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者提出廢除漢字,此人不服寫下千古奇文,全文隻有一個讀音

中國的近代史不隻是一段屈辱的曆史,也是一段變革的曆史。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兩千多年的君主統治制度,到了近代,終于被打破,并逐漸被廢除,形成了今天我們的人民當家作主。任何一種事物的誕生,必然會經過一場革命,這場革命即便不在當時誕生,也會在以後的某個時間裡,一個恰當的時候,發生一場大變革。而革命或許順利,或許成功,一切都是未知的,大多數人以為,革命就會成功,就是正确的道路,其實不然,革命也會失敗,而革命有時候也是錯誤的。

學者提出廢除漢字,此人不服寫下千古奇文,全文隻有一個讀音

中國的漢字已經使用了幾千年的時間,從某一程度來說,中國的漢字也代表了大陸的傳統文化。漢字發展到今天,每個字都有着深刻的含義,從最早的象形文字,到今天的簡體字,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人們不知道的是,在近代,大陸的漢字也經曆了一系列的動蕩和變革,雖然本質上是好的,但是方式卻是錯的。動蕩的年代中,人們的思想還非常的愚昧,有一大部分人是文盲,而且那時候我們使用的書面語還是繁體字。為了讓群眾更了解漢字,有的學者發起了白話文運動,但也有的學者認為,漢字應該被廢除。

學者提出廢除漢字

學者提出廢除漢字,此人不服寫下千古奇文,全文隻有一個讀音

當時的中國社會,大多數人都成了隻會說話,不會寫字的文盲。漢字本身是沒有錯的,但又一部分學者認為,文盲的比率這麼大,是因為漢字本身的複雜難學,即便是進行了白話文運動,這樣的現象也不會有改變。是以漢字才是掃除文盲的最大障礙,于是大批的學者站出來,提出了廢除漢字的運動。加上當時西方文化的影響,有的學者還是堅決的西派人士,于是他們認為,中國根本不需要漢字,隻要認識幾十個拉丁字母,知道拼寫,就避免了漢字書寫的難題。

學者提出廢除漢字,此人不服寫下千古奇文,全文隻有一個讀音

從漢字的字形上來說,确實挺難的。且在以前那種時代,漢字的學習成本太高了,古代的統治者為了更好地進行思想控制,讀書學習的成本很高,普通人根本沒有機會進入學堂。繁體字字形複雜,每個地方又自己的方言,讀音也不同,這樣一來,人們對漢字的學習就面臨着更大的難題。而“中國文字拉丁化”看起來是真的很友善,不用死記硬背,老百姓學起來也容易,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中國的漢字,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就要這樣舍棄了?

一篇千古奇文,駁得衆人啞口無言

學者提出廢除漢字,此人不服寫下千古奇文,全文隻有一個讀音

衆所周知,大陸的漢字非常奇妙,一個字可以有兩個讀音,一個讀音可以有很多的字形,而不同的字,不同的讀音又有不同的意思,若是全部将其換成拉丁文,那就有意思。當時的一個語言學專家也不爽這些學者的冠冕堂皇,更是不服他們所說的種種拉丁文的好處,寫下了兩篇千古奇文,将衆人反駁得啞口無言。一篇名為《施氏食獅史》,全文都是“shi”這個讀音,但每個字都不同;另一篇為《季姬擊雞記》,全篇讀音為“ji”。這樣一來,就算是再怎麼反對漢字的人,也不敢說什麼了。

漢字的魅力

學者提出廢除漢字,此人不服寫下千古奇文,全文隻有一個讀音

全是一個讀音,卻代表着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這就是漢字的獨特魅力,是所謂的拉丁文無法代表的。不愧為語言大師,僅僅兩篇文章,就将語音和文字是相對獨立的,但又缺一不可,一下就将中國傳統漢字的重要性寫了出來。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載體,無論是漢字,或是我們的一些優秀傳統文化,都不是我們輕易能夠擯棄的。漢字之是以能夠在幾千年的時間裡,源遠流長,必定有它的魅力之所在,而今它簡化了,卻也有了更大的影響。

繼續閱讀