫為其号脈。

秦可卿見醫生換衣服,尤二姐見醫生擋簾子,林黛玉見醫生怎麼做?

作者:小涵讀書。一個有溫度的人,有一支帶溫情的筆,熟讀不同版本《紅樓夢》,我不挖熱點,不追八卦,隻求每天寫一個《紅樓夢》的新故事,在不斷探尋故事中,伴您共同感受文學之美。

寫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關注、收藏、點贊、轉發,在一瞬間就能給予我一生寫作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