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王”對手赴港上市,中創新航能否成車企們的Plan B?

【導語: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資料顯示,2021年,中創新航裝機量為9.05GWh,僅次于甯德時代和比亞迪,位列中國第三,全球第七。這個業界認為有可能撼動“甯王”的“黑馬” ,如今作為另外一家第三方獨立的電池公司,中創新航的上市不僅讓投資人浮想聯翩,也讓衆多汽車企業看到了Plan B。】

撰文|張 弛、編輯|康 喬

近日,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創新航”,前身中航锂電)正式向港交所送出吧招股說明書。IPO計劃籌集資金15億美元(約合人民币近95億元),有望成為今年以來香港最大規模的IPO。

“甯王”對手赴港上市,中創新航能否成車企們的Plan B?

作為業内公認的甯德時代的競争對手,中創新航在港股IPO對于國内乃至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有着重要的意義。對于主機廠來說,甯德時代是不少車企首選的電池供應商。但是無論是從供應鍊安全,還是從行業的話語權上來說,在甯德時代之外再開發一個可靠的新的電池供應商擁有比較重要的意義。之前欣旺達增資,同時引來蔚小理三家入局。如今中創新航尋求在港股的IPO,更有戰略意義。

中創新航亟需擴産

對于中創新航來說,擴産是當務之急。隻有在短時間内最大程度擴張産能,才有可能拿到更多的訂單并占據更大的市場佔有率。單純從産量來說,甯德時代目前在國内市場占據超過50%的份額,在全球也有30%的份額。目前,國内電動車市場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還是市場上電池供應量不足。對于主機廠來說,確定自己源源不斷的電池供應,是實踐自身電動車既定戰略目标的關鍵。是以,中創新航要想挑戰甯德時代,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産能上壓過甯德時代一頭。而擴張産能,在全國乃至海外市場建生産基地,在前期需要有大量的資本支出。是以通過IPO融資,是能夠短期内擴張産能的一條捷徑。

“甯王”對手赴港上市,中創新航能否成車企們的Plan B?

此外,動力電池這類産品,也是一個講究規模化效應的産品。在前期研發投入一緻的情況下,生産越多的電池,就意味着前期研發投入能夠最大程度被攤薄。這樣生産的越多,研發成本占電池總成本的比例就越低,廠家可以得到更大的利潤或者有更大的空間來調價。

“甯王”對手赴港上市,中創新航能否成車企們的Plan B?

中創新航來說,在技術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one-stop bettery 技術。根據中創新航的說法,通過部署one-stop bettery技術,磷酸鐵锂電池系統的電芯能量密度達到200Wh/kg,PACK 能量密度為 160Wh/kg。這個能量密度已經可以看齊比亞迪的刀片電池;而在這種技術的加持下,三元锂電池系統電芯能量密度為 300Wh/kg,PACK 能量密度為 240Wh/kg,電動車的續航裡程達到了突破 1000km的能力。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就是,one-stop bettery 技術可以讓三元锂電通過電池領域最為嚴格的針刺試驗,大幅降低電動車自燃的機率。

中創新航的“朋友圈”

目前,廣汽、長安、廣豐、廣本、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小鵬等主機廠,并成為廣汽、長安的最大供應商。在中創新航的衆多主機廠客戶中,廣汽埃安和小鵬汽車是最有代表性的兩家車企。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廣汽埃安2021年全年累計銷量達到12.3萬輛,同比增長119%。2022年1月,廣汽埃安共銷售新車16034輛,同比增長117.93%。和國内的新勢力車企相比,廣汽埃安絲毫不落下風。前段時間,廣汽更是尋求資源的重配,為廣汽埃安的IPO做好了準備。之前,廣汽埃安S多次出現自燃方面的事故背後就有和甯德時代電池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而自從更換了中創新航的電池後,相關自燃問題出現機率小了很多。

“甯王”對手赴港上市,中創新航能否成車企們的Plan B?

至于小鵬汽車,更是國内新勢力車企代表企業。2021年,小鵬領跑國内新勢力車企銷量排行榜。在銷量上,小鵬不僅超過蔚來,旗下P5車型更是成為國内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産車型,讓小鵬XPilot自動駕駛從高速公路邁入城市道路工況。據坊間傳聞,在小鵬汽車引入中創新航電池倒旗下車型上,何小鵬和曾毓群曾有過一次比較激烈的争執。雖然這個傳聞并沒有得到雙方的認可,不過也可以了解甯德時代對于小鵬引入中創新航産品的不滿。

“甯王”對手赴港上市,中創新航能否成車企們的Plan B?

對于中航創新來說,未來其所面對的競争對手将不僅僅是甯德時代,從LG化學單列的LG新能源,同樣剛剛完成了在南韓史上最高的IPO,也是風頭正盛;至于瑞典電池新貴Northvolt,幾乎将奔馳、寶馬、大衆、沃爾沃等一衆歐洲大陸車企一網打盡,被成為歐洲的“甯德時代”;而獲得了特斯拉4860無極耳電池訂單的松下,也大有複辟之前日系電池榮光的勢頭。在國内電池沒有了白名單制度的保護之後,這些電池企業也很有可能加速在國内市場的布局。尤其是它們可以憑借和外資主機廠更好的合作關系,在國内外資車企中獲得更多的訂單。中創新航目前更多的訂單還隻是國内車企,不僅外資車企客戶比例較低,更不要說在海外市場的布局。随着産能的擴張以及品牌号召力的提升,中創新航可以更多地去拓展外資車企客戶,以此來確定自己的業務發展可以更加可持續。

弗迪、蜂巢也将尋求單列IPO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就是,比亞迪最近兩年也已經開始為旗下電池單元——弗迪電池的上市在做準備。對于比亞迪來說,前有甯德時代遙遙領先,後有中創新航、國軒高科以及LG新能源虎視眈眈。弗迪電池要想維持自己在國内動力電池市場的地位,甚至更進一步,也需要緊緊追趕競争對手的步伐同步擴張産能。而擴張産能,對于弗迪來說最大的制約就是資金,因而尋求IPO從公開市場募資也是弗迪的必經之路。弗迪之外,由長城孵化出來的蜂巢,同樣也有拆分單獨IPO的意願。

“甯王”對手赴港上市,中創新航能否成車企們的Plan B?

中創新航能夠如此受到市場關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是第三方的電池企業。相比于國軒高科、弗迪以及蜂巢等這些和主機廠聯系更為緊密的電池企業,對于絕大部分整車企業來說,第三方電池企業相對來說可信任程度更高。是以對于弗迪、蜂巢這些電池企業來說,雖然如今自身所在集團的電池需求比較大,但是盡可能多地承接集團外的廠家的訂單,是確定自己今後業務可以得到可持續發展,并順利推進IPO的關鍵所在。和集團内訂單相比,争取外部市場上的訂單難度更大。但就像之前屢屢傳出的比亞迪即将給特斯拉供應刀片電池,一旦最終可以成行,對于弗迪IPO的助力将會非常明顯。

“甯王”對手赴港上市,中創新航能否成車企們的Plan B?

點評

2019-2021年,中創新航動力電池裝機量由1.62GWh增至9.31GWh,年複合增速達139.7%,是中國前十大動力電池企業中唯一一家每年同比增速超過100%的企業。甯德時代在2021年的裝機量是中創新航的8.84倍。如果不出大的意外,中創新航的IPO将順利進行。這樣,在甯德時代之外将出現一個新的電池巨頭來與其進行競争,“甯王”将面臨被“虎口奪食”的局面。而競争也有助于企業在核心技術上進行更多的突破。目前,中創新航的客戶和影響力依然還局限在國内,期待中創新航能夠盡快出海,以中國業務作為基石,在更為剛闊的全球市場來争取訂單。

(本文系《禾顔閱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